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8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1/3页)
158第一百五十七章 1914年下半年,注定是俄国熊倒霉日子。 八月中旬到九月初坦能堡战役,俄军遭受了惨败。由于指挥系统紊乱,通信不畅,进入东普鲁士俄第一军和第二军协同作战上出现了问题,第一军取得一定战果之后突然停止进攻,导致随后进入东普鲁士第二军陷入险境,几乎被全歼。第一军也险些被截获了电报德军赶入马苏里亚恩湖沼泽地带,付出了两个师代价,其余人才得以逃脱。 战斗中,俄军至少死伤了十二万人,战略物资损失是不计其数。 指挥这场战役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被视为德国民族英雄,是为百年前条顿骑士团成功复仇。 自坦能堡战役之后,俄军同德军对战西北战场上全线溃败,同奥匈帝国作战南加利西亚倒是进展不错,但德军打败进入东普鲁士俄军,马上派出第九军支援奥匈帝*队,战场上情况立刻发生了转变。俄军付出十五万人死伤之后,不得不向华沙方向撤退。 随后几个月里,俄军同德军以及奥匈帝*队没有再进行大规模战役,一方面是俄军严重缺少战略物资,另一方面,则是德军已经意识到奥匈帝*队真正实力,奥匈军队若想进攻中取得成功,几乎全部需要德军帮助。 同样是拖后腿,奥匈帝国要比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靠谱也加厚道,至少奥匈军队只是单纯拖后腿,而意大利,拖后腿不说,还会回头来插德国两刀。 所以说,选择盟友,真很重要。 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德军几乎都是靠一个国家力量挑战整个西方,永远别想指望他盟友。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同样是战争狂人,也是同样“孤家寡人” 由于俄军欧洲东线战场上损失惨重,沙皇和国家杜马决定调派多力量进入欧洲,为此,远东地区稳定对沙俄帝国至关重要。 以展长青为首华夏谈判代表眼光毒辣,看清了俄国外强中干,瞅准机会,谈判桌上表现得越来越强硬。从初划出额尔古纳河西岸纵深二十公里土地,到恢复清尼布楚和雅克萨条约之前华夏疆域,再到开始打从远东进入欧洲那条大铁路沿线车站主意,俄国谈判代表每天都像是坐火山堆上,不是被气得一佛出世就是二佛升天。 不过,就算被气得鼻子冒烟,他也得硬着头皮谈下去。 沙俄陆军已经卷入了欧洲泥潭,沙皇统治面临多方面压力,不能远东再起大争端。 到了九月下旬,欧洲东线战场上不好消息频频传来,华夏北六省趁机再度向西伯利亚增兵,戍边军额尔古纳河西岸如入无人之境,那块被大兵扛着界碑也一天能挪三个地方。编第十六师配合编第十五师炮击赤塔,驻守赤塔俄军竟不战而逃,华夏军队顺势占领布里亚特等地,同时兵指阿穆尔州。 占领了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反抗组织担忧华夏军队进攻,托洛茨基再次派遣代表,要求基洛夫对华夏军队保持警惕,必要时可以采用武力。 反抗组织内部却有不同意见,以喀山为首组织成员认为此时不应该轻易挑衅华夏军队。 “敌人敌人就是朋友。”喀山已经深得基洛夫信任,他话比那个趾高气昂代表能打动基洛夫“我们可以尝试和华夏军队接触,我们需要武器和补给,说不定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 “荒谬!”托洛茨基代表拍案而起“他们是敌人!一群黄皮猴子!” 这个代表是典型斯拉夫人,高鼻深目,脾气暴躁,说话声大得就像是打雷。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句话一出口就得罪了屋子里不少人。 基洛夫所领导西伯利亚反抗组织,主要成员都是生活西伯利亚少数民族,其中有一多半都是黄种人。 一句“黄皮猴子”,让他们全都变了脸色。 “谢里宁同志!”基洛夫表情严肃开口说道:“请注意你言辞!” 谢里宁终究不是傻子,意识到自己口无遮拦犯了众怒,却拉不下脸来道歉,干脆坐回到椅子上一言不发。 “喀山,你认为华夏军队会帮助我们吗?” “我不能保证。”喀山目光坦荡扫视屋内众人“但大家应该都清楚,再得不到补给,我们恐怕坚持不了一个月。” 所有人都点头同意。 现反抗组织已经发展到近四千人规模,成为一股不可小觑力量,基洛夫本人国内声望也越来越高,甚至有超过托洛茨基趋势,就连流亡外弗拉基米尔也听到过他大名。 勇敢基洛夫,为大家带来光明基洛夫,反抗残暴沙皇基洛夫! 生活远东,备受压迫俄国人越来越多聚集到他周围,战斗队伍不断扩大,其中还有部分曾经俄军中服过役老兵,他们大多生活困苦,吃不饱肚子,还要缴纳重税。基洛夫领导反抗组织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就这样,远东总督和西伯利亚边境军围剿下,反抗组织还是不断壮大。但壮大也带来了问题,那就是粮食,药品和武器。 “没有补给,我们甚至无法继续留伊尔库茨克。” 喀山话很实,恰恰是这份实,有了相当大煽-动力,这可比托洛茨基代表那满口大话有用得多了。 “那么,举手表决吧。” 基洛夫做了决定,场反抗组织主要成员开始举手表决,终以多于三分之二人同意与华夏人接触,通过了喀山提议。 整个表决过程中,托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