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贪心不足自挖坑 (第1/2页)
第六十四章 贪心不足自挖坑 王冲又幽幽地道:“你是在想,此时低头没什么,待脱了身,就要十倍百倍的找回来,不把我碎尸万段,也要让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邓孝安眼中本藏着的一丝寒芒压得更深了,抱着头缩在椅子里,摆足了低姿态道:“你说话便是了,要怎的都随你。” 王冲摇头:“我没想着怎的,就只要带着你去见许大府,让他分辨分辨,你到底是不是邓家人。若你真是,就任你打回来,可不管真假,都要治你强抢民女之罪。” 见邓孝安脸色一变,王冲再道:“我相信许大府会秉公执法,蜀中的父老乡亲也会维护邓相公家的清誉,不然我王冲怎么会在蔡太师要办的文案里脱身呢?” 他压低了声音道:“提学卢彦达贬了一官,我王冲却入了府学,好好想想。” 丢下眼瞳收缩,开始思索自己是不是料错了王冲身份的邓孝安,王冲负手迈步,逼向那一拨正心神不安的潘家男人。 那些人下意识地退步,当然,一面是因为王冲这少年竟敢殴打官人,凶狠异常,另一面则是那壮汉就立在王冲身后,估计发起狠来,比王冲还凶。 王冲冷声道:“你们潘家的事,我这个外人说不了什么话,可你们小心了,使这般下作手段逼人,小心惹火烧身。” 一帮潘家男人在王冲的“yin威”下默然,潘寡妇凑过来低声道:“二郎,你怎么这般…唉!” 她语气里满是惶然。自是被王冲殴打邓孝安吓住了。邓家要报复回来,王冲挡不挡得住不清楚。她是怎么也挡不住。 “是啊,姨娘。为了你自己,为了香莲玉莲,也为了侄儿我,是不是考虑退一步呢?姨娘,你可得救救我啊。” 王冲一点也没诚意地叫苦,潘寡妇楞了一楞,才明白王冲依旧坚持之前的意见,要她打消守住花圃,守住华阳潘家名号的执念。为此不惜殴打邓孝安。惹祸上身。 潘寡妇恼意上涌,手捏成拳,就要锤上王冲。可对上王冲那清澈镇定的眼神,百般怒气,一时尽散,幽幽道:“你,你这孩子!真不知该如何说你…”她呆了片刻,苦笑着摇头道:“既已如此,也罢。就舍了这些个身外之物吧。” 接着紧张地道:“只是舍了这家业,又要如何消饵祸事?那邓孝安的确是邓家人啊。” 王冲微微一笑:“车到山前自有路,再说打那家伙,也不全是为姨娘。” 潘寡妇挑起那好看又挺拔的柳眉。这话怎么说? “不打白不打,反正都跟这家伙杠上了,不容他抢走香莲玉莲。便已是打了他的脸,索性就往实处打。往狠处打,打够了本再说。” 王冲悠悠道出心里话。气得潘寡妇又想锤人,暗道王彦中你是怎么教出的儿子!怎么你就没这胆子!? 这话是真的,但前一个理由才是王冲发飙抽人的根本原因。潘寡妇要继续守着这家业,就不止是眼前这点祸事了,谁知道潘家这些眼红到冒火的潘家男人会干出什么事? 潘寡妇既然找了他王冲来帮手,就怪不得他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地了结此事。当然,其中还存着nongnong的私心,这下潘寡妇和他王家就紧紧联在一起,祸福相倚了,这心思自没必要吐露。 不过,让潘寡妇退让,却不意味着让这些潘家人吃香。 王冲与潘寡妇嘀咕时,潘家男人那边也缓过了神,开始燥乱起来,更有人准备冲出去报官。 “闭嘴!” 王世义一声怒喝,天花板都淅淅沥沥落尘不止,王冲再道:“你们不是请来了邓将仕作主么?难道不听他的话了?待我与他商量好了,再跟你们交代章程。” 邓孝安不迭道:“你说了便是!与我不相干!” 王冲搬了椅子,跟邓孝安面对面坐着,拍着他的肩膀道:“你既来了,自与你相干。” 接着两人转入低语状态,看得众人眼角直抽。矮小年少的王冲,如年长的上位者一般,邓孝安缩着头唯唯诺诺,却如晚辈下属似的,气氛极为怪异。 “早些时日与傅尧闲谈时,听他说过尊父处境很不妙,蔡太师余怒未消,你叔父都难施以援手,起复已无指望…” 王冲一开口,邓孝安震惊不已,他父亲邓洵仁在政和三年被罢相,出知亳州,原因正与朝堂权争有关。 这事还得从蔡京和童贯说起,蔡京与童贯本是盟友,当年蔡京贬至苏州时,还是通过童贯运作才得以入朝拜相,蔡京也投桃报李,全力支持童贯开边,两人合作亲密无间。 可童贯靠着边功节节高升,渐渐把住西军大权,与蔡京猜忌日增。童贯在朝内扶植自己的党羽,找到了内侍黄经臣和御史中丞卢航。 这三人组合威力不小,让蔡京顿感威胁,打压下赵挺之、张商英等政敌后,就掉转头来对付黄经臣及其党羽。 邓洵武和邓洵仁兄弟本是蔡京的铁杆死党,可在这段权争中,邓洵仁似乎有了脚踏两只船的心思,跟黄经臣交往甚密。这自然惹恼了蔡京,毫不留情地将其罢相远贬,去年更直接夺了官职。 大宋官员起起落落已是常事,因此很多人,包括邓孝安也在想着父亲还有复出的时候,却不想王冲不仅一语道破父亲遭贬的背景,还断言再无复出希望。 更重要的是…傅尧!? 邓孝安瞪大了眼睛看向王冲,正要回京的走马承受傅尧?王冲什么时候跟这人有了关系?关系还好得可以闲谈童蔡之争和宰辅前程? 王冲还真没哄骗邓孝安,傅尧就是个比黄门高一些的内侍,孤立无依。靠他王冲的书不仅回了京,还抱上了梁师成的大腿。不属于童蔡哪一派,自然能以局外人的口气说朝堂事。而邓洵仁罢相夺官是这几年来朝堂最大一桩变动。傅尧当然要卖弄见识,说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