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石镯修改 (第2/3页)
且也不贵,唔,只收你八百六十元好了。” 蒋尘犹豫着接过锦盒,依旧不甘心的瞅着那枚红纹石镯:“那个石镯呢?” 中年男子伸手取出红纹石镯,笑道:“这个只值一百元,是专门用来给贵重的玩意儿当赠品的,既然喜欢就便宜送给你好啦,总共付九佰元,怎么样?” 出了涵宝斋,蒋尘伸手拦了一辆跑出租的小三轮摩托车,飞快的往济善堂赶。虽然西京的出租车已经更新换代到桑塔纳了,但这种被称作“地老鼠”的小摩的还是随处可见,而且价钱公道,在这种小巷子里,摩的比起桑塔纳,优势也只会更加明显。 济善堂是西京非常有名的中医铺子,由于经常收购一些山里的药草,所以济善堂的掌柜跟蒋尘的父亲蒋方羽非常熟悉,每次蒋方羽进城都会到济善堂歇脚。因此,蒋尘到西京来读书之后,闲暇时间便在济善堂里当了个伙计,一边打零工赚些费用,一边跟坐堂的老中医黄先生学点儿实际经验。济善堂距离蒋尘读书的八十三中学不远,这里又提供食宿,所以,蒋尘在西京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呆在济善堂的。 回到自己独立的卧室,蒋尘把那对清秀玉镯子顺手仍到床上,随即关好门窗,从床铺下面摸出一个软苇草编的垫子,然后盘脚搭手的在草垫子上坐了下来。 平心静气的闭着眼睛打坐了半个多小时,蒋尘方才睁开眼睛,缓缓从怀里摸出那枚红纹石镯,仔细的在手里摩莎着,试图从上面发现点儿什么,可半晌之后,除了石镯上面暗红色的古朴花纹之外,没有任何意外收获。不甘心的筹思了一会儿,他又试着把石镯夹在掌心,用自己的灵觉探向石镯。 当初之所以被涤尘子看上并拐骗成徒弟,最大的原因便是蒋尘那异乎寻常的灵觉,用涤尘子的说法就是“天生神识”异常,通俗点儿说,就是蒋尘的精神力变异,比普通人要强悍得多,即使在修道的人当中,也极少遇到,涤尘子作为天医宗的宗主,更不会放过这样的好事了,自然,蒋尘便从记事开始,就成了涤尘子唯一的弟子了。 天医宗的修道心法很普通,讲求的是由丹入道,在炼丹过程中逐渐提升修为,蒋尘还在懵懂之际,涤尘子便已经帮他筑基了,可蒋尘似乎对琴棋书画、古玩玉器更敢兴趣,至于炼丹什么的,只是三分钟的热度,更难让他整天呆坐修炼了,所以,十多年来,蒋尘的境界还停留在入门初期的灵虚中阶,不过,涤尘子的其他本事,却已经让他掏得七七八八了。 正因为如此,蒋尘的天生神识(灵觉)还停留在最初的极小范围内,无法感应到身周一米以外的东西,也不能感应到范围内更细微的差别。因此之故,这时夹在掌心的红纹石镯和当初放在柜台里的时候一样,只能察觉到一缕若有若无的不明能量波,依旧找不到石镯内蕴涵的秘密。 察觉到天色已晚,到了换班的时候了。蒋尘只好放弃继续研究,叹了口气,心道:“看来只好回山一趟,让师傅帮着鉴定鉴定了。”把红纹石镯藏入贴身的衣兜里,稍微收拾了一下卧室,然后匆匆到济善堂的铺子去接班。 ******** 在西京市的正南方,横亘着一条贯穿数省的大山脉,当地人称这条山脉为苍龙山,是华夏南北方的分水岭。蒋尘的家就在苍龙山中,原本是个十分偏僻封闭的山坳,近年来却因为发现金矿的缘故,使蒋家坳成了远近闻名的山村。 蒋家坳的穷困是相对于山外的繁华而言的,千百年来,这里的人始终过着自给自足的清淡生活,与山外的联系极少,除了一些日常必需品外,大部分生活用品都靠就地取材。但这并不是说蒋家坳就与世隔绝,只是因为交通不便,发展的极为缓慢而已。 随着第一所山村学校在蒋家坳建立,越来越多的山里人开始走向山外,而第一个在蒋家坳发现金矿的人,也正是从山外读书回来的蒋家坳人,从此,这里便成了远近闻名的“黄金村”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开始聚集到蒋家坳淘金,近年来,这里逐渐成了一处颇为繁华的小镇,而原本清淡平静的山村也变得浮躁起来,几乎每户蒋家坳的原住户都因为自家的地里忽然出现的黄金而成为富翁。 蒋家坳本来的原住户仅仅只有三十多户人家,而且住的很分散,往往相邻两家之间就相距数座大山,而蒋尘的家住的地方距离蒋家坳的中心就更远,当地人管他家住的地方叫凤凰咀,因为那里的山势特别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据说是块风水宝地。蒋尘家世代中医,当然也略通风水之术,因此,蒋尘的祖先就把家安在凤凰咀,相传已经数百年了。 到蒋尘父亲这一代,蒋家已经连续九代单传,而且无一例外的都是独子,不过蒋尘终于不再延续这个传统了,因为他还有一个小他两岁的meimei,蒋琪。蒋尘家并没有被忽然热起来的“寻金热”波及,因为是医药世家,因此,无论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