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章欢送会下 (第2/3页)
不涨坏了是不可能的。 孩子们本就性格未定,什么新鲜食物都想尝试,自助餐的餐桌上摆着的大部分菜肴更是他们平时闻所未闻的,一开始还矜持着观察其他人盛什么跟着盛,等发现真是不要钱随便拿以后,每个孩子盘子里的菜都被他们堆得满满的,直到根本找不到一处空隙才停手。 杜若和秦朗一样,担心孩子们吃太多涨坏了,跟在后面提醒:“吃不掉不要拿这么多,这个高蛋白,吃多了不消化。” “我们吃得掉的,老师你们放心!” “我吃的掉!” “我行的!” 一开始老师们还拦一拦,再一抬眼只见张校长一家跟考察组的成员已经拿着盘子跻身孩子们之中吃得不亦乐乎了,还拦个屁,直接抄起盘子也跟着上了! 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长期处于饥饿和贫瘠状态的孩子们对于“吃”都有自己的一套智慧: 他们会每一样先来一点,每一种都尝一尝,然后再挑选自己喜欢的去吃,不喜欢的会互相比较和交换,绝不会浪费一旦粮食。 他们对于“rou”有着绝不同寻常的“固执”盛菜时会先挑自己认识的各种rou菜,再挑自己不认识的各种rou菜,最后才选择吃一些素压压油腻,而且以凉拌和白灼为优先。 即使肚子还有盈余,他们还是抛弃了粤菜中最为经典的各种“饭”直奔粤菜里各种精致的点心而去,用刚从热腾腾的蒸笼上取下的“水晶虾饺”和“小猪奶黄包”、“花篮干蒸烧麦”等点心填饱自己快要爆炸的肚子。 只把那些使出浑身本领做出秘制盖浇饭、煲仔饭、捞饭的厨师们看的眼泪都要下来了,要不是几个老师捧场吃一点,简直要创下“无人问津”的可怕业绩。 食物的香气和热度盖过了这里干冷萧瑟的天气,比食物的香气和热度更热烈的是孩子们餍足的表情和兴奋的精神,这种名为“自助餐”的吃法让所有的孩子们都展露出灿烂的笑颜。 哪怕是在米其林餐厅里,你做出的食物再好吃,哪怕你面对的是个以食为生的饕客,他也不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仿佛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的满足,仿佛你满足的不是他的胃,而是他的灵魂。 渐渐的,站在每一条餐桌后面的厨师,也被这样的笑容所震撼。 那些一开始因为不被孩子们选择或者被选择的功利心与急切感渐渐淡去,所有的厨师到达这个“水准”都是对自己有追求的,他们也许能满足最挑剔的食客,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没办法满足这些孩子。 于是有些甚至主动向着孩子们介绍起他们吃的是什么菜,怎么做的,用的是什么材料,询问他们对自己的菜哪里满意,哪里不满意。 “我觉得太淡了。” 一个孩子有些羞涩地说“不下饭。” “刺太多了,我不会挑刺啊。” “我不喜欢喝黏糊糊的汤,吃不出什么东西。” 各种各样的理由被说出来,又被记下来,无论有用还是无用,只要是对自己的“厨艺”还有追求的人,都不会轻忽这一次“机会”有些甚至已经在心里嘀咕着是不是要将这样的“活动”多来几次,偶尔也去去贫困的地方,给别人做做饭。 秦朗几乎是全程带着笑意看着这一切发生的。 “你笑得真恶心。” 不知什么时候,杜若出现在了秦朗的身侧。 “像是看到自己养的姑娘主动出去接客的老/鸨。” “你说的真难听。” 秦朗“噗”地笑了“我只是觉得很有意思,你看,他们平时在后厨里,就算什么名人来了想见一面都不会愿意的,但现在竟然会弯腰请教一些连什么是‘粤菜’都不知道的小孩子。” “菜很好吃。” 杜若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 “嗯?” 秦朗不解地抬眼。 “我说,‘秦阁’的菜很好吃。” 杜若露出难得温柔的表情“一个餐馆的灵魂在于菜好不好吃,你们证明了即使用简单的食材,也能做出不简单的美味。菜很好吃…” 她拍了拍秦朗的肩膀。 “‘秦阁’会成功的。” 一个会关心孩子能不能读书、普通人能不能吃上既精致又美味菜肴的餐饮集团,一定会成功的。 秦朗听懂了杜若别扭的夸奖中蕴含的潜台词,于是笑意更深了。 两人闲聊中,一个矮小的姑娘似乎是终于找到了杜若在哪儿,犹豫了一会儿,放下自己手里的汤碗,向着她的方向走来。 待走近了点,杜若认出了走过来的孩子,是她曾经代过课的低年级学生马珍珍。 杜若曾经非常反对苏丽用“小恩小惠”奖励学生,她认为这么做弊大于利,如果孩子们习惯了奖励,也许在没有奖励刺激的情况下,就不会自发的去努力了。 但在马珍珍身上,她看到了自己这种猜测的多余,因为即使是刚刚教授教育的孩子,也会明白什么是“懂得廉耻”什么是“珍惜机会”什么是“勇敢争取” 她很怜惜这个被父兄错待的孩子,所以看到马珍珍过来时,她主动迎了过去,问她是不是有什么想要帮忙的地方。 “杜老师,我今天吃饱了。” 马珍珍添了添还带着rou汁的嘴角,从校服的大口袋里掏出一袋什么东西。 “这是老师上次给我的饼干,我一直留着。我原来想,要是哪天实在饿得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