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坠西湖2 (第1/2页)
第一章 坠西湖(2) 在街口跟四小姐耽误了那么些时候,胡顺官赶去茶馆的时候,王有龄王大官人已经坐在那里等候良久了。 都是街坊邻居的,胡顺官赶忙上前笑说:“我的王老爷,您怎么有空这会子约胡某呢?” 放下手里的书卷,王有龄给胡顺官又是倒茶又是让座的,笑容扬了满场,却不见开口。 胡顺官知道他是有话要说,只是苦于难说出口,遂赔笑道:“有龄,虽说你是官我是一钱庄跑街的伙计,但这街头街尾地住着,也算相识多年。你从未把我当下等人看,我也敬你是个读书人,有什么话不妨对我直说,但凡我胡某人能做得到的,一定义不容辞。” 他这话说得倒是不假,只是王有龄到底抹不开这面子,支支吾吾老半天,东拉西扯地说了一大通,还没绕上正题。 还是不为难这书呆子了,胡顺官茶喝了半盏,话就出来了:“是不是采菊姑娘让你来找我的?为了借钱的事…” “你…你都知道了。”王有龄尴尬地直抹汗,嘴里叨咕着“采菊也真是的…真是的…” “这也不能怪她,好歹她也是名门之后,虽说她家现在是落败了,可怎么说也是做过小姐的人。跟你定亲也有好几年了吧!你官也捐了,就差补个缺,找个实位上任。你让她怎么不着急?” 说起来,胡顺官跟采菊姑娘家里倒还真有几分渊源。 她家落败的时候,抵押借贷一干事宜全是从顺官手里过的。他是眼睁睁地看着采菊家里一点点落败,到如今跟个平民百姓差不多。采菊她娘让闺女跟王有龄定亲,就是看中他有官身,他日一旦投供补缺便是名副其实吃皇粮的人。采菊跟着他,说不定能带着娘家人东山再起。 一句说不定,就这么定下了一个女人的一生。 怎奈这几年,王有龄在家中坐吃山空,补缺的事更是提都不提。叫采菊怎生不着急?知道王有龄爱面子,愤金钱,采菊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腆着脸来跟顺官商量此事。 怕王有龄面子上过不去,胡顺官索性直截了当地问了:“你去投供补缺,大约需要多少银两?" 人家都把话说到这分上了,再装下去实在不像,王有龄垂着首囫囵道:"交补缺的银子,上下打点,再加上旅费花销——总要五百两银子吧!" 五百两?胡顺官心头一紧,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接着忙问:"有龄,你可愿意借贷?" 王有龄微微一愣,随即苦笑“前几年捐官就把家里几代人留下的那点田产变卖得差不多了,自打捐了那官以后,这几年,我既没任可赴,也没什么旁的营生。如今家里差不多一贫如洗,借贷?哪个傻子肯借贷给我?” 采菊正是知道这点,才叫他来找顺官,希望顺官能看在多年邻里的分上,借出这五百两。可惜即便顺官有此心,钱庄到底不是他开的,一个跑街的伙计而已,如何做得了东家的主? 说到痛处,王有龄不想再多谈。目光无意识地瞟到茶馆门口,那门边坐的两个叫化子好奇怪,客人进进出出,他们既不伸手要钱,也不拿碗讨饭。 这两人是做什么的? 言有意从未如此狼狈过,即使在死了亲爹跑了娘的悲惨童年,他也不曾穿着一身充斥着死鱼味的破衣裳蹲茶馆门口——像个叫化子似的——不!他根本就是一个等着别人赏口饭吃的叫化子。 那位尊贵的四小姐也比他好不到哪里去,笔直地靠在茶馆门边,她倒是很想有尊严地站着,可虚弱的身体也要允许啊! “都这会儿了,还舍不得那点首饰。”言有意小声咕哝着,到底还是被耳尖的四小姐听了去。 她也不吱声,懒得跟他计较,也确是没有力气再用于斗嘴上了。饥饿的滋味,有生以来她还是头回品尝——确实难受。可脖子上这块祖母绿对她来说意义非凡,若就此弄没了,她实在过不了自己这关。 正想着,忽然有双布鞋停在她的面前。顺着鞋往上瞧去,她惊呆了… 四小姐的反应引起了言有意的好奇,什么人什么事能让老板感到惊讶?从现代坠入西湖,一坠就坠回百年前的清朝——如此匪夷所思的突发事件,四小姐都泰然处之,这世上还有能令她掉下巴的事? 他顺着四小姐的目光向上望去“我的妈呀——” 不是妈,眼前这人可不是跟别的男人跑掉的他的妈,而是他的妈的儿子的老板的男友! “韦先生!” 言有意下意识地喊了出来,话音已落,他才想起来,身处清朝的他们怎么可能见到穿着长袍马褂,梳着条大辫子的韦先生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