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六章水平有限 (第2/2页)
异常,刚才那首相鼠,学堂其他孩子至今还没有一个能背诵下来。所以老夫才对他格外严格,以免他家中被骄纵坏,折了一颗好苗子” 得,我这还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其实宋清还是比较主张对孩子严格管理,尤其是儿子这种含着金钥匙出生。 当下毫不迟疑地向戴老夫子深施一礼,道:“刚才多有失礼,还请夫子不要见怪” 宋清举手投足间无不投着久居人上者气息,所以戴老夫子虽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人,但想来也绝不简单,而这样一个人能主动向自己认错,倒也出人意料。 点点头道:“为人父者需注重言传身教,切不可让优越生活毁了孩子志向。贵人请便吧!老夫还有事,就不陪你了” 宋清点头称是,却没有走,又道:“下很赞同夫子话,但并不是全部。首先,下觉得教育孩子还应张弛有度、循序渐进,其次下想问问,夫子为什么不教授孩子三字经,或是百家姓这些适合这个年纪孩子蒙学?” 戴老夫子很想接着反驳宋清,不过他还是被宋清说三字经什么给吸引住了。老头虽有些顽固,却还没到不化程度。皱着眉头道:“三字经是什么?老夫怎么从来没听过?” 宋清汗又出来了,原来不是他不教,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有三字经,难道三字经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吗?自己莫非还要充当一回文坛大盗? 自己有多少斤两自己知道,文人不是那么好装地。不过若是能把三字经这些蒙学东西提前传播出去,对现孩子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作为统领大半个中原王爷,宋清当然不能像个孩子似站这给老夫子背三字经。回头命侍卫取来纸笔,然后就石桌上挥笔写了起来。 要说前世宋清也就这水平了,别没记住什么,三字经倒是背得差不多。 时间不大,就将一部三字经写了下来,然后吹了吹上面墨迹,笑着递给戴老夫子,道:“写得不好,让老夫子见笑了” 戴老夫子自觉学问不差,若是真有什么三字经话,他应该知道。可当他接过宋清写好三字经,打眼看下去之后,不觉越看越心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单个看,每个字都是通俗易懂,可连一起则不同了,朗朗上口不说,却又意义深远。而正如这位贵人所说,这才是适合儿童蒙学教材。 戴老夫子拿着这篇三字经,简直有些爱不释手了,抬头看着宋清道:“这可是阁下所作?” 我那知道是谁作? 宋清可不想担那文坛大盗名声,摇头道:“这是多年前,我别处看到。打搅夫子多时,实抱歉,告辞”说着抱起儿子转身离去。 戴老夫子还沉浸得到这篇东西惊喜中,问过宋清后就又把注意力转到这篇三字经中,连宋清告辞立刻都没有意。 看着看着,戴老夫子忽然觉得这字迹有些熟悉,仿佛是那见过。凝神思索片刻,眼睛猛地一亮。 “不会是他老人家吧?” 想到这,戴老夫子如捧珍宝一般捧着宋清写东西回到学堂。宋清没有进学堂,如果他进来,就能看到悬挂中堂一副字。 “山河一统” 这是宋清收复幽州头一个年夜趁兴所作,这副字也许算不上什么,难得是它意义和时间。 当收复幽州消息传回之后,有不少像戴老夫子这样文人士子前往幽州,有很多吟诗作赋以示留念,多则是临摹了宋清这几个字。 戴老夫子爱国却不愚忠,甚至相比来说,他拥护梁王统一天下。而家时候,一旦高兴想喝几杯时候,这几个字也能成为他下酒菜之一。 仔细比对了一番,老头眼泪下来了。嘴里一个劲地喃喃道:“真是梁王千岁、真是梁王千岁、明主啊!”戴老夫子一时也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形容自己心情,擦了擦眼泪恭恭敬敬地将宋清写三字经供奉堂上。 戴老夫子心中已经肯定,这篇东西就是出自梁王之手。既然是梁王所作,自己怎能埋没它,一定要将之传播出去,同时也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此文出自梁王。 宋清还不知道自己戴老夫子心中已经成了大才子。抱着儿子刚回到府上,内卫就送来了高进蜀中飞鸽传书。 回到书房,打开密信观瞧,宋清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启蒙书网∷∷无弹窗∷纯文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