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_第十一章最牛气的保安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最牛气的保安团 (第2/3页)

间还早,到我办公室来,给你看本我新得的好书。”

    “好书?”徐亮有点纳闷。

    “真是好书,你看了就知道。”

    他们来到何武庭的办公室。何武庭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小册子,徐亮接过一看:原来是中共领袖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徐亮先前听党的联络员提起过,但还没有机会学习,此时竟在何武庭这里见到了,心里一惊:难道这何武庭…?又听何武庭道:“这是中共的领袖毛泽东的书,你觉得奇怪?现在国军中将以上高级军官人手一本,军政部印发的。我在一战区长官部的一个亲戚送了我一本,好书,看了以后,有茅塞顿开之感呀。不瞒老弟说,抗战刚开始,特别是“八一三”上海开战后,我以为凭着百万精锐国军,陆海空倾全力压过去,那点儿倭寇很快就会被消灭或赶下海,未料数月之间,华北失地千里,东南沪宁沦陷,国军精锐损失惨重,海空军几近全军覆没。兵工厂迁走后,我在这里留守,看报纸、听广播,尽是些让人难受得要绝望的消息。这本书,把敌我双方彻底分析透了,真叫知己知彼,看完之后,心中豁然开朗,料知抗战必胜,中国决不会亡于倭贼。虽然敌强我弱,要有一番艰苦岁月,但终有胜利的一天。现在看,形势的发展一如毛先生所料。要说蒋委员长真英明。”

    徐亮听到后面一句,心中愕然:怎么忽然没头没脑地得出这么个结论?

    “兄弟你该说我没道理了吧?是啊,怎么共产党的领袖写了本明见万里的好书,反倒是说是蒋委员长英明?你想委员长在抗战前夕当机立断把这伙高人招安了,不是英明是什么?徐老弟,你说,当年宋江、卢俊义他们受朝廷招安后,南征北讨,立下了多少功劳?”

    徐亮哭笑不得,只好微笑着继续听他说下去。

    何武庭接着说:“那大宋朝要不是jianian臣当道残害忠良,怎能亡于夷狄之手?我何武庭就敬佩那些杀敌卫国的忠勇之士。你看共产党的林彪部队,就那么点人、那点破烂武器,连子弹都不多,就是敢迎着鬼子精锐的第5师团主动进攻打他的伏击!要是他们的武器再好点,弹藥再多点,那鬼子的日子就别想好过了,还敢嚣张?我说卫立煌长官和阎老西在太原失守后就学聪明了,把中央军和晋绥军的几个师交给朱、彭指挥,在山西保住了不少地盘,还屡屡传来有所斩获的捷报。”

    徐亮看着慷慨陈词的何武庭,心中感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使得中国人民空前团结、凝聚起来了。这必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将永久改变中国的社会形态。”

    “再说陈浩这伙弟兄,在上海和鬼子玩过命,打鬼子应该是没得说的。你老弟,来厂时间不长,就深得军心、民心,防空作战一点儿不含糊,文武全才,又不怕死,为了咱们兵工厂,差点儿把命都搭上。如果全国的军人都像这样和鬼子拼命,那何愁倭贼不灭!”

    “大哥,我以为光靠军人还不够,应该动员全国的民众,大家一起共同保家卫国,就一定能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好好,说得好,哎,好像这本书里也说的有这个意思。搞不好,你小子八成是个共产党。管他什么党,能打鬼子的就是好汉。就算你小子是共产党,现在共产党受招安了,那你小子也就是国军了。如果共产党都是像你老弟这个样子的,那也不坏呀,不是杀人放火、共产共妻的土匪呀。你说说,梁山好汉们是不是土匪?”这个何武庭是个军人不问政治的典型,满脑子传统的忠君报国,舍生取义的英雄观。

    徐亮微笑着充当这位可爱大哥的忠实听众,偶尔插上两句。相谈甚欢。

    为了避开空袭,他们下午3点半才出发。

    保安团新兵入伍,恐怕再也找不出这种派头的了。前面4辆三轮摩托车,侧斗都是一挺捷克式机枪,摩托车手背挎德式冲锋枪。后面两辆十轮卡车,满载全副武装的士兵和武器弹藥,车头顶上,架着马克沁重机枪。一支不入流的保安团队伍,却采用当时国内不多见的摩托化开进方式行军,那气势好像是方面大员外出巡视一般。新兵们也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沿途经过几个国军的检查站,远远见到这派头就赶紧立正,再看见印着军政部字样的证件封面,连问都不敢问,赶快挥手放行。

    到达开封西南郊时,天已经要黑了,陈浩带人在公路边的一个开封警备司令设的检查站迎接他们,看见何武庭、徐亮他们的派头,都乐了。检查站里王司令的官兵见到这些这么大派头的人马竟是专门来找刚成立的第4团的,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当晚,保四团像是过节一样,很是热闹了一番。

    第二天下午,何武庭带着他的几个弟兄回兵工厂去了。工厂总共只有一个班的兵力警卫,只留下一半在家,何武庭毕竟放心不下。

    徐亮抓紧时间和陈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