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第3/3页)
些伤口,不用大量的泪水冲洗,永远无法被消毒,进而重新结痂,开始愈合。 千秋一定很爱她的母亲,才会因为无法来拜祭而耿耿于怀。 她哭了好一会儿,激动才渐渐缓和,身体不再颤抖得那么厉害,她没有再流泪,只是依着他,乏力地调整自己的呼息。 “听说,中国古时候有个孟姜女,为了寻找自己被抓去当民工的丈夫,哭倒了 万里长城;以前我还觉得这种传说太夸张,不过今天…我完全相信了。”等她呼息恢复平顺了,他才低低开口,手上的香已经烧掉了三分之一。 “谁叫你惹我哭。”她不好意思地往他胸口摩蹭,想藏住脸,却只碰到一大片泪湿。 “所以,女人的泪水,如果连城墙都能够哭倒,也就难怪可以融化男人的心了。”像他的就是。 “你太自负,不可能被任何一个女人的泪水融化。”她皱皱脸,才不信。 “我当然不会被任何一个女人的泪水融化。”他语气自负又骄傲,但随之低下语调“只除了你。” “很中听的话。”她点点头表示赞赏,然后不管自己是不是眼睛肿的像核桃,还是离开他的怀抱,拿回自己的香。 面对母亲,她神情沉静了下来,恭敬地三拜后,将香插入香炉中。 等他也照做后,她与绪之并肩站在一起,这才又开口:“妈,昨天我正武离开了森山家,以后也许不会再回去;而明天,我就要结婚了,他是我要嫁的男人,源绪之。” 她才说完,荒凉的墓园里突然吹来一阵风,凉凉的,却不带一丝冷意。 “妈,你会满意绪之做你的女婿吗?”她低问。 小时候,妈常说要替她选一个好丈夫,让她可以一生无忧,可是…她却等不到那天。 “伯母,我是源绪之,前天你已经看过我了;今天我带千秋来看你,也是希望当着千秋的面,你能同意将她嫁给我。”源绪之恭敬地道。 “你来过了!”难怪这里那么干净,而同一个墓区,有些墓地前却凌乱不堪。 不过绪之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我知道伯母是台湾人,那么,我以中国人传统的方式问你,如果你愿意将千秋嫁给我,请你应茭。”他以标准中文道,然后拿出掷菱,三拜后,将茭在墓碑上回过一圈,掷向半空中。 一上、一下,标准应茭。 “如果你满意我当你的女婿,请再应一茭。” 一上、一下,第二次标准应茭。 “若是你愿意让千秋嫁给我,请再连应三茭。” 绪之问的很虔诚、也很仔细。 于秋震惊地摀着嘴,掩去声音。 他是个日本人,却对中国的习俗那么了解;他替她来扫墓,知道她的遗憾,细心的在婚礼之前,先带她回来看母亲;最后,在她母亲的墓前,以最大的诚心,请求同意让她嫁给他。 什么样的男人,会为一个女人做这些事? 如果在今天之前,她还怀疑他对她的真心有多少,那么此刻后,她永远都不必再怀疑了。 如果他不爱她,不会事事为她着想;如果他不够在乎她,他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问里就了解她这么多,注意到她的心思,知道她心里的遗憾,进而带她来这里。 他没有因为母亲过世了,便不将她放在心上;反而因为明白千秋重视母亲,所以特地来,希望求得她的同意。 他做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让她没有遗憾,能当个快乐的新娘… 想到这里,千秋再也没有为难他的念头。因为她知道,他是真心珍惜她,真真确确将她放在他心上。 “谢谢伯母同意。”终于,掷了六次,总算换得三个应茭,绪之真是提心吊胆地差点冒冷汗。 “你该改口了。”她也看到了,见他松了口大气,她忍住笑。 “改口?”收起掷茭,他回过头看她,又是那副自信的模样。 “你要娶我,不是吗?”她问。 “对。”无庸置疑。 “那么,她是我母亲,以后自然也是你母亲;难道,你还要称自己的母亲为伯母吗?”亏他聪明一世,居然在这时候秀逗。 “当然不。”他答得更顺,随即转身对着墓碑说:“妈,谢谢你同意。” “妈,这就是我要嫁的男人,平时精明,但偶尔就会笨一下。” “我笨!”他不可置信地瞪着她。 但她才没理他,只是一径对着自己的母亲说话。 “可是,我相信他会照顾我,也会对我很好,所以,我愿意嫁给他;而且,心甘情愿。” 绪之才要扳过她的身子,但一听到她最后一句,他动作一顿。 “心甘情愿?” “嗯。”她转过头来,笑睇着他。“心甘情愿。” “那意思是,我不会在新婚之夜孤枕独眠了!”他眼睛一亮。 她脸一红。“你、你含蓄一点好不好?”这里还有她母亲在耶! “太好了,耶!我有新婚之夜可以过啰!”他才不管,一把抱起她,开心地转了个圈,乐不可支地笑得像个呆子。 阻止不了他,千秋也只好由着他去了。 妈,你瞧,这就是我所要嫁的男人;他有时候很呆对不对? 悄悄地,她在他怀里,偷偷地对墓碑说。 但,他却也很纵容她。她提出的要求,他认真放在心上了,也不打算在新婚之夜强迫她。 墓前,忽然又吹起一阵微风,沁入千秋的心,有一种特别的温暖。 她知道,那是母亲对她的祝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