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章 (第2/3页)
觉得热了。 苏婷婷此时也已走进。 因为她的鞋底较薄,一入室便觉出地下有异。 她蹲下身子细看,但见那地质色呈火红,质理极细,纤手一摸,果然是微微发烫。 石小龙也到处试了试,全室石地不但一样的发热,色质亦完全相同。 苏婷婷将死屍挪开,走近盛放珍宝的大盆。 只见那大盆质似白玉,晶莹之极,盆中央宝珠、碧玉、珊瑚,无法胜计,每一种在人间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不过,她一生尚未曾履临中土,对财富价值尚无确切的观念。只觉得这些东西十分好玩,令人见爱,却无其他世俗的贪财之念。 当她拿起一串银光闪闪的珠串,悬在自己的颈上,无意间一触玉盆“哎哟” 一声,竟叫了出来。 石小龙闻声掠至,一瞥婷婷jiejie秀面若花,玉颈上悬着串灿烂银珠,金发、雪肤相衬一起,更显得美如天仙了。 他情不自禁地脱赞道:“婷婷jiejie,你真的美极了…咦!你刚才是怎么啦?” 苏婷婷被石小龙一赞美,心花怒放,冲看他灿然一笑,道:“是吗?我… 龙弟弟,这盆好凉,你摸摸看。” 石小龙依言一试,果然也差一点叫出声来。 他俯身查看盆下,只见那盆与石地似生在一起。 他想不透,何以在这火热的石室内,会生出个冷凉的盆来,若说不是生成,则为何又看不出一丝缝隙来呢? 他双手抓住盆沿用力一抬,未见有丝毫移动,再使力向右一拉,却听得“卡” 一声,似有了活动的迹象。 石小龙见有动静,正欲奋力再拉,突然听见苏婷婷叫道:“龙弟弟,快看那边现出个门来呢?” 石小龙停手一看,只见左方墙壁,不知何时整个裂开了一条际缝,宽仅一尺,自外望去,里面似有一石室,闪放着柔和的浅碧光辉。 石小龙心中暗忖:这必是前辈异人修真成道之处,那巨龟将自己送到此地,亦必然有其深意。 今儿既然发现便是有缘,若不探个究竟,不但好奇之心不得满足,可能将奇缘失之交臂呢! 这念头电般一闪,石小龙便决定探个明白。 于是,他当先走近隙缝,探头向内一看,顿时惊诧起来。 苏婷婷跟在石小龙身后,当然也看得明白,只见室内广有二丈,四壁碧纱为衣,碧毡铺地,桌椅床榻,样样俱全,纱帐锦枕一律是绿缎制成,使人一眼望去,碧油油自生情凉之感,赏心悦目极了。 她又惊又喜,料不到海下会保存这么座别致的洞府。 苏婷婷忍不住好奇心驱使,推了推石小龙促他赶快进去,看个仔细。 石小龙反手抓住她的玉腕,一同步入那别致的碧室,迳趋那碧石雕成的石桌之畔。 石桌质似晶玉,色作深碧,桌上有一盏碧纱官灯,闪放着柔和的浅碧光辉。 宫灯边,尚有两枚凸凸的暗钮,不知作何用处,此外别无他物。 苏婷婷一边要按那个暗钮,一边闪目流盼,看看是否回出现别的门来。 那知她纤手尚未触着暗钮,目光到处,却发现适才进来的那个门,不知何时已悄悄合拢,再也看不见一丝隙缝了。 因而,她顾不得去按暗钮,迅速一掠,抢到适才进来的地方,一掀碧纱,凤目闪处,壁上的裂痕尽失,却看到墙上浮刻着一片字迹。 石小龙瞥见出路门户消失,猜想那桌上暗钮定是开关了。 随手一按,第一个暗钮立闻得“吃吃”声处,四壁的壁衣霍然自动卷向壁角,现出了刻着字画的白玉墙壁。 他心急出处绝断,先不管壁上刻了什么,再按第二个暗钮,那知一按之下,右手壁角上“吱呀”一声,现出个月洞小门,却不是原来的那个。 石小龙以为是另一条出路,长身一拉,探头一瞧,入目处,却是个圆形的小花园。 那花园其实也是个大石洞,不过因洞顶特高,地上丛生着许多不知名的花、小树而称做花园而已。 那洞顶不但高有十丈,顶上拱若半圆,圆顶上嵌满了碗大晶珠,放射出强烈的白光,将整个径有五丈的花园,照射得如同白昼一般。 这些还不足奇,最奇的是树丛中央有一座小池,大有五尺,水色深碧,深不见底,奇鱼浮沉其中,不知为数凡几。 那花园四周圆形壁间,另开有三个门户,不知是否为通路。 石小龙迷茫地走入园中,信手摘下一枚拳大的鲜红果实,就尝一,其味出乎意料的鲜美可。 他一边吃着,迅速的周游一匝,发现那三个门户,仅仅是用作厨、厕、浴的三间石室而已。 他有些儿失望,随手又摘了一枚果子,返同原来的那间石室。 室内,但见苏婷婷满面笑容,喜孜孜的注视看壁上字迹,正看得入神。 石小龙过去将果子递给苏婷婷,苏婷婷盼了他一眼,接过去,一边吃看一边仍看看那字迹。 石小龙静立在她的身畔,细看那壁上字迹。 但见那上面写着:余汉时王陋也!不幸生为女身,貌丑甚似无盐,虽秀之于中,亦无匹夫乐之近之。 余因之倍受冷落,悲苦莫能自己。 及长愤而离家,投天堑于巫山之巅,不意机缘巧合,被救于一异人,受教于彼,得击技与易容之术。 余隐于神女峰中,苦究十年,竟有所成,易貌改容,遍游天下,愚夫惑迷,不可胜数。 余彼时,私心窃恨,世人之以貌取人,誓移初衷,以爱作恨,凡迷我之貌者,杀之以计,劫其资财。 如此,则死于余手者,亦不可胜数矣! 晚年之后,余简于俗世生涯,携历年所得,遨游东海,遇余之师,于此洞中。 余帅责余之余,授道家练丹之术,责令居之以悔过!余师则飘然乘龟远去矣! 甲子以还,余内丹圣婴培成,彻悟前事,天心使然,既假余手,实非吾责,余心乃安,大道不远! 唯余窃不欲吾道吾术,至此而斩,静中参悟,此洞百年后,沉沦海底,有缘人仍不难犯险而至。 故此,余以壁为纸,以指作笔,录余术余技之精要也。 圣而吾道,余溶于技击之中,技击有成,道亦有成,此所以为戒,持技无道妄杀者也。 前室之宝,有缘人可执以济世,唯玉盆玄冰所凝,镇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