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6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2/3页)
战争初期,欧洲各国工业尚未全部向军用企业转变,但是很,这些欧洲工厂将陆续开始转向生产军用产品,将这么庞大一笔订单单独交给任何一个国家,李谨言心里实是没底。 况且,李谨言眼睛缓缓眯起,英国人借给了日本人三千万英镑,谁也不知道有了这笔钱,日本人什么时候会抽风,为了保证这批机器能够安全抵达华夏,必须给英国人一点甜头,足以让他们压制日本人不要轻举妄动。 很无奈,也很憋屈,但这就是现实。 “言少爷,意大利公使馆参赞来访。” 意大利?这次是要买什么,钢盔还是罐头?或许可以向这些意大利人大力推荐硬糖和饼干。 李谨言狠狠搓了一把脸“请进来吧。” 李三少忙,楼少帅也没闲着。 楼大总统特地将楼少帅叫来京城,为是大连南满铁道株式会社。 “这家会社有日本皇室背景。”楼大总统端起茶杯,送到嘴边,却又放回到桌上,杯底碰到桌面,发出一声轻响“就算吃进去,恐怕也不安生。” “那又如何?”楼逍站楼大总统面前,一身戎装,军姿挺拔“继续打。” 楼大总统:“…”老泰山确说得没错,他这儿子,绝对是一生杀伐不断,听听这口气,如斯狂妄,却狂妄得让他都忍不住羡慕。 搁他年轻那会,要是也有这小子如今军队,武器,粮饷…罢了,世事如此,如今想这些也没用。他该庆幸,他儿子,做到了他想做却一直没做到事。 “照你意思,把这家会社吞了?” “吞。”简单利落一个字,实际上,日本公使日置益找上华夏联合政府时,北六省大兵已经把大连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总部给搬空了,不说掘地三尺,也差不了多少。带队军官曾经参与过当初“临时接管”北六省内日本银行行动,干起这样活是驾轻就熟。 “全都搬走,桌子椅子都别落下!门板能拆也拆了,扛回去当劈柴烧也不错。“ 大连人围着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总部所建筑看了几天热闹,北六省编第十七师官兵们从屋子里大箱小箱搬东西,一开始,围观百姓大多猜测这箱子里恐怕都是钱,咱少帅这回可是发了!等见到大兵们扛着桌椅板凳往外走,甚至连门板都不放过时,百姓们目瞪口呆之余,不由得暗道:不是说李三少挺能赚钱吗?看这搬东西架势,怎么跟营房里连柴火都没有似? 不管百姓怎么想,编第十七师官兵用了三天时间,当真把这家株式会社里外搬了个干净。窗户门板都没剩下,等到将这栋建筑交给大连市政府时,接手官员看着四面漏风,连扇窗户都没有房子,足足愣了五分钟。 不是说搬东西吗?这和拆房子有区别吗? 这些大兵入伍之前都是干什么行当? 经过清点,从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一共获得了价值三百万大洋财物,比起初期资本两亿日元,这点钱实是少得可怜,但这也是没办法事,南满铁路,安奉铁路,如今连鸭绿江上铁路桥都被北六省军队抢走,这家依靠铁路盈利株式会社怎么可能同历史上一样富得流油?再加上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有日本企业从这家会社撤出资本,大本营也陆续将资金抽调回国,能有三百万大洋入手也算是不错了。至少能弥补一部分这次北六省和日本俄国两线开打军费。 说起军费,北六省财政局长兼北六省官银号总办任午初当真是个能人,几千万军费,一点不见他为难。楼大总统都想把他调到联合政府财政部,结果对上儿子那张冷脸,话到底是没能说出口。 终日本公使抗议被打了回票,占领朝鲜义州北六省第三师没有继续向平壤进军,也没有退出朝鲜样子。这让朝鲜总督寺内正毅时刻绷紧了神经,朝鲜境内情报人员也全部将注意力放到华夏人身上,以至于没有发现,被软禁朝鲜国王李熙开始动作频频。 九月初,楼逍和李谨言启程返回关北。 两人来京时,京城里人都没得到消息,离开时,不少人都到车站来送行。 站台上,楼大总统满脸笑容拍了拍楼少帅肩膀,楼少帅立正敬礼,镁光灯顿时响成一片,李谨言还是不怎么习惯这种场面,本以为没他什么事,不想楼大总统突然转向他,开口说道:“好孩子,这段时间也辛苦你了。” 顿时,众人目光全都聚集到了李谨言身上,有知道他身份,也有不知道,谁让李谨言比楼少帅加深居简出,唯一登报纸上几张照片也是车站中拍,还没拍到正面,加上现照相技术和印刷技术,真人和报纸上照片摆一起也未必能被认出来。 世人皆知楼逍娶了李三少,李三少是个不折不扣金娃娃,钱耙子,可李三少到底长什么样却极少人知道。 如今楼大总统当着众人面明李谨言身份,许多之前没见过李谨言人这才恍然大悟,他们还说这个没有军衔年轻人是谁,原来就是大名鼎鼎李三少,楼少帅正室夫人。 镁光灯再度响成一片,李谨言脸上笑有些发僵,楼逍却这时单手搭上他肩膀,俯身他耳边说了一句话“放松。” 这种情况,他怎么放松? 李谨言表情僵了,随即脑海里闪过一道灵光,故意,一定是故意!就算隔着白烟,他也没错漏那些记者脸上表情和眼中亮光。 等到上了火车,李谨言终于憋不住了,他相信,过了今天他想不出名也难。 “少帅,你想什么?” 楼逍坐李谨言对面,单手搭桌沿,挑起一边眉毛“让世人知道,你是我妻子,我是你男人,仅此而已。” 李谨言:“…”难道说,普通人和天才思考回路,想问题方式,永远都是两条平行线吗? 专列抵达关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