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蛮荒孤雏遇危获救 (第8/10页)
时至辰时,西城之外入城之人已稀,只见一位风尘仆仆的汉人少年青衿,脚步轻快似缓实疾,面显喜悦的进入西大街。 城内百商与著名大城邑并无差异,只是苗人居多,没想到那汉人青衿竟然又惊又喜的四处观望,不知为何原因? 倏然,缓行之身形突而疾返,站立于一家珍宝古玩店前,只见他面含惊异之色,双眼盯望着内柜台之后的一个黑缎木盒,盒内黑缎上放置着一块紫红之色,约有鸡蛋大小的透明石块。 伸手摸了摸包袱,略一狠心,便跨步进入店内。 此时店内柜台内,一个年约五旬的老者早已心疑的注视着他。 待他跨入店内之时,立时略有紧张之色的含笑问道:“这位客官,有何需要小店效劳之处吗?” 青衣少年闻言略有腼腆的指着那块紫红透明的石块嗫嗫问道:“掌柜的,那个紫红色的是‘宝石’吗?” 掌柜的闻言,更是惊讶! 半晌才皱眉说道:“客官问的正是极品的‘紫宝石’,乃是贵重之物,客官您的意思是?…” 青衣少年闻言思忖一会,才轻声问道:“那这东西…在下身边有几个比这个还大的,掌柜的…你们…要不要?” 说着,立将包袱打开,从衣衫中缓缓掏出比柜上还大有三倍,一紫、一红、一蓝的宝石放在掌柜面前。 “啊?…这…这么大的宝石?” 掌柜的顿时惊异的忙取起细看,足足花了近两刻时光,才将三块大宝石仔细看过。 老脸之上汗水淋漓,既兴奋又紧张的问道: “客官,您是要将三块宝石售让小店?” 青衣少年木然的点头应是。 掌柜的见状既又心喜,却又为难的说道: “小店承蒙客官抬爱驾临小店,可是…小店并无如此多的现银,别说小店了,便是东街的‘蔡家古玩’恐怕也无法一次付足,若是只有一块…” 青衣少年闻言似懂非懂的思忖一会,才略为恍然的忙说道:“那就依掌柜的所言,在下便只让售一块可否?” “啊?…好,好,如此甚好,但不知客官您要让与小店…这三块紫为最,红为次,蓝居末,客官可否将此块紫色的让于小店?” “掌柜的,在下就将紫色的留下,这两块就收回了。” “好,好,客官您且稍待,待小老儿称过之后再折银给您。” 掌柜的满面欢颜,忙呼唤小厮奉茶后,才谨慎的在柜后称算。 不一刻,掌柜的已细算清楚。 行至青衣少年面前哈腰笑道:“公子爷,小老儿刚才细品您的那块宝石,发觉内里成色不纯瑕疵甚多,故而折算银两应为两千三百两。” 青衣少年闻言顿时心惊的叫道: “什么?…您说什么?两千三百两?” 掌柜耳闻他如此惊叫,顿时心中有愧的忙又说道:“公子爷,您别嚷嚷,有话好说,这样吧,小老儿就再加您二百两凑个整数,您说如何?” 青衣少年正是远从蛮荒云游而至的苗君毅。 他并非是嫌价钱不公,而是惊异那块宝石竟能换到两千三百两银子,那在家乡可是一辈子都无法赚到之数,因此他才惊呼出声。 没想到老掌柜竟然心中有鬼,以为他是嫌价钱太低才惊呼出声,因此忙又改口加了二百两银子。 没想到君毅心中惊疑不信。 他又再次的问道:“掌…掌柜的,您…没说错吧?两千…两千五百两银子。” 掌柜闻言顿时神色变幻不定,颜面渗出汗渍,眼珠子转了几转。 这才一咬牙的狠声说道:“这样吧,三千两,小店只能出到三千两,多了小店再也无…” 话未说完,顿见君毅欢天喜地的大叫道: “行,行了,就这个数了,哈!哈!哈!想不到这块紫宝石竟能卖到如此好价钱,掌柜的,咱们成交了。” 掌柜耳听他如此一说,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刚才不是嫌价钱太低。而是并不知能卖到如此多的钱才惊异出声,自己是会错了意,才又加了七百两银子,待清楚后已然来不及了,顿时拍胸顿足的连连叹气。 其实那块宝石并不只这个数,如果君毅精明的货比三家之后,必然会了解少说也可卖到肆千两银子,若是能到中原大城邑再卖时,恐怕将值上万两银子呢! 掌柜的自怨不已,拖泥带水的才准备了七百两的金锭,以及二百两的银子后说道:“官价一两黄金折四两银子,因此三十五锭二十两金元宝折银两于八百两,另外五十两的银元宝一对,二十两银元宝两对,再加上二十两碎银,共计三千两银子,公子爷您点收吧!” 君毅眼见面前摆着大大小小,黄的白的元宝,顿时兴奋的摸个不停,久久才问道:“这,这么多,我怎么拿呀!” 掌柜闻言,没好气的懒懒说道: “那简单,小店有现成的银箱,一只十…二十两银子,再不然你就换成钱庄票,是京城‘京华钱庄’的庄票,中原各地银庄大皆可兑现,不过…要手续费,十两庄票要…一两银子。” 掌柜心有不甘的信口开价,希望能再多赚点,然而君毅并不懂什么是“庄票”待看到掌柜取出一张白纸,上面写着银票,并著有“京华钱庄”的红丹火漆。 君毅心疑的忖道: “这么一张纸就顶千两银子?万一丢了或破了岂不平空没了?不…不行,我还是拿走金、银才实在。” 再看到那雕功尚好的木箱子,竟要二十两银子? 君毅连忙朝掌柜笑说道:“掌柜的,不必麻烦您了,这些银子我自己有办法拿,您不必费心了。” 说完忙将换洗衣服拿来包了两包,外面再以花布包袱包好,又沉又大的扛在肩上忙出店而去。 掌柜见状,顿时哀声叹气的哼个不停: “少赚了七百两…少赚了七百两…唉!我怎么如此笨?就不懂察言观色的慢慢议价?唉!如此草率的就…唉…” 看来世人所称之jianian商大概就是此类之人了。 君毅有了恁多的银子后,手提肩扛虽不嫌累,但总是不方便。 于是他找了家苗人木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