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3第二十三章 (第1/2页)
23第二十三章 1911年12月3日,农历辛亥年冬月十一 今天是李家三少回门日子,二夫人天没亮就起身了,几乎是每隔一会就要打发丫头去二门看看,三少爷是不是回来了。 三夫人知道二夫人心急,宽慰她道:“知道你担心侄子,可楼家到咱们家,骑马也要半个多时辰,再也没这时候到。” “我也知道。”二夫人坐圆凳上“这两天,我这心里七上八下,总是要见到人,心才安稳。” 三夫人坐到二夫人身边,拍了拍二夫人手:“嫂子,谨言是个聪明孩子,总不会让自己吃亏,别摆出这副样子,到头来让孩子担心。” “我晓得。”二夫人笑笑:“谨铭这两天身上见好没有?我听丫头说,三弟请了了西洋大夫来,还让老太爷发了脾气。” 三夫人哼了一声“孩子是我自己,找哪个大夫我说得算!以往也没见老太爷对谨铭多上心。” 二夫人没说话,自从李谨言嫁进楼家之后,李庆昌就彻底躺床上起不来了。不说局长位置没到手,连副局长差事都八成要丢了,一天两天倒还好,他这病却越来越重,见天喝药,也不见好,连床都起不来,话也说不清楚了,总不能让他光占着位置不做事吧?就算他腆着脸说是楼家亲戚,也没这样道理。 大夫人这两天都阴沉着脸,昨天她去正堂和老太太回话,和二夫人打了照面,看起来竟像是老了十岁不止。就算是这样,也不消停,见着二夫人总要刺上几句,二夫人不愿意再和她一般见识,自己日子过得怎么样,自己知道。 老太爷也是焦心,但大老爷这样,他也没办法,只得将李谨丞带身边,明摆着要亲自教导他打理家业。二夫人心知这也是必然,庆隆不了,谨言进了楼家,三弟是个万事不管性子,李庆昌卧病床,万一好不了,这李家,还是要交到李谨丞手里。 想想李庆昌之前做事,二夫人仅存那点同情心,也都丢到爪哇国去了。只是李谨丞那天主动来送谨言出门,二夫人还是感激,但也仅只如此了。至于今后日子怎么样,各人总有各人缘法,她只期望自己孩子好好,其他,都已经无所谓了。 大夫人坐床边,看着神智昏沉,连话都说不清楚李大老爷,心下一片酸楚,这才几天,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听丫头来报,说三少爷今天回门,老太太让大夫人一起到正厅去等着,大夫人直接摔碎了手中茶杯。 “那小兔崽子现得意了!他怎么就没死楼家!” 丫头被大夫人唬了一跳,心里忐忑,却不能不劝两句。让大夫人去正屋,是老太太亲口吩咐,大夫人总不能不去,否则就是忤逆长辈了。 屋外端药送来小丫头听到屋里声响,吓得脚都迈不出去,直愣愣站屋檐下边,腊梅姨太太恰好这时走了过来,见小丫头吓得脸色青白样子,说道:“给我吧。” “姨太太…” “刚才刘婆子还抱怨没人扫雪,你去帮把手。” “哎!谢姨太太!”小丫头如蒙大赦,忙不迭将手里托盘交到腊梅手上,一溜烟跑了,这几天,大房丫头,都不敢往大夫人和大小姐屋子前凑,一个不好,被打两巴掌都轻。大少爷时候还好,可大少爷被老太爷叫去了,一整天都正房,大夫人好歹还要看顾着大老爷,大小姐却愈发没了管束,昨天还把一个失手摔了碗丫头打了板子,丢进了柴房,不给抹药,水都没给送一口,今天早上起来就没了气息。也没见大夫人说大小姐两句,反倒是下令要瞒着大少爷,只给那个死了丫头家里十块银圆了事。 腊梅见四周没人,取下了头上一枚发簪,拇指推开簪头珠子,借着袖子遮掩,黑色粉末洒进了药碗,片刻便溶进了黑色药汁里。想起老太太说话,腊梅手抖都没抖一下,咬了咬嘴唇,她没别路好走了。大老爷死了,她还能有点奢望,大老爷活着,她路,可就全都被堵死了。 房间里,大夫人仍怒骂,大老爷躺床上,人事不省,腊梅门外站了一会,直到屋子里声音低了,才敲了敲门:“夫人,我给老爷送药来了。” 帘子掀开,腊梅走了进去。 李谨言和楼逍是临近午时到李家,李老太爷和老太太正堂里等着,二夫人和三夫人都。大夫人就算不情愿,也不能违逆老太太意思,只是脸上阴沉,神色十分难看。 原本,楼逍和李谨言成亲之后,也是李家正经亲戚了,李家少爷小姐们也该出来见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