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娃和他的女人们:男凸女凹_第二十章知青将尼姑撵出了尼姑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知青将尼姑撵出了尼姑庵 (第1/3页)

    第二十章 知青将尼姑撵出了尼姑庵

    一辆挂“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红标语的大卡车开进了村子,车厢四周贴着的标语在风中哗啦啦地响,车上的大喇叭放着歌。这么大的动静引来了全村的男女老少。

    黄卡车停到了村中的大柳树下。车上挤满着年轻的男娃女娃,他们像一群麻雀一样吱吱喳喳地叫着,一个个的背着背包,天盆,暖壶。车上一个干部么样的人拿着名单,大声叫着:“胭脂村四个…”

    随着干部点名声,车上先跳下两个男娃,他俩下车后伸手接住下个瘦女娃,又接下一个胖女娃。

    车上的干部对下面的周公社说:“周公社,这两男两女四个知青配给你们村,交给你了!”周公社点点头。

    下车的瘦女娃往下扯扯了衣服,她身穿黄军装,腰里扎着皮带(我们那个时候叫武装带),只是没有帽子上没有红五星,领子上没有红旗。这女娃眼珠明亮,一举一动都英姿焕发。胖一点的女娃,脸圆嘟嘟的,从下车一直都是在笑,嘴都没合住,像吃了喜娃娘的奶了。她没穿黄军装,但也扎着武装带。十*岁的姑娘腰子间武装带一扎,腰身一下子细了,胸上的*一下子挺出来了,把衣服撑得紧绷绷的,里面的胸罩都能看出来。那个年代,农村女人没给*戴这东西,看到城里知青女娃们戴的这东西,大家指指点点,后来人家将胸罩解下洗了凉在院子里的绳上时,村里人说:“那东西像驴的罩嘴。”村里女人敝嘴说:“还不是城里的女子sao,*不大就用这个塞!”

    “英姿五尺枪,曙光出照演兵场。中华女儿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广播里播放着诗朗颂。我挤到看热闹的人流中,远远地我闻到了城里知青女姑娘身上的雪花膏香味。她俩长得都好看,胖一点的笑得像花,脸白的地里刚拔出刚的水萝卜,那个瘦一点的像萍儿,眼睛亮得能点着人心。

    这四人下车后,车又往下一个村开去。

    瘦女娃叫夏小雪,胖女娃叫王欢迎,两个男娃一个叫王文武。一个叫张胜军。他们是从西安来的知识青年。

    “走,跟着我走!”周公社叫道。四个知青跟着周公社往新盖的知青房走去。

    “看啥呢?过来提着!”夏小雪对冲看热闹的狗尾巴叫着,没等狗尾巴反映过来,便将手里的大背包到了狗尾巴手中。平常懒得油瓶子倒了不扶的狗尾巴有点不情愿地背起夏小雪的背包。“快点跟上!”这夏小雪一点也不领情,对着狗尾巴吆喝着。她转身对王欢说:“来,将你的背包也拿过来,给他背!”王欢笑了,说自己能背。夏小雪说:“你看这个农村知青,膘肥体壮,让他表现表现!”狗尾巴笑着点点头,伸手将王欢迎的背包也拿了过来背上。周公社一看这架势,笑了,忙对夏小雪说:“狗尾巴可是贫协主席的儿子!他给你拎行李,你女娃面子不小!”

    夏小雪一听,哈哈大笑起来:“队长,你说他叫啥?狗尾巴,还狗蛋呢!”

    “狗蛋是我弟弟!”狗尾巴说。

    人群再一次大笑了。

    夏小雪拉住狗尾巴问:“真的,你家成狗窝啦。”

    狗尾巴说:“这是我小名,我大名叫周拴牢。村里人就是不叫我的大名,都叫我小名 。”

    王欢迎一听,笑起蹲在地上。

    知青来了头几天挨家吃派饭。这天,四个知青来到我家,我娘将剩下的几个鸡蛋炒了,还专门用苞谷换了一块豆腐。我娘就怕做得不好,让人笑话,恨不得割下自己的rou给人。

    知青在吃得很香,我放学后,看到他们在吃饭,夏小雪吃饭腰里还扎着武装带。看我看她,夏小雪解下武装带,说:“来,给红小兵扎下。”我走到她跟前,她将武装带扎我腰里,只是太长了,她又往里紧了紧。我照了镜子,这武装带还真威风。

    吃完饭,夏小雪去后院的茅房,出来时,她捏住鼻子,知青们到村里,开始几天都不上茅房,嫌熏人。夏小雪问我娘:“你家发现了牛鬼蛇神!”

    我娘一听愣住了,问:“茅房里有啥牛鬼蛇神?”

    其他三个知青像是发现敌人一样,立刻瞪大了警惕的眼睛。夏小雪将我娘和知青们领到后院,她指着我家后门正上方的一块青砖,问我娘:“这是什么?”

    我娘看了看,摇摇头,她一直没在意门上头的这块砖头。知青们去找一个长长杆子,上面拴上个铁勾子,将我家门上的青砖捅了下来。

    夏小雪拣起砖头说:“看看,上面写着字呢:泰山石敢当。这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