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0第一百六十九章 (第1/3页)
170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历5月29日,农历四月十六,是沈杨两家共同选定好日子。 沈和端与杨聘婷都上过学堂,沈和端还曾留学法国,都算是派人物,这场婚礼却完全遵循古礼,大红盖头,大红嫁衣,八人抬花轿。 杨父军政府做事,官位算不上高,家资也无法同沈家相比,自古以来,结亲都要讲究个门当户对,杨母之前还曾担心这门亲事是他们家高攀,杨聘婷嫁进沈家恐怕日子不会太如意。不想沈家虽是老派人家,沈老却格外开明,沈和端伯母与婶娘也十分和蔼,下聘时还特地给亲家带话,说是沈老同意杨姑娘成亲后可以继续学校教书。 “教书育人,百年大计,和端得此贤妻,沈家得此良媳,老朽当浮一大白!” 鞭炮声响起,绣着百年好合喜庆图案花轿被抬出杨家大门。沈和端一身标准郎官打扮,骑着高头大马,胸前还挂着一朵大红花,北六省军官学校中同事和一些军校学员站路旁,迎亲队伍过时,手拢嘴边大声喊道:“沈主任,好样!娶媳妇,不容易!” 路旁众人哄然大笑。 沈和端被闹了个大红脸,眼前这几个全都知道他当初是如何费万难,才成功抱得佳人归,如今却拿这件事打趣他。骑马上拱手,心中却暗想,等着他们成亲那天,他要是不回敬一次,他沈字就倒过来写! 即便是文化人,军官学校中呆久了,时常和战场上下来兵哥以及学校里学员“混”一起,身上也不免染了些兵痞气息。 坐花轿中杨聘婷很想看看外边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想起临出门前母亲吩咐,到底还是忍住了。 沈家 观礼宾客差不多已经到齐了。沈老当年破家为楼大帅筹措军饷,两个儿子又战死沙场,军政府中官员大多和沈老有些交情,就算是钱伯喜等人,见着沈老也要低头道声好。之前楼大帅遇刺,沈老配合着西药厂上演了一出好戏,让李谨言欠下他一份不小人情,如今沈家办喜事,接到喜帖,除了实有事脱不开身,全都带着贺礼亲自登门。 李谨言是和楼少帅一同来,来之前接到楼夫人从京城发回电报,李谨言特地吩咐管家将贺礼增加三成。 沈家众人见少帅和三少亲自登门,心知是看沈老面子上,请两人上座,楼少帅婉拒,李谨言也笑着说道:“沈老是长辈,我和少帅又是客,坐这里就成了。” 话说得客气,沈家人也就罢了。李三少长得漂亮和气,说起话来让人舒坦,可楼少帅…好吧,北六省人都知道,楼少帅天生就是一副冷脸。 娘子花轿一到,沈家门前立刻响起了鞭炮,郎官踢开轿门,喜娘扶着娘出来,一身大红嫁衣,高挑身材,行动间带着一股端静,沈和端看着红绸另一端杨聘婷,脸上笑要多傻有多傻,无时无刻不诠释“傻郎”是个什么样子。 李谨言没绷住,乐了。 “少帅,”李谨言凑到楼逍近前“没想到沈先生娶媳妇竟然会乐成这样。” 楼少帅侧过头,深黑眸子映出李谨言面孔“一样。” 一样?李谨言眨眨眼,片刻之后明白了,随即囧然。他可是清楚记得楼少帅和他成亲时样子,那个样子就代表高兴?对比一下眼前沈和端,无论如何都是截然不同吧? “不信?” 楼少帅手抚上李谨言腰,虽说众人目光都人身上,楼少帅也没做什么出格事,李谨言还是不自动了一下,捏捏耳朵,还好没发烫,应该没红。 “少帅,我信,真信!” 两人说话当,娘郎已步入正堂,沈老高坐堂上,仪宾唱礼,看着双双跪下磕头孙子孙媳,沈老笑容满面之余,眼眶竟有些微微发红。 礼毕,人被送入洞房,喜宴开席。 席开六十六桌,除了军政府官员和沈家亲朋故旧,北六省军官学校学员就独占十桌,看着那一个个摩拳擦掌年轻人,李谨言不由得为沈和端掬一把同情泪,这么多半大小伙子去闹洞房,沈和端这个郎官想顺利“春风一度”,八成相当困难。 李三少也知道幸灾乐祸不好,可还是忍不住想乐。为了避免让同桌沈老等人发现端倪,李谨言只得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饭桌上。刚夹起一筷子菜送进嘴里,眼前就是一亮,没等他决定再朝哪个方向下手,碗里就多了两块排骨,侧过头,楼少帅目不斜视,正端起酒杯和沈老碰杯。 同桌人脸上都没任何异样,该喝酒喝酒,该吃菜吃菜。李谨言也只能当他们真没看到,结果刚吃完排骨,碗里又多了一块肘子。 侧头,楼少帅依旧目不斜视,同桌人依旧装没看见中。李三少低头瞅着碗里肘子,夹起来送进嘴里,味道相当不错。 宴席散后,闹洞房人呼啦啦全扑向房,李谨言和楼少帅却被沈老请进了书房。 老爷子多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