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meimei再谋 (第2/5页)
全不在调上的曲子。 杨春花不知道,杨春树是真心为大姑姑和大姑父高兴的,还有另一个原因,大姑父一家越是幸福,他就越有信心改变前世的艰难生活。 高兴过后,日子还要继续,种田的种田,读书的读书,玩耍的小孩子接着玩耍,时光匆匆,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小花meimei,你说今年爷爷他们会把压岁钱全部给我们吗?”从她的鸡下蛋以后,一天一个鸡蛋的日子,让她很是喜欢。 其他几个孩子也看着杨春花,特别是去年没有参与这事的小春榜和小春旭,亮晶晶的眼里全是期待。 只可惜他们又一次得到小花meimei(jiejie)鄙视嫌弃的目光。 “春梅jiejie,压岁钱才多少,你们怎么还惦记着呢。” 众孩子心里疑惑,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姑姑去县城把我们吃不了的鸡蛋换成的铜板,你们都没乱用吧?” “没有。”小花meimei(jiejie)说要存好的,娘问他们要,他们都没有给。 “乖孩子。”两岁半的杨春花学着杨大栓的模样,摸了摸小春榜的脑袋“现在你们一人拿出你们一半的铜钱。” “恩,”几个孩子都没有多问,他们相信小花meimei(jiejie)。 从七月份开始,家里每个人都开始一天吃一个,十天后,杨大栓觉得这样太奢侈,便决定小孩子一天吃一个,大人两天吃一个。 当然,由于几个孩子坚持将杨宝珠划到他们那一伙,所以,杨宝珠依旧是一天一个鸡蛋,每次看到孔光辉来杨家时,都会有孩子跟他说:“未来小姑夫,今天我们有给小姑吃鸡蛋。” 倒是让这几个孩子的亲娘们心里有些发酸。 即使是十一月份的时候,因为天冷的原因,母鸡下蛋没有那么频繁,存下的鸡蛋也不少,一个鸡蛋一个铜板,他们八个孩子,几个月下来,一人手里都有一百出头的铜板。 这对于杨家村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 “meimei,我们要做什么。” 杨春树数出一百个铜板,用灰色的布袋子装着,回头问着杨春花。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又是这样,杨春树已经习惯了。 “拿来了吗?”几个娃娃在固定的枣树下集合,杨春花问道。 其他人点头。 然后,杨春花将她的计划说了一遍“你们觉得呢?” 其他的娃点头,实际上只有大点的春梅和春林明白了一点点。 “那我们去找小叔吧,”杨春花开口说道。 在书房里看书的杨天佑,听见敲门声,笑了。 整个家里,会敲门的就是他还有他的侄儿侄女,因为他的故事里讲过,学堂里的二叔也说过,没几次,这几个娃就记住了。 “进来吧。” 果然,书房门被推开后,八哥小娃娃走了进来“小叔。” 杨天佑放下书,看着这几个鬼精灵似的孩子,笑得一脸的灿烂和讨好“说吧,什么事?” 杨春梅和杨春林将八个孩子合在一起的四百个铜板装在两个袋子里,放到书桌上。 “这是要做什么?”打开看见里面全是铜板,杨天佑可不会自作多情的认为这是几个孩子给他的,要知道,吃这几个孩子的鸡蛋没问题,要是打他们铜板的主意,他们就绝不会同意的,他的那四个嫂嫂已经碰壁无数刺了。 “小叔,我们想请你帮我们写些春联。”杨春林开口说道。 “家里的春联不用你们担心,我会写好的。” 杨天佑想着,这些侄儿侄女cao心的事情还不少,只是说完后,看着两袋子铜钱,又觉得事情应该不是他想的那样。 果然“不是的,我们的意思是,我们出钱买红纸,然后请小叔帮忙写,等赶集的时候,拿到县城里去卖。”杨春梅准确地表达着他们的意思。 杨天佑看着他的侄儿侄女,有些吃惊,原本他们能坚持把小鸡仔养大,一直到现在,即使外面已经没有鸡食,他们也会用他们存下的铜板来换细糠喂鸡,一天都没有忘记过。 这样的事情,他还可以认为他们家的孩子比其他的懂事,但这又想出卖春联的主意,他们家教孩子的方式也没怎么改变啊,难不成这些娃娃真的可以和那些大富人家的孩子比。 “小叔。”几个孩子可不管杨天佑脑子里的想法“我们会给你三成报酬的。” 看着侄儿侄女认真的小模样,他笑了,还知道利诱了“你们知道三成是多少吗?” “知道,赚十个铜板,就给小叔三个。”杨春桃点头。 “要是卖不出去,这铜板可就没有了。”杨天佑笑着说道。 “没有再挣呗。” 读书杨天佑很在行,但这卖春联的事情他还真没有底,再有, “你们想好了,卖春联的时候,我肯定不会去的,并且,就算是我愿意,你爷爷他们也不会同意的。” 这话,只有杨春树和杨春花明白,这个世界,读书人就是清高和高贵的代名词,那些街上为生活所迫代写家书的,都是不准备再继续读的。 在读书人眼里,出面做生意,哪怕是再小的买卖,都已经沾上了铜臭味,都是会被其他的读书人鄙视的行为,杨天佑在县学里待的时间不短,去卖春联,遇上认识的人,肯定是会被指指点点的。 “这个小叔不用担心,我们已经有办法了。”杨春梅他们倒不考虑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