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_177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7第一百七十六章 (第1/3页)

    177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国六年,公历1915年7月25日,沙皇俄国正式照会华夏联合政府,同意就伯力及海参崴等地归属进行正式谈判。

    驻华全权公使库达摄夫接到圣彼得堡发来电报时,感到十分诧异,他原以为沙皇决心不会下得这么,毕竟,就谈判与否问题,国家杜马和宫廷大臣内部分成了鲜明两派,一派坚持绝不向华夏政府妥协,伟大沙皇俄国怎么能任由一群黄皮猴子爬到头顶?!另一派却认为目前谈判是好办法,俄*队欧洲战场上节节败退,目前严峻问题就是欧洲方面受到威胁,相比起地处偏远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俄国应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人。

    “华夏人胃口不会比德国人大。”主张谈判一派认为,俄国必须聚集起全部力量阻挡来自欧洲方面进攻,比起一个远东入海口和几座小城,欧洲才是俄罗斯根本“而且我们需要华夏药品,也需要华夏武器。至于失去土地,可以欧洲战争结束后再想办法夺回来!”

    主和派言论并非无放矢,主战派却坚持认为不能如此轻易向华夏低头。

    华夏人野心绝对不会比德国人小,重要一点是,华夏国土面积,华夏人口,都比德国要多得多!俄国人可以短时间武装起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军队,德国人不行,华夏人却可以!

    “华夏已经变了,如果用之前眼光看待这个国家,会做下错误决断。”

    俄国外交大臣沙查诺夫可以说是冬宫中了解华夏人,尤其是现华夏。沙皇和大多数人对前任驻华大使库朋斯齐十分不满,沙查诺夫却对他另眼相看,他回到圣彼得堡后,特地邀请他到自己家中做客。

    他们一起吃了晚餐,隔日又一起去打猎。库朋斯齐口中华夏,不再是他记忆中那个腐朽帝国,而是充满了生机,仿佛终于从长久沉睡中苏醒过来一般。

    现华夏,让他感到恐惧。

    沙查诺夫试图向沙皇阐述华夏和以往不同,但尼古拉二世听不进去,糟糕是,大多数人都认为他危言耸听。哪怕俄*队一次又一次战败,他们依旧不愿意相信俄国正变得衰弱,而华夏却越来越强盛。

    日本人找上门目,沙查诺夫相当清楚,明知道日本人没安好心,却不得不慎重考虑对方提出建议。

    可是,沙查诺夫同样老谋深算,他不只看到了自己国家虚弱,同样清楚知道日本外强中干。有强大舰队又如何?没有军费,没有燃料,一切都不过是空口白话。

    和日本公使谈过之后,沙查诺夫将自己了解到情况和想法全部告知了沙皇,沙皇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而是将沙查诺夫话对皇后亚历山德拉全盘托出,这个德国女人已经让很多人不满,可沙皇宠爱她,她和她宠臣,那个可耻僧人,不遗余力玩弄权势,从来不会考虑这将给俄国带来多么大损失。皇后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让大臣们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沙查诺夫很沮丧,甚至感到一丝绝望。

    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俄罗斯是多么荣耀。

    可如今…

    主战派和主和派仍争执不休,尼古拉二世眉头深锁,可以清楚看到他迟疑与犹豫不定。看着眼前一切,沙查诺夫深深叹了口气。

    终,还是皇太后帮助沙皇下定了同华夏谈判决心,这一次,皇后亚历山德拉竟然没有故意再同皇太后唱反调,这其中,拉斯普京功不可没。至于拉斯普京为何要向皇后进言,只因一向和他不对盘德米特里大公,是顽固主战派。

    促使尼古拉二世下决定还有德国威胁,打死并俘虏了几十万俄*队之后,他们终于逼近了华沙。

    华夏政府对俄国如此做出决定也颇为诧异,不过这样也好,俄国人愿意谈,证明他们已经做好了放弃海参崴和伯力等地准备,主要负责这次谈判展长青展部长,思量着是不是该把条件定得再“苛刻”一点?毕竟北极熊伸出爪子给你砍,不下狠刀子岂不是对不起自己?

    坐一旁外交部次长看过经展部长“润色”后谈判条件,半天没说出话来。

    这不只是砍爪子,十成十是想连腿一起扯下来吧?可以想象,谈判桌上俄国人,脸色会是多么精彩。

    不过,相当值得期待。

    部长和次长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笑声让送茶进来科员产生一种错觉,眼前不是他两个上司,而是两只正计划去偷鸡狐狸,还是成了精狐狸。

    华夏与俄国即将举行正式谈判消息传出后,北六省军队也进行了换防。

    杜豫章第二师开进伯力,杜澜第十师进入海参崴,双城子则驻扎有重组第九师一个团。目前驻军数量是为预防俄国人反扑,虽然可能性不大,却也不能大意,有备无患。

    之前参与战斗四个师陆续开拔,返回驻地进行整补。北六省早已建立预备役制度,加上从军校毕业学员,几个师缺额将很得到补充。

    承担主攻任务独立旅损失比其他几个师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