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1/4页)
第九章 言归正传。 那年,梁心在蓝天餐厅下厨掌勺没半月,就好像七月的高粱——红透了。 “人俊嘴甜手艺精,宾客盈门交口颂。”别的饭店卖排骨,干炸装盘,干干的。 而她作的红烧排骨,白糖加咸盐,骨汤加佐料,色佳味鲜。真让你“闻香下马,知味停车”刹时,不管克城公路的汽车司机,还是槐乡祭祖踏青游览的善男信女,只要到了堤村,全要到蓝天餐厅尝尝女厨师的手艺。 当时,为了方便大桥工地的各地民工,梁欣还推出了大碗饸络面与凉拌土豆丝。大碗饸络面,量大实惠,一碗就饱。金黄面一舀,rou臊子一浇,绿菠菜一搁,料锅里一捞,物美价廉,老少皆宜。凉拌土豆丝,白丝红椒,酸咸可口。不过这菜,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 首先,刀功要精,土豆丝要切的粗细一致,要不,开水一罩,生的生,熟的熟,无法下筷。切好后,竹笊篱一放,开水锅里一插,火要大,水要热,时间要得当,捞的早了,生多熟少,无法入口。捞的晚了,软不拉踏,吃在嘴里像棉花套子一样。 只有及时出锅,一咬崩脆,凉水一冲,香油一调,加盐放醋,再撂上几段红辣椒,——绝了,红是红白是白,酸咸有味,麻辣可口。俺工地的民工,工人,只要得闲,全都三三俩俩的到那里打牙祭,尝美食。 我真忙!好不容易赶在汾河汛期前,完成了堤村桥的箱体合拢吊装,还没松口气,蓝天餐厅的李淑娴打来电话,说梁欣得了急性阑尾炎,已送到了赵城,要我马上过去。一进医院,李淑娴就迎了上来,她告诉我梁欣如何如何勤快,如何如何能干,我刚要掏钱交手术费,李淑娴坚决不让,俩人又拉又拽,交费处看了好多人。无奈,我只好依了她。 交完费,填手术通知单,我掏笔照着上边的格式,一栏一栏的写着。最后,填写与患者关系一栏,我怔住了,写什么呢?旁边带眼镜的孙大夫,见我停下笔,不耐烦的说:“刘工,她是你女子,你是她爸,这还不好填…”说着,夺过笔,在这一栏签上了“父女” 两个字。 梁欣进了手术室,我先给乐昌镇的杨支书打了一个电话,焦急的在手术室门外,东张西望。坐也不对,站也不是。看着走廊外沥沥淅淅的雨丝,心里像着了火。时间多的真慢呀!看看表,才五分,再看看表,才十分。坐在墙角长椅上的李淑娴,转过朝手术室望的脸,招呼我:“刘工,稳稳的坐下吧!这不是着急的事…”我缓缓的坐到椅子的另一端,掏出手绢擦眼镜。 忽然,满头大汗的孙大夫,从手术室出来,一出门:“刘工,你闺女失血过多,准备的血浆用完了,洪洞的血跟不上,现急需输血,因你闺女血型特殊,只能输ab型,与o型,你作作准备,马上到护理室验血…” 话音末落,孙大夫的手机又响了,他打开手机,答道:“喔,知道了…” 转身进了手术室。 抽血的滋味真不好受,大绷带往胳膊上一勒,我立刻感到涨的难受。拿针抽血的女护士,打量着我单薄的身子,关心的问:“你行吗?”我淡淡一笑:“行,你抽吧!”我看着女护士把粗粗的针头刺入了血管,一松绷带,真痛啊!随着玻璃针蕊的外移,我觉的像从身上撕rou。咬着牙,侧过脸,背向护士,一针,两针,三针,终于200毫升红褐色的鲜血,缓缓的流进了输血袋。 刚出门,突然一阵头晕目眩,使我软软的倒在护理室外,站在我身后的李淑娴,焦急万分的抓住我的手,边摇边喊:“大夫,大夫…”我摆了摆手,轻声答道:“不要紧,不要紧…一会我就好了。” 那天,我与李淑娴帮护士七手八脚的把梁欣,从提心吊胆的特护室抬回病房,已是凌晨三点。窗外的风还在刮,雨还在下,值班的护士,安顿好病人走了,淑娴也因饭店有事回去了,空荡荡的单人病房里,就剩下我和梁欣两个人了。 时值深夜,寒气逼人。我系好外套衣扣,搬过一把椅子,精疲力尽的坐在床前,借着房顶40瓦的灯泡,看着梁欣失血苍白的瓜子脸,浮想连翩,心事重重。 “闺女太苦了,十四岁父囚,十六岁娘亡,小小年纪,辛勤奔波。可俺萍萍,只比梁欣小三岁,别说叫她当家做主,她连她自己都管不好。整天挑三捡四,撒娇烦人。不是这个袄短,就是那个饭咸。二人相比…哎!” 想着,想着,我不由自主的低下头,趴在桌边,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那天,我实在太累了,要不是有人再三摇我,真不知道睡到啥时候。待我睁开眼,——呀,屋里人满满的,大家都围在梁欣的病床前,拽手摸脸,争相观看。 杨支书拉住我的手说:“刘工,谢谢你,谢谢你,谢谢你…救了俺孙女!”我笑了一下“杨叔,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欣欣能从几百里外的家乡来到我这,这是縁分,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病床前,梁家辉拽住女儿的手,泣不成声:“妮呀,你千不该,万不该,为了爸,不念书,不嫁人,你知不知道,你离家这个月,你爸多担心你吗?…你要有个三长两短,我咋给你死去的妈交待哩!放心吧!爸不逼你了,不管你了,你杨爷爷和杨奶奶也不说你了,俺妮愿咋就咋…” 躺在病床上的梁欣,虽没说话,但泪水却在眼角不停的朝外溢,流湿了枕头。 同行的兄弟姐妹劝家辉:“别说了,别说了,事情都过去了,你还是谢谢刘工吧! 要不是他,你女子还不知道出啥叉哩!” 正在这时,文质彬彬的孙大夫,前来病房查床送药。一进门,就招呼我:“梁欣爸,这是清胃顺肠的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