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中情局在行动 (第1/3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中情局在行动 上午八点,风和日丽,越南共和国国旗、越南****军旗、富国岛大学校旗迎风招展。 富国岛工业大学预备军官训练队正在风景如画椰树林边,隆重举行第五期军官生毕业典礼暨授衔仪式。 工大校长丁又松、特区管委会主席武安东、第四战术区副参谋长范峰上校、训练队队长郁广和上校、工投公司保安部副主管叶西进,同约翰-比尔等美国顾问一起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正襟危坐。 第五期236名毕业生以分队为单位,整整齐齐站在主席台和观礼嘉宾中间的草坪上,一个个军服笔挺,精神饱满,士气高昂。 “卢勇全!” “有!” 教官话音刚落,一个二十多岁的预备军官以极为标准的动作出列,大步流星走到刚起身的丁校长和队长面前。 立正敬礼,神情肃穆,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让队长在衣领别上象征陆军预备役中尉的一条银色竖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说法显然有些影响夸张,但在高等教育较为落后的越南,培养出一个机械工程学士同样不容易。迄今为止,富国岛特区仍有两千多从欧美高薪聘请的工程师,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还可能要上战场。 作为校长,丁又松希望他能够学以致用,进入吴记重工、头顿机械等大公司,或许像自己一样教书育人,去师资力量紧缺的各社区学院任教。 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范峰上校,紧握着他手问:“毕业了。有没有想好去哪儿高就?” 工大不是军校。预备役少尉也不算真正的军官。但卢勇全却松手抬起胳膊,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铿锵有力地说:“报告校长,我决定加入第四战术区,并已签订协议,后天就去芹苴报到。” “这么快?”丁又松有些失落。 预备军官训练队就是帮“工投系”培养军官的,眼前这些小伙子接受过从小学到大学的系统教育,全是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不是从现役部队、保安队或民兵自卫队过来接受短期培训的下级军官。 所以今天是毕业典礼而不是结业典礼。授予的不是预备役少尉而是中尉军衔。 又给各部培养出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军官,训练队长郁广和极为自豪,很难得的露出笑容,拍了拍他胳膊道:“中尉,陆军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到部队之后好好干,别给我们训练队丢脸。” “是!”他再次举手敬礼,刚捧着毕业证转过身,前来观礼的亲朋好友们立即送上一阵热烈掌声。 这样的仪式李为民参加过好几次,但以亲属身份坐在台下还是头一回。 他们一家兴致很高。陪同观礼的训练队申副队长低声介绍道:“李先生,董事长。这个小伙子品学兼优,深得美国导师喜爱,推荐他去麻省理工大学深造,甚至帮他争取到全额奖学金。听说第27师急需机械人才,这么好的机会就放弃了。” 事实证明宣传没白做,否则这一期投笔从戎的毕业生中,深受“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影响的华人不可能占到80%。 李为民很欣慰,侧身道:“申队,你们培养的人才,你们要对他们负责。要跟用人的部队说清楚,这样的人才一定要用好。” “舅舅,舅舅,爸爸,舅舅!” 见小舅走出队列,天天顿时欢呼雀跃。 吴静晨和吴莉君的亲弟弟、李为民的小舅子、吴家四少爷吴静旭毕业,吴李两家当然要来观礼。 与寒门学子卢勇全一样,他不打算去吴记重工帮哥哥,而是毅然投笔从戎。 不知道是个人爱好,还是家族传统,不仅攻读造船专业,而且接受的是舰艇方面的军事训练。所以即将被授予海军预备役中尉军衔,未来服务的单位不是以富国岛为基地的海防部队,就是以芹苴为基地的内河舰艇部队。 时局如此大动荡,枪炮无眼,丈母娘泪水潸潸而流,生怕最疼爱的小儿子有个三长两短。又不是没更好选择,吴莉君同样为弟弟担心,紧攥着李为民的手,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老丈人吴达远不仅支持,而且为有这样一个儿子骄傲。 腰杆挺得笔直,生怕别人不知道一般,指着前面兴奋不已地说:“犬子静旭,我家老四。今天是预备役中尉,后天就是现役军官了…” 坐这儿的全一样,有什么好显摆的。 李为民感觉很是好笑,见前排的毕业生亲属纷纷回头,连忙附和道:“内弟,是我内弟。” 亲家人丁兴旺,老大吴静晨掌管家族生意,老二吴静栋在薄寮工业村民事法庭当法官,老三吴静旭即将加入“工投系”的“小海军” 大女婿陆全琛同样能干,不仅是前华青会会员,还是西贡政府的第一批国家乡村干部。从乡村工作队的一名普通公务员,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干到头顿民政局副局长。二女儿更不用说了,虽然只是一个普通音乐老师,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一点都不小,被誉为“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