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9章决战 (第5/8页)
海格蓦地一震,抬起头来,他身边全是带着谄媚之色的同僚。每个人手上都拿着精心包好的礼物,包括那个昨天还在冷嘲热讽自己的上司。 “大家不必这样。”海格悲哀地道“国运衰微,京师沦陷。我海格身为人臣,又何喜之有?” 众同僚变色,悄悄将礼物藏到身后。 只听海格又道:“陛下性格孤僻,若此战胜,他念在我上治国之策的情份上,还可能饶过我。可是这一战败了,他必迁怒于我。” “怎么会呢?” “海格大人说笑了。” “大家都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海格摇了摇头,疲惫地道。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宫廷卫士出现在门口。 “海格听旨!” “臣在!” “朕信任海格,是以委秘阁总务机要之要职于他。而海格在任上恣意妄为,不思政事,且出语不敬,污蔑君王。孤念其往日谏言有功,赐其自裁。钦此!” 海格到任不过一月多,兰顿王旨中所言多是“莫须有”的罪名。 在同僚们惊诧的目光中,海格坦然站起身来,走出门去。 … “海格死了吗?”兰顿王问道。 “他接旨后五分钟便自裁了,微臣亲眼看着的。” “这人不失为人才,只是…”兰顿王脸上悲伤之色一闪而逝“用兵大事,不容一个文人大放厥词。留得他在,对军心不利。…对了,他临刑前有什么遗言吗?” “这个…” “说!” “海格大叫三声‘国运已衰,兰顿必亡’…陛下,他这是对陛下心怀恨意…” “你退下吧!”兰顿王皱起眉头。 (译者评:云镜南在波旁城贸然出城迎战,这在后世看来不能理解…素来有智的阿南王明明可以避免这种损失。以译者看来,这是不得以而为之的做法:若是将战争导向攻城战,那将是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到时候变化的就不只是兵员数量,而是整个大局。也许,兰顿国内摇摆不定的贵族阶层会坚定拥护王室的信心,也许厥奴战士一个也回不了草原…) 待得身边无人,兰顿王狠狠一拳砸在案上,将一个碧玉扳指震成几块。 “兰顿完了?朕真的完了?” “不可能,朕还有二十万军队,还有林跃在王城的十万西征军。朕会输给云镜南那群乌合之众?不可能!” … 一封急信从飞羽送出,准备绕道南袖直往王城。 同时,兰顿王尽提飞羽之兵,集结王朝占领区兵力,十天后,向本国进军。 “我不指望林跃能回援波旁,只要他能拖住古思和韩布,我就能解决云镜南!夺回波旁之后,我照样卷土重来,再征王朝!” 几乎在云镜南全歼沙马罗大军的同一天,刺尾团在韩布的率领下攻占了南袖。攻下南袖没有花刺尾团太多的精力,因为林跃在刺尾中伏,兵力受损,再次收缩了防线,目前盘踞在王城一带,等待兰顿军的支援。 至此,林跃军团彻底与兰顿王的军队失去联络。 *** 王城大街上,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 街道上几乎没有什么人,家家户户院门紧闭。蓝磨坊的门前,空余一个旗杆,莺歌燕舞的娇娘不知迁向何方。 几个兰顿士兵从一家店铺里出来,手里捧着几包东西。店老板从后面追上来,哀求道“大爷,您拿走了,我们全家都活不成了”士兵不带一点怜悯地将店老板一脚蹬翻在地,扬长而去。 “你们这些混蛋啊!”店老板绝望地趴在地上,嘴角流出鲜血。 “你们几个,给我站住!”一个声音响起。 “是谁多管闲事?”士兵们转过身来,看清来人,脸色大变“林跃大人!见过林跃大人!” “为什么要抢百姓的东西?”林跃虽素知军中有抢掠行为,但让他亲眼看见,还是不能不管。 众士兵不敢吭声。 “抢掠在军中该当何罪,你们不知吗?”林跃厉声道。 “鞭挞四十,编入敢死队。”一个小队长装束的士兵道。 “好,你们还算明白,留下姓名,这就到军法处去受罚吧。”林跃道。 “大人,我们没有抢,我们是买,这几袋东西,我们付了两个金币。”小队长辩解道。 “哦?”林跃上前翻开那几个布包,看见里面尽是些干粮薄饼,还有两捆糟菜,上面隐隐有些白毛,早发了霉了。他皱皱眉头,问店主人道:“两个金币买这些应该够了,你为什么不愿意呢?” 听说眼前站着的是林跃,那店老板不敢硬顶,答道:“大人有所不知,现在米比金贵。我们这些以前还算富庶的人家,在外面的田庄都荒了,商路也断了,只能靠家里的一点屯积过日子。开始时,还买得到米,后来就涨到一个金币一斤,现在就是出一百个金币也买不到,人家还要说‘我要金币干什么,这年头带着那东西逃难我还嫌沉呢’…唉,这是什么世道啊?再到后来,金币不管用了,大家就用米换rou换菜。再到后来,rou和菜都没了,家家户户最多就只剩下些干粮和白米,就指望靠着这个捱到战争结束…咳咳!”那店主人语气激动,说得太快,牵动刚才的伤,大咳起来。 林跃良久无语。 这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进入王朝之初,他是想以仁义之师的形象,迅速攻下王朝,建立一个大一统的格局。他也希望天下子民安居乐业。可是,战争的进程并不能如他所愿,刺尾城将兰顿大军阻挡了一年多,也将他的理想永远地扼杀。 阿南王-第100章结局这能怪铁西宁吗?他作为王朝皇帝,肯定是会抵抗的,易地而处,他林跃也会这么做。那么,是兰顿王年少性急,准备不周?兰顿帝国的实力是在一年年增强,到了十年二十年之后,肯定会比这次西征前还要强。可是到了那时,铁西宁治理下的王朝难道就不会变得更强? 战争的时机选择得并没有错,西征正是挑中了王朝最衰弱的时候。战争进行到目前这样的境地,不是谁的错,是天意使然。“只能这样解释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