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英雄传说外传_第五章旧住民VS新住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旧住民VS新住民 (第6/6页)

那两个人,到底哪一个演技比较好呢?

    七九七年二月一三日

    在等待回国的俘虏之间,开始流行起流行性感冒了。军医、护士、卫生兵这些人,简直是忙得鸡飞狗跳。

    “所谓公平,就是这么回事。”

    卡介伦少将好象非常高兴地这么说。大概是只有自己这么忙的话,在心理上会觉得有点不平衡。眼看军医送来报告书的少将,看到半身不遂的伤病兵的那一页,凝视许久,然后抬头问我:“尤里安,如果杨那家伙年纪大了,又没人要嫁给他,变成只会睡觉的老头子。那个时候,该怎么办才好?”

    “当然由我来照顾他。”

    “感动!感动!不过,反正那家伙现在也差不多是只会睡觉的青年,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就是了。”

    如果不当笑话看的话,那可就不太好。当我回到司令室时,就看到“只会睡觉的青年司令官”把脚架在桌子上,用扁帽盖住脸,睡得非常的幸福。因此我对卡介伦少将的话,实在提不出什么反驳。

    七九七年二月一四日

    今天也有一团三十多万人的俘虏要抵达要塞。但是杨提督之所以会是一副受够了的表情,不是由于这些俘虏的缘故,而是因为和他们一同前来的同盟政府委员们。

    这些委员们好象是为了欢迎被送还的同盟军俘虏们而特地前来的。不过他们好象以为伊谢尔伦是会员的休闲旅倌似的,一下子说宿舍的设备太糟,军官餐厅的伙食太难吃,抱怨个没完。杨提督没有出来迎接他们也生气,士兵没向他们敬礼也生气。最差劲的是还带了象小山堆似的行李来。

    “这些是什么啊?”

    “是委员们带来的见面孔。”

    原子笔、袜子、还有毛巾、手表之类的东西,上面印了委员个人或政治团体的名称。

    “对‘二百万的投票人’的宣传活动动作可真够快。”

    “这些是那些家伙自己掏腰包买的吗?”

    “怎么会呢!大概是国防委员会的经费。”

    “那么印上个人的名字,这岂不是渎职行为了吗!”

    虽然不能大声加以指责,但大家都很不高兴地谈论这件事,这些话甚至还传到我的耳里了。杨提督似乎不打算对这件事做任何批评的样子,大概是接受了某人的忠告而保持沉默。今天中午,也邀请了大约十位左右的委员为主宾,不情不愿地举行欢迎酒会。我幸免不用出席,不过委员们好象对提督和幕僚们说了些不中听的话。

    “等着瞧吧!那些家伙们。”

    亚典波罗提督愤然走出会场,召集部下,好象下达了某些命令,这时候关不多是二点左右。

    “这些是同盟政府送给各位,象征友爱的一点心意,都是些不值钱的玩艺它儿,请各位不要客气,收下吧。”

    亚典波罗提督这样告诉帝国军俘虏们的代表,然后要部下把委员们带来送给归国士兵们的土产,全部分发给俘虏们。

    事情闹开,引起大sao动的时候,已经是四点左右了。亚典波罗提督对气急败坏赶来的诸位委员们,发表义正辞严的谈话。

    “你们是为了迎接俘虏这个任务而来的吧。利用公务进行个人的选举活动,违反同盟公职选举法第四条。因为这里是军事地区,宪兵有司法警察权,是不是要宪兵来听听各位的说辞呢?”

    委员们通通不说话了。杨提督为了不令亚典波罗提督日后受到上面的压力,拜托俘虏们的代表向委员们提出感谢状。

    这么一来,那些政客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大快人心。

    “亚典波罗那家伙,处理手段还是太嫩了一点。象那种台词,应该在把他们关进禁闭室之后再说也不迟。”

    先寇布准将这么说完之后,卡介伦少将马上接着叹了一气。

    “可是那些回国的俘虏们可就要哭死了。为了守护那种家伙们的权力,被送到前线去,还在矫正区里过着艰辛的日子,真是太不值得了。”

    “我们也是很辛苦的啊!”这么接下去的亚典波罗提督,看到我,招手叫我过去,然后把一个纸包的东西交给我。

    “麻烦把这个交给杨提督。我只顾出气没留意到事后处理问题。这是对他及时相救的谢礼。”

    我猜想这种情况下的谢礼,绝对是酒不会错的。若送其他的东西的话该有多好。

    不过今天发生的事实在很多。

    “帝国军俘虏中的工程兵,要求希望能协助修理工作。好象是说,在居住区有几个地方,以前就该修理却一直没修的样子…”

    接到这个报告的时候已经是很晚了,杨提督和亚典波罗提督正在喝酒聊天。酒是亚典波罗提督送的威士忌。

    “对他们的好意,可以就这么接受吗?”

    “可以接受,这并不是对我表示好意,而是对这个伊谢尔伦要塞的爱意。

    这里原本就是他们建造的嘛。”

    如果杨提督是一部分人认为的那种策士的话,我想不太可能作出这种结论的。

    最后,决定明天请俘虏们协助修理工作。得知这个消息的俘虏代表们,敬礼之后,并再次对赠礼和协助他们返回故乡一事道谢。

    想到要和这样的人们分成敌我双方互相残杀,就觉得胃里有点怪怪的感觉。我还没有办法请楚地用言语表达出这种感觉。我不象杨提督,不能将自己的感角加以理论化、思想化,甚至提高到哲学的层面来表达。

    杨提督说:“只有在安全场所的那些人,才不认为有不用战争方式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危险场所的人,想想战争并不能代表全部的理由不是很好吗?”

    又说:“近代以来,倡导战争的文人或言论家,没有一个是在最前线战死的。”

    象杨提督说的这些话,我尽可能都将它正确记录下来。以前我也说过,总有一天杨提督会成为历史上的人物,也会有人着手写他的传记。到那时,绝对需要曾直接听过提督说话的人的证言。而且,即使不是因为这样,我自己本身,也会面临需要这些话来支持我的情况也说不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