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3页)
的情绪。 推着车停在收银台,办年货的人很多,希踪耐心地排着队等着轮到自己。一声高喊突然叫住了她… “覃记者,是你啊?” 希踪回头望去,见是电视台的摄像师小斑,她连忙打了声招呼:“高摄像师,没想到会在这儿碰到你?” 如果早知道会在这儿碰到你,我会一直等着你,陪你买东西,送你回家…高摄像师憨憨地笑着,紧张地顺了顺前额喷多了睹哩水而变得硬邦邦的发。“上次想请你吃饭,你说已经与人有约,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空?” 同是电视台的同事,高摄像师瞄上希踪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她大方温和,有着一种含蓄典雅的美。和时下流行的野蛮女友完全不同,见了就叫人心动…其实他哪里知道,每每驭鹰把希踪惹火了,她最常做的事就是拿日本产的用于煎蛋饼的铁板锅敲驭鹰的脑门,声音嘎嘣脆! 覃记者的温和成了高摄像师追求过程中的一方屏障,她会微笑着告诉你,她晚上有事不能应邀共进晚餐,你在失望之余却不会绝望,依然期盼着下一次机会,所以永远也学不会放弃,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与失望中浪费时间罢了。 这一次不等希踪开口拒绝,只看到她脸上流露出的为难之情,高摄像师就已经开始见风使舵。“你要是忙也没关系,我送你回家吧!我看你拎了这么多东西,一个人回家太辛苦了。” “她不会辛苦,我会帮忙送她回家,就不劳您费心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驭鹰已经站到了希踪的身边。他接过一包包袋装的东西,还顺利地腾出一只手牵起了希踪的手臂,冷冷清清几句话销毁了高摄像师心头的星星之火。 原来,小花早已配了株名草,小斑压根没戏。 男人生来是不服输的动物,高摄像师还想再死一次。他刚想开口争取让覃记者挽留他,面前的洋鬼子突然眼冒蓝光,像苍穹中的鹰露出看到猎物后的凶残,他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我先走了。”不服输并不等于愿意拿命冒险,没志气的男人在这世上也不占少数。 驭鹰冷峻的眸光目送妄想动他女人的小男人远离,目测那男人与希踪的距离至少在五百米以上,他这才牵了牵她的手臂“咱们回家吧!” “我可以把你刚才的反应当成吃醋吗?”她问得简单,他们之间向来不复杂。 他也不会为了男人无聊的面子问题挣扎,坦白交代:“如果我吃醋的反应让你觉得我很爱你,很在乎你,让你感到很骄傲,你大可以放声大笑,我不会阻拦。不过老实说,那个男人实在够不上与我竞争的档次,你的眼光应该没那么差吧!”他的自信来源于懂得她的爱,也懂得珍惜她的爱。 “你真是一点也不可爱。”她伸出手,想帮他拎点东西,总共七个大袋子装了满满的东西都停留在他一只手中,她不想他为了那点男人的自尊而拎到手臂脱臼。他的手臂可是很值钱的,随便拍出的东西都得用“万美金”做单位。“我帮你拎些东西吧!” 他没说话,依然用一只手拎着七个袋子,另一只手搂着她的肩膀向停车场走去。蓦然间,他侧过头偷吻她的脸颊,那一吻急促而慌张,像是为了掩饰什么,又似是为了证明什么。 她感觉模糊,却热情地成全了他的吻。因为那一刻,她也需要掩饰心底的不确定,证明他依然在她身边,不会因为战争而离开。 驭鹰和覃希踪开着车到家的时候,阿曼和寻寻已经等在家门口了。见到驭鹰,他们马上抱怨起来:“老大,你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我们等你等到花儿都谢了。” “你们对中国的文化了解挺深啊!”希踪开门让他们进去,驭鹰像个家庭“煮夫”忙着将她购买的东西收拾到该放的地方。 阿曼是位黄头发、深蓝眼睛的瑞士人,出生在阿曼,所以有了这个名字。寻寻是阿曼的女朋友,而“寻寻”则是希踪为她起的中文名,姓什么希踪也没弄清楚,只知道她叫“Zemzem”这个单词本是古宗教名,古代大食人称之为实施祆教徒。她隶属阿拉伯人,从小在西班牙长大,曾跟随驭鹰师从同一位战地记者,按中国人的说法就是师兄妹。 好在外国人不流行师兄妹谈恋爱,人家寻寻爱阿曼到骨里血里,她本人对老大也没什么兴趣。这才让后来出现的希踪有了先机,抓住这么个洋鬼子当男朋友。 “你们要喝什么?我最拿手的就是泡茶,要鸡尾酒找驭鹰弄,还是你们想喝速仍僻…”希踪探出头来问阿曼和寻寻,却看见驭鹰冲他们使眼色,三个人走进了书房。随着房门咚地关上,希踪手里的杯子颓然地落到了吧台边。 她早该想到,阿曼和寻寻这个时候出现绝对是为了伊拉克的战事报道。简单来说,驭鹰、阿曼和寻寻就是个三人新闻报道小组…驭鹰负责掌镜,拍下灾难瞬间,摄下炮火硝烟;寻寻是他的助手,辅助驭鹰完成工作;而阿曼主要负责联系新闻媒体,采买进入灾难现场或是枪林弹雨间所需物资也是他的工作内容之一。 他们并不隶属于任何政府或新闻单位,完全是自由、真实地报道战争场面。他们冲在战争第一线,将拍摄下来的战地画面和报道卖给国际媒体。这份工作既是他们的理想,也是他们现实生活的来源。 与驭鹰相处这两年来,哪里有战争,哪里有灾难,他就奔赴哪里。希踪只能在他所拍摄的新闻报道和图片资料中找寻他依然“健在”的证据。每一次他的离开都让她提心吊胆,担心他再也不会出现在她的面前,担心再次出现在她面前的驭鹰已经是残缺不全的。 那是一种希踪无法想象的生活,就像她有多担心他,他永远无法明白。 那么这一次呢?他又要奔赴战争第一线了吗?如果美国真的对伊拉克动武,那将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杀伤力绝对比九一年的海湾战争更为猛烈。很可能…很可能,这一次他真的再也回不来了。 她该怎么办?放他走吗?眼睁睁地看他走出她的视野,再也无法推门走进这个家?她不要。 蹲下身子,希踪胸靠着膝盖抱紧自己。这一刻,她好希望他可以伸出坚实的臂膀抱住她,紧紧地抱住她,再也不松开。 然而,此刻驭鹰的手臂正在为着进入巴格达而奋斗。 “就目前的形式看,巴格达已经成为风暴的中心,即使不开战,也躲不过一场政治风云变幻。” 作为战地记者,驭鹰有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他的观察鲜少有失误之时。“阿曼,你去准备我们的签证,还有一些必须物资和后备工作。像每次出发时所作的准备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