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续出的英雄mdash; (第5/13页)
—也有人说本来并不贫困,只是后来家道中落,总之不是个有钱人就是了。他自少年时期开始习武,并且参加了武举也就是武官的考试,而后在一面讨伐山贼,一面呼应宗泽的过程中成为义勇军的一员,在大混乱之际来到开封。当时的岳飞只有二十五岁左右,在与宗泽相遇时几乎可说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宗泽在见到岳飞之后,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直觉就想教给他许多兵法上的知识,然而岳飞却加以拒绝,他认为与其学了许多理论上的东西,还不如能够临机应变来得重要。一般来说,碰到这样的人应该都会觉得这小子很自大才是,但是宗泽却认为他有他的道理,还任命他为士官,当宗泽死后离开开封之际,岳飞就以前线武将的身份继续和持续南下的金兵抗衡。 是以从中国所出关于历代名将的评价来看,常会有称其为抗金名将的情形,其重点就在于岳飞是持续抵抗金兵侵略的名将,自然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了。包括第七十一位的岳飞、第七十二位的韩世忠、以及吴玠、吴璘、刘錡等这些人在内,在历史的虚实之间还是有着落差存在,但光是与侵略中国的北方民族作战这一点上来看,就足以称为英雄了。毕竟他们抵抗了如怒涛一般南下的金军,进而守住中国人的疆土、自尊的。 接着再谈到第七十二位的韩世忠。这个人一开始也是位无名小卒。当动摇宋朝的方腊之乱开始时,韩世忠便加人了讨伐军,并建立了将叛乱之首方腊俘虏的大功。然而这分功劳却为其上官所霸占,所以韩世忠并未因此事而受到任何的赏赐。 这场方腊之乱在《水浒传》之中也有记载。说到这方腊之乱的叛乱军到底有多强呢?在《水浒传》中登场的梁山泊义贼一百零八人在此亦加入了讨伐军,而其中的三分之二皆尽于此战中丧生,强度可见一斑。至于在《水浒传》中最后捕得方腊的乃是花和尚鲁智深,韩世忠无论在史实、还是在虚构的小说中,功劳皆为他人所抢,应该算是蛮不幸的吧! 韩世忠本为西北边境出身,在方腊之乱时来到长江的下游,也就是所谓的江南一带,在当地与梁红玉相遇。在列表上所见的括弧,注解的就是他的妻子梁红玉。 梁红玉当时在某个城镇之中是个有名的艺伎,不但生得好看,而且气度风格均佳,表演可说是样样在行,韩世忠对她一见钟情。不过,倒并不是在相遇之后两人就在一起的,当时的韩世忠不过是一名地位卑下的士兵,因此他也在等着自己日后的出仕。总之,他们两人后来结婚了。结婚之后,这位文武兼备的奇女子梁红玉从此就在战场上帮助韩世忠而有着非凡的表现。当然,这些故事后来也被改编为京剧,此外,在《岳飞传》中亦有出场。 在当时,所谓的军队,有许多都不再只是由政府所组成,而是由许多的义勇军出身、由义勇军之间所推举的首领来带领其部下所形成的一种佣兵集团。也因此,初期的南宋军队可视为是这种佣兵集团的综合体。 而也因为这样的关系,不管是岳飞还是韩世忠,他们都不只要指挥军队,同时还必须要负责养这二万、三万的兵才行。在这种时候,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进行掠夺,大部分的将军就是利用这样的手段来养活他们的部下,不过这些被称为抗金名将的人物却不这么做。岳飞、韩世忠,他们都没有进行掠夺,最多只是接收从敌人手中所夺得的东西。就这样,在岳飞及韩世忠的手下就集结了许多极具个性的将军,后来,岳飞的军团被称为岳家军,而韩世忠这一方则被称为韩家军。 好了,既然有所谓的抗金名将,那么在金国的这一方又是如何呢?采取攻势的金国当然也有不少的名将,其代表则为第七十三位的宗弼。这是他的汉名,本来的名字是兀术,也被称为四太子,意即为金太祖的第四个王子。 这个人还有一位兄长宗望,被称为二太子,虽然也是位以用兵神速而闻名的勇将,可惜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过世了。宗望是位热心的佛教信徒,行事也有不少温和之处,还曾一度想要让徽宗和钦宗回国,不过在此事尚未实现之前他就死了。 宗弼曾数度率军出征,而南宋方面只好迎击,这样的情形持续了数年之久。这个宗弼虽然身为名将,但倒不是因为他常胜的缘故,他也吃过败仗,不只曾败给岳飞,也一样曾为韩世忠和吴玠所败。 光从表面上来看,宗弼当然是败得很惨,但是他只有一个人,而南宋这一方面却是同时有多位将军与之对抗。也因此,在这段时间里,留下了不少历史上有名的战役。 举例来说,像是韩世忠与宗弼之间最有名的战役就被称为黄天荡之战。当时宗弼率领了十万大军南下,越过了长江,准备一举将高宗俘虏,使南宋灭亡。听到消息的高宗便乘船逃往海上。本来宗弼是想要继续追捕的,可是后来却因为补给的问题而不得不放弃,而造成这样结果的,就是因为韩世忠的出击截断了金军的后勤补给之故。 当时韩世忠掌军八千,相对于宗弼的十万大军,竟能够争取四十日以上的缓冲优势。在经过了数度的战斗之后,把宗弼逼回了长江的岸边。正当宗弼想要乘船渡河的时候,长江上又有韩世忠的船队杀到,形成了水面上的激战。这时,梁红玉便乘上船,咚咚地敲着大鼓,以其鼓声指挥全军,算是此战役中最有名的场面。这一段故事不但被改编成为京剧,连电影中都曾经登场过。 这场战役的结果使得宗弼的军队着实吃了败仗,也使得金军不得不在无法渡过长江的情况下退兵。 在此有个重点,那就是当时宋的船只,如渡长江的轮船,就是先进的外轮船(在船体的两侧有着两个外轮,而连结到船的内部,以机械来加以动作)。根据当时的记录,这已经是用人力来转动辘轱,使船能够在水土产生如在平原之上策马前进速度的船只了。至于其大小,则已有四层到五层的构造,可说是数百吨级的巨船。 宗弼就有这样的船只。当然,这不是由他所作的,而是将宋朝之内的所有船只集结而成。 另一方面,在韩世忠这边,由于外轮船几乎全都落入了宗弼的手中,因此就只剩下帆船,只得走走停停地对宗弼进行追击。某一天,江上平静无风,韩世忠的帆船完全无法动弹,宗弼看准了这一点,便乘着外轮船想要强行突破。韩世忠由于船无法行动,只能待其靠近。对金来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