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生死存亡 (第2/2页)
人,虽然外面包了一层锦绣华衣,但腹中却是一包稻草。若不是郭靖率着一帮大侠从旁协助,襄阳恐怕早已沦陷。 但是襄阳不可万。襄阳一亡,荆州的门户就被洞开,两湖之地不再为大宋所有。川陕、两淮之地就被分割,元军的水师可顺江而下,直取江南。长江天堑,便不再是天堑。 江南,大宋的心脏。或许此时,大宋的皇帝,正在临安歌舞升平。 郭靖依然一动不动,目光凝视着前方。城上和城下的将士,都已杀红了眼,不知疲倦,你死我活。 樊城,在发挥着他最后的光芒。一堆堆残垣断壁,像是在朝着他唇齿相依的兄弟告别,一缕缕升空的黑烟,像是他不屈的魂魄。 流星,仍然不停地落在城头。郭靖无法想象,一个危如累卵的城市,居然能足足烧上一整夜。樊城的城头,仍有死士在拼死抵抗。 “郭大侠?郭大侠?”吕文焕推了推郭靖的肩膀叫道。 “吕守备,”郭靖这才转过头,说“你看,樊城的战事…”他的话说了一半,又止住了。他不想向这位草包守备宣扬消极思想。毕竟,他还是襄阳城里的主子,三军上下的旗帜。如果他倒了,襄阳很快也会溃散。 “樊城?”吕文焕眯着眼睛,朝着江对面望了望,忽然吓了一大跳,叫道“这,这么多战船?” 郭靖说:“战船倒还是其次,你看看那鞑子的回回炮,所到之处,皆尽糜烂!” 吕文焕又看了看,说:“不就是投石器吗?我襄阳城里也有!” “可是,”郭靖说“大火在樊城足足烧了一夜,我怕继续这样下去,樊城会沦陷。” “郭大侠,你的意思…”吕文焕后退了半步问道。 “请大人组织精兵,援救樊城!”郭靖忽然转身,跪倒在吕文焕面前。 “哎呀!郭大侠,你,你这是何苦?快快起身!”吕文焕很是倚重郭靖,急忙将他搀扶起来。 “元军擅长围城打援,前者两淮的张世杰,四川的夏都统,几次增援,都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如果此时我们再去增援樊城,恐怕也是一样下场!”吕文焕说。 “可是,难道守备大人就眼睁睁地看着樊城的兄弟们…”郭靖的话未说完,忽然从对岸传来一阵震天巨响。 “不好!”郭靖冲到城墙边上,探出半个身子朝着对面望去。 樊城的城墙,经受了一整夜的焚烧和炮击,终于支撑不住,轰然倾颓,露出一个几丈宽的口子来。 “这,这可如何是好?”吕文焕总以为襄樊挺过了六年的围困和重击,这一次定然也能安然度过。樊城城墙的轰塌,将他从美梦中砸醒。 “岳父!” “父亲!发生什么事了?”耶律齐和郭破虏一起奔上城楼问道。 “樊城…樊城丢了…”郭靖悲愤地说。 “什么?”耶律齐和郭破虏大吃一惊,也俯上城墙观望对岸。 浓烟中,扬起一幕巨大的尘埃。尘埃和冲天的黑烟一起,翻滚着升到了天际。 流星火石依然不停地砸竟浓烟里,在黑幕般的尘埃中闪着火光。 又是一阵巨响。樊城的城墙终于完全倒塌,火势一下子更猛烈起来。 元军的号角和战鼓一起响了起来。陆地上是号角,战船上是战。密密麻麻的元军轻骑,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开始往樊城的缺口掩杀过去。纵马野战,是元军所长。 可令人惊奇的是,在樊城的废墟里,居然还有火矢抛出。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幸存者,还在为大宋的江山,作着最后的抗争。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元军的铁骑如风卷残云一般,迅速地扫荡着整座城池。在骑兵后面,是一支更加庞大的骑兵步兵队伍。步兵的阵地上,旌旗飞舞,枪戟如林。 “守备大人,快派人去救,耶律齐愿为先锋!”耶律齐恳求着吕文焕。 吕文焕一动不动。 “齐儿,算了!来不及了!”郭靖急忙制止道。别说是这个时候,就算是刚才他求吕文焕的时候,也已经来不及了。樊城的烈火实在太猛烈,能经得起一整夜的焚烧,已是奇迹。 樊城被围的这几日,郭靖也想过要去救援。可是元军水师统领刘整,率着当今天下最精锐的大元水师,拦在汉水中间。若是轻易带兵出城,势必要先和刘整的水师较量一番。即便能侥幸穿过江面防线,围着樊城的还有不计其数的陆上人马。纵然再次侥幸,冲破了重重防线,入援樊城,人马也是九死一生。 如此一来,襄阳必定空虚。能够进入樊城的勇士,在城里也无济于事,只能白白地承受炮击。回回炮威力惊人,聪明如蓉儿也想不出应对的法子。 两害相权取其轻。事到如今,郭靖只能在襄阳城里作殊死一搏。 从城墙倾塌的缺口望进去,无数蒙古骑兵掠过城里的巷子,屠杀着城中的军民。 “该死!他们居然屠城!”郭破虏说。 “樊城丢了…樊城丢了…”吕文焕呆呆地立在原地,身子抖得更加厉害了,口中不停念叨着。 “守备大人,为今之计,只能加固城防,抵御元军的回回炮,方能有一线生机!”郭靖急忙向吕文焕建议。 “来不及了…”吕文焕摇摇头,呆呆地朝着城楼里走去“襄阳必定陷落…” “岳父,这守备大人实在无用,不如一刀将他杀了。郭伯父自行当守备!” 耶律齐狠狠地说。 “住口,别胡说!”郭靖呵斥道“他是朝廷御封的守备。我若是将他杀了,城中必定大乱!” “父亲!”郭襄从城楼下跑了上来,说“母亲知道父亲在城头观望战事一整夜,特在房里煮了姜茶,让父亲回房,暖暖身子!” “襄儿…”郭靖深沉地将自己的女儿搂了起来。 “父亲,你怎么了?”郭襄显然有些吃惊。 郭靖指着泛白的东方,说:“襄儿,你要记住了。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如果…如果,我是说万一,襄阳保不住了,你一定要记得,往这个方向去。那里是临安,是大宋天子的行宫,是大宋国的都城!” “好,父亲,我记下了!”机灵的郭襄用力地点了点头。 郭靖又回头望了一眼汉水的对岸。流星已经没有了,大火也渐渐小了下去,废墟上只有杀气和堆积的尸体,唯有浓烟依然在空中翻滚。 他永远也忘不了今日,是正月初九,樊城陷落之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