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七个没有鼻涕的四大名捕斗将 (第2/2页)
唯其他们在“大连盟”之外,万一京城的权贵追责下来,要他交出尚大师,或皇室交待下来,要处斩上太师,甚或崔各田遭强大的仇家追杀,他都可以置诸不理、置身事外,不致受波及、连累,反而进退自如。 有什么重大疑难,他会去“请教”这些人。 由于以大将军之尊“请教”他们是一种敬重,他们也乐于让大将军“请教”——简直求之不得这类“请教”大都还争着表现。 大将军却不肯“请教”两类人: 一是他的家人。 宋红男,是他的正室。他一向认为她优柔寡断,一味妇人之仁。 小刀是女子之家,没有见识;小骨年轻,天真未泯,未成大器。 另一是他的部将。 ——在他铲除了一切“障碍”之后,他本来还有“九大将军”:二将军也是兵马都监孟怒安为他所杀,但他以孟怒安的名义做尽一切恶事,历数年后因遭人揭发孟二已殁,才不能再瞒天过海。三将军是“大败将军”司徒拔道,这是他一向用以抵制副上将军“大道如天”于一鞭的要角。四将军是“蔷薇将军”于春童,背叛,已殁,五将军是“三间虎”傅从,负伤,未痊。六将军是“霹雷将军”雷暴,在攻打老渠时,一伤再伤,已难痊愈。七将军“砍头将军”莫富大,失踪。八将军“影子将军”沙岗和九将军“金甲将军”石岗全死了,死在自己爱将于春童刀下。 另外,他身边还有“鸟弓兔狗”四大杀手。 ——他们只听命令,等待命令,而从无异议,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他从来不去“请教”这些部下。 ——部下给“请教”多了,就不甘屈为部下,而是会把上级视作庸才! 的确没有多少个部属能知进退、有分寸、能有自知之明、自量自重的,并不是有太多下属能明白上级让你发只是“他肯让你发挥”有一天,他要是改变初衷,你就没得发、不能挥了。 ——可是,若真有一个部属能自重自制、有自知之明、不争功、只献功之时,那也十分可怕。 蔷薇将军就是一个实例。 ——所以他一直都得到大将军的器重。 没有一个真正聪明、能干、知进退而又忠心耿耿到可以性命相托的部属,是大将军日久以来的一个遗憾。 他把这个遗憾一直摆在心里,直至有一天,他的夫人跟他说了一句: “好的部下都给你杀光了。” 他一向瞧不起妇道人家的意见,这回他却是听了进去。 他一向“从善如流” 所以近十年来,他已很少诛杀部属。 ——可却还是出了个蔷薇将军! (可见对部属还是万万纵容不得的!) “你们觉得这自京城派来的捕快,”大将军只发问,之前并没有提供任何答案“应该如何处置?” 在“八逆厅”里,回答的人意见不一: 斑虎:“杀了。” 斑花:“宰了。” 斑青:“给他一刀。” 斑红:“他活得了吗?” 斑星:“宜暗中狙杀,应给外人来干。” 尚大师:“冤家宜解不宜结,拖下去,年轻人,能耐到几时!” 上太师:“虚与委蛇,应付过去就是了。” 崔各田:“是敌是友,都得先弄清楚来人‘底细’再说。” 大笑姑婆:“杀了他,不杀便难以服众。杀了之后,嫁祸给一向不听话、不听令的都监张判,实行一石二乌、一箭双雕!” 于一鞭:“要真的是钦命御捕,不宜轻举妄动,更不该多结强仇。” (杨jianian没有说什么。) 他们在说了意见之后,反过来请示惊怖大将军。 大将军只仰天打了七个没有鼻涕的喷嚏,这时,院子外池里的一条肥大的锦鲤,正浮出水面冒了一个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