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8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1/2页)
198第一百九十七章 华灯初上,关北城内,几条商业街仍灯火通明,彷如白昼。相比日间,行人不见减少,倒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通过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北六省内建成多家大型发电厂,除工业区用电之外,还可供民用。六省内煤炭资源丰富,海城煤矿,榆树沟煤矿,抚顺县大小演武沟煤矿等陆续建成开采,加上来自扎贲诺尔方向运煤车,足可供应六省内各地发电厂所需能源。 随着生活渐有起色,城镇之外,一些村屯也陆续拉起了电线,大部分农家也用起了电灯,关北电灯公司,这才名副其实。 通了电,能做事情就多了,邹老先生依旧醉心于改进无线电发报机,而邹小先生实验室,聚集了一群有大量奇思妙想年轻人,经常会提出一些奇点子。不久前,他们动手制作出了第一台华夏人自己电风扇,不同于西方常见风扇,这种风扇显得加小巧,造价也便宜些,与此同时,还有人提出了类似于电视机概念。 当李谨言拿到实验室申请经费报告时,看到上面列出一项项实验计划,半天说不出话。电扇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问世,电视机出现却还要十年后。 阿基米德说过,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就能撬动地球,现如今,只要经费到位,这些年轻科学家或许能给他比撬动地球大“惊喜” “给钱!” 任午初不只带回四个大拿,还连本带利给李三少赚了不少钞票,李三少前段日子差点砸锅卖铁,现手里绝对不差钱! 有了领先技术,才有不输人底气! 另一个历史时空中,华夏几百万劳工帮助协约国打赢了一战,得来却不是应有尊重,而是另一轮瓜分狂潮。这个世界中华夏不会再遭受相同命运,非但如此,李三少还摩拳擦掌准备从欧洲市场上再狠赚一笔。 凡尔登战役过去一半,日德兰海战即将开始,索姆河战役也酝酿,欧洲血会流得多,德国不可战胜神话却已经被打破,一战或许会再次结束1918年,也或许比那晚,但战争总是会有结束一天。 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战后经济恢复都不是一天两天事情。美国人财大气粗,挥舞着钞票四处借款,华夏人钱包还没那么鼓,况且老祖宗说过财不露白,还是闷声发大财符合华夏利益。 不过现想这些还早,欧洲马上就要进入缺衣少食,物资紧张阶段。当伦敦开始实行粮食配给制,战场上士兵也接到不得浪费食物命令后,将是大捞特捞佳时机,不抓住这个机会,会成为李三少人生中大憾事。 这些欧洲人都曾举着刀叉华夏身上割rou喝血,如今从他们身上讨回点利息,委实不过分吧?虽然这利息可能会稍微高那么一些。 所有文件都处理好,李谨言抻了个懒腰,靠坐沙发上,如往日一样,拧开了广播。 时间刚刚好,播音员正朗读一篇文章,正是之前让李谨言举棋不定那篇。 得到白老授意之后,这篇文章一字未动被登时政闻上,一经刊出便引起轩然大波,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论。 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还有模棱两可,纯属凑热闹吼上两嗓子,结果被争得面红脖子粗双方各踢一脚,来个平沙落雁式。 国内各家报纸纷纷进行转载,国外部分报纸也凑了一回热闹,坚持不同意见名人文人,纷纷撰稿,报纸上打起了口水仗,各执己见争执不下。一些别有用心人想要浑水摸鱼,甚至有复辟党出来捣了几回乱,却始终成不了气候。 广播也开始连日报道,不只播送各家报纸上热点评论文章,还邀请了政界名人广播中进行演讲和辩论。节目播出后引起反响极大。争得李谨言同意之后,广博电台负责人趁热打铁,市民代表,农民代表,学生代表接连被邀请,不同声音,不同观点轮番登场,不是一面倒支持,也不是全盘反对,立宪派,民主派,各种派别也渐渐走入国人视线,即便是不关心政治,亦或是大字不识一个国人,也能听得津津有味。 华各国公使,领事,以及各国侨民,都对华夏突如其来这场争论产生了莫大兴趣,一些华夏生活多年欧美人士也就此撰稿,不论他们出于何种目,这些文章倒也为这场大辩论增添了一抹别样“趣味” 何为家天下?何为独--裁?何为民主? 欧洲大陆至今只有法国没有国王,难道英荷等国便不先进不民主? 美利坚某些年轻学子心目中,是自由和民主代名词,但早年留美人士会告诉国人,这个号称民主国家,内里到底是何种样子,当年排-华-法-案,如今种--族--歧--视,直到百年后依然存。 况华夏宪法及各项法律已成,依法,每届总统任期有严格规定,且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总统权力不得高于宪法,如此又何来家天下? “何为自由,民主?不是喊几句口号,也不是游-行几场便罢,乃是人民真正得到实惠!一个真正为国为民政府才有存价值。一个真正为民考虑,把民之富,国之强放首位政府,才值得被拥护!” 李谨言认真听着广播,直到里面人把话讲完,也维持着同一个姿势,没有变过。 这是个乱世,是民族觉醒时代,也是华夏历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