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发如雪1 (第1/2页)
发如雪(1)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其原意是指弱水有三千华里那么长,水量虽然丰沛,但只舀取其中一瓢来喝,现引申为,可以交往的对象虽然很多,但我却只喜欢你一个人。此注解见方文人博客) 发如雪,皆因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起。到底周杰伦的发如雪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呢?请你带上耳麦和我一起来听这个发生在长安城内青丝华发一夕成雪的爱情故事,名为——发如雪。 狼牙月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 隐生抬头望了一眼大漠的那弯狼牙月,虽然将近夏至,可大漠夜晚的风还是凉得让人有些难以相信已近夏至。 隐生急灌了一口酒,这酒味虽浓,可滋味却是无法跟长安相比的。 想那夏至时分,长安必定是繁华若锦,尤其是曲江的七里荷花,更是锦上添花。仿佛整个长安城都隐没于荷花之下,变得不识烟火起来。 隐生的脸上不觉露出一丝温柔来。突然,一阵疾风吹过,风里夹杂着沙,那丝温柔瞬间荡然无存。 明王,是他的封号。十年前,怕是连长安城的稚童也能脱口而出吧!而如今,他,却隐于这天山与西海之间,不问世事。难不成父皇为他起名之时,道是算准了他会大隐于这众生之下吗? 弱水小筑,一个让他倾尽心血的地方,建在天山与西海之间的那个绝佳位置。 前方有一片荷,后方有成群的葵,两旁则被幽绿的灌木林以连绵不绝的方式包围着。 他原本是要种竹的,只可惜,竹不似隐生,无论如何也不肯在这西域生根。隐生不得已只得用灌木替代。这,世间的无奈又岂止这一件呢?他想。 弱水斋的卧房有一条木质的回廊,可以通向荷塘前方的隐亭。光看这回廊与荷塘之下所引的西海之水,便可知主人所下的心血。如此巧妙的构造必是倾尽心血之物。 风,急驰而过。 隐生又急灌下几口酒,透明的液体,顺着他的嘴角急驰而下。 他原是那样一个活得隆重而典雅的男人,而今为了那株芙蓉,他却宁愿到这荒芜的大漠之地以酒度日。功名、利禄对他而言如同浮云,他从来都不曾看重过。只是,他所看重的,却早已化为了过眼云烟。 隐生斜倚在弱水斋的屋顶,缓缓地闭上眼睛,一股馥郁沁人的荷香充斥着隐生的嗅觉。 那是西海的荷。 隐生再次灌下一口酒,这口酒夹杂着荷香,缓缓地渗入隐生的血液里,就凭这如此可笑的一口酒,他却妄想饮尽世间的风雪。 身在天海之间,脑海里却浮现出曲江那漫天蔽日的七里荷花来。 他忆起黎明时的曲江。轻烟晓雾,如同一层淡淡地幔帐静静地围绕着十里曲江。江上初开的花瓣,晶莹透亮,且布满了绛红血脉。犹如刚落地的孩童,似悲似喜地看着芸芸众生的雅俗之乐。 他明知道是不该种荷的,更不该建弱水小筑。可是,他万万不曾想到的是,这西海里原本就有荷,仿佛是前世早已注定好了的。 隐生知道,是时候该起程回长安了,那个让他想逃却无处无逃的地方,算算时日,明日起程,刚好能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之前赶到长安。 黎明时分,隐生宿醉醒来,孤身一人,策马朝长安赶去… 惹尘埃是谁打翻前柜/惹尘埃是非 据说,寻府捡到女婴的那年,曲江的荷开得疯狂的美,数里以外都可以嗅到清新的荷香。 寻府的老爷和夫人十年都未曾见过曲江的荷开得如此疯狂,于是一心相信,凡大喜之人降生,必有异象。 “老爷,你看这女婴小小年纪便已生得眉清目秀,想必长大了是倾国倾城啊!老爷,不如现在就让她和意白订亲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岂不好事!” “好!好!一切任凭夫人做主吧…” 长安城里的风静静地拂过七里曲江,月色下的曲江宁溢而沉稳,仿佛肃静地守护着这座繁华绮丽的权力之城。 荷香,夜风交筹的那一刻,无辜而自由。 隐藏在无辜而自由后的竟是荷香对于风深深的依恋… 如果说,人生的命运真是早已注定好了的话,那所谓的天意弄人也不过是对自以为是的一种惩罚罢了! 寻家少主名为意白,意在水之间,白在天之外。 寻夫人出自书香门弟,心里自是明白,这女子一生的幸福终究只是攀附于男子之下。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于是替那女婴取名弱水,因在六月荷花之期出生,于是小名又唤芙蓉。 十六载中,夫人待弱水甚至超过了意白。这在老爷和意白眼里,也甚是欢喜。寻家上上下下心里也是有数的,这弱水和意白早晚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现在的小姐也就是将来寻府的少夫人。 曲江荷花怒放得疯狂的那年,长安城里果然出了两件大事: 其一,当今最得宠的三皇子隐生被皇上册封为明王。赐黄金千万两,府邸一座,别院十座,并掌管三十万兵权! 其二,寻家的少主寻意白凭借自身的睿智与谋略,使得寻家成为了天下第一的首富,若问寻家的财富到底有多少,只怕十座长安城也抵不过。 这些奇文轶事免不了总会成为市井谈论的话题,尤其这明王与意白像是独得老天垂眷。明王天生才思敏捷,沉稳而内敛,冷酷的表情总会让人有些不知所措。而那皇家所具有的独特气质和霸气总在不经意间就能轻而易举的俘虏任何人。 而意白却是截然相反。俊逸风流,玩世不恭,整天面带笑意的游戏人生。试问这长安城内的烟花之地,谁不知道他寻意白的大名。整日游戏花丛,却片叶不沾身。虽然才情俱佳,却从不问津功名。 试问长安城有谁不想将自己的女儿嫁于两者呢?于是某天的长安城内便开始传唱起一首打油诗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