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年度考核 (第2/3页)
太监任厂公。它在各地、各部门都设有相应的机关,统领当地的密探工作,当地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均归它节制。另外,内行厂本身也掌握着一支小而精的队伍,所有密探的行动均在其侦测之中,可谓是密探中的密探中的密探。 当初王燃去河南时,就是凭着這块内行厂腰牌才顺利地接管了明廷残留下来的密探们。 应该说,明廷的這种密探体系环环相扣,为巩固皇权立下了汗马功劳,诸多大臣就是死于這些密探之手。但是随着明廷的逐渐现在這个体系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密探们负责监控各地的文武官员,但最近却接连发生了类似李成栋這样手握重兵的大将反水事件,差点连皇帝都当了俘虏。受金陵之围的刺激,包括皇帝在内,朝廷上下对密探的工作效率都表示极大的怀疑。 加上锦衣卫、东厂、西厂一直站在文武官员的对立面,名声又很臭,根本就没有人喜欢。说的也是,谁愿意自己和老婆说个悄悄话还是提防着隔墙有耳啊。而且每年还占用了朝廷的大量支出。 更重要的是,密探探听不到有价值的情报已经罪无可赦了,在金陵被围期间,居然还发生了密探体系中高层管理人员集体外逃的现象。 演這一出的就有王燃的熟人屈尚忠屈公公,他随着他的顶头上司,身为内行厂副职并兼东厂厂公的大太监卢九德一起,在金陵被围的当天便携卷了大量珠宝私自出城,不知所踪。 本来王燃还曾考虑过去走一走屈尚忠的后门,念及于此也只能作罢。 墙倒众人推,均受过太监迫害的马士英、钱谦益、唐王等人在這件事上联成了一线,恨不得立刻取消這几个密探组织,最起码也要大幅度削减其规模。要不是内行厂的头头韩赞周在保卫金陵一役中打生打死,参他的奏折绝对可以把他压死。 幸好皇帝虽然非常震怒,总算也知道密探是维护皇权的重要支柱,所以只打算整顿,并不打算撤消。 但为平息众大臣的怨言,皇帝还是决定对這一密探体系进行精减,至于韩赞周,也收到了皇帝令他主动提出辞呈的暗示。 韩赞周虽然辞职了,密探工作还是要有人来领导的。考虑到原本作为种子选手培养的高级干部卢九德、屈尚忠两人已经自动消失,同时也为照顾韩赞周的面子和情绪,皇帝决定由韩赞周负责挑选并推荐下一任的密探统领。 所以韩赞周组织的這次年度考核,说白了就是挑出一个德才兼备之人接管密探工作。 因此参加這次选拔的都是负责中央各部门、省一级情报工作的密探头目,大家显然处于同一条起跑线。资历、背景都差不多,当然王燃除外。 根据韩赞周的提议,這次的选拔将会是不拘一格,一不看出身,二不看资历,三不看背景,只要你有实力就可以竞争上岗。 应该说,韩赞周还是有一颗比较公正的心。鉴于此次的年终考核结果非常重要,韩赞周更改了过去的章程,由领导指派变为了竞争上岗。 考核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是个人进行述职报告,由韩赞周择选出十名业绩突出者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当然依照惯例,玩忽职守的也会挑出来当场加以处罚。处罚力度也正如韩歌所说,轻者就地免职,重者再加上一个鞭苔五十。 第二项则加入了强烈的民主气氛,十名先进工作者获得了选举权,将通过他们的投票,民主产生最高统领。用韩赞周的话,大家的起点都一样,得票最多的肯定是大家服气的。 述职报告按照大厅椅子的排放顺序进行,王燃看了看,自己這个河南负责人的座次明显靠后。 “杂家负责组织对礼部的侦测。杂家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一直坚持以皇上为中心,忠于内行厂的路线,积极贯彻执行内行厂的各项政策方针…坚持八项原则,坚持走有大明特色的密探道路,坚持两手都要硬,坚定不移地…” 听了开头,王燃差点笑出声来…虽然时代背景不同,這述职报告的大纲倒是一脉相承。 小半个时辰后,王燃忍不住打了个哈欠…這家伙完全可以写长篇玄幻小说了,还没什么实际内容,前面就已经有了好几万字。 终于韩赞周也着急了起来,他站起来咳嗽了一声:“诸位,這个…政治思想工作,当然很重要,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素质过硬,经得起考验的…這个问题我们别外找个时间专题讨论…下面主要谈一下工作业绩…” 由于韩赞周最大的对头卢九德已经消失,卢九德一派的人逃的逃,散的散,其余的基本上都回拢在韩赞周手下。因此韩赞周目前在密探中的威望无人能比,此话一出,下面的报告立刻便得短小精干。 负责礼部的家伙咳嗽一声,把稿子向后翻过十几页,念道:“我们对礼部侍郎进行了重点观察,经整理,发现礼部侍郎每月逢单打麻将,逢双推牌九…打麻将时爱偷牌,按家中的规定赢的钱应全部上交给他的老婆,但每次他都会在鞋里偷藏一点,送给他包养在外面的小老婆…因此他穿的鞋总要大上一号…” 面带八卦笑容的王燃,对這些密探是真的很佩服…這些生活细节他们是怎么发现的… 不过话说回来,這些事情听上去虽然很滑稽可笑,但也充分说明了密探的无孔不入。 接下来的几份述职报告在内容与前面的相当一致,都着重汇报了各自重点监视官员的私生活,观察极其入微。 這让王燃不免感到有些疑惑,既然他们连這些官员晚上说的梦话都能探听到,怎么会在事先探听不到李成栋要反的消息呢…难道说是他们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