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严氏评书 (第1/2页)
第二十二章 严氏评书 严学文见状,笑了笑,说:“你们都留有辫子,而且你们好像对你们的辫子还都很重视。那么你们说说,这男人留辫子是怎么来的?” 俘虏们都不作声。严学文继续说:“说说吧。没关系的,凡是回答的,不论怎样说,我都不怪罪,还会考虑奖赏。” 二猛接一句:“要是不说…”看见唐指导员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把后面的话缩了回去。 一个俘虏怯怯地说道:“这个,是祖宗流传下来的。” “哦,这位弟兄刚才举手时自认是汉人的吧?那你说说是从哪一代的祖宗开始流传这习俗的?又是我们祖先哪一位圣人定的制?” “这个,小人愚昧,却是不知,想来应该是自古如此吧。” 严学文想了想,忽然笑着把话题一转:“你们可曾听过杨家将的故事?” “听过。”有几个俘虏壮着胆子答道。 “很好,听过岳飞,岳元帅的故事吗?” “听过。”答的人就比较少了。 “他们都是忠臣良将,国家栋梁,对不对?” “对,对。”那几个的情绪有些放松,心想既然这个假洋鬼子的头儿知道杨家将、岳飞,那么也许可能不是妖人,或许还是有几分开化的蛮夷也说不定呢,看来被“妖人”、“蛮夷”生吃或者熟吃的危险性越来越小了。 严学文继续道:“这杨家将、岳家军都是我中华,”说到这里,忽然想起这帮人可能根本不知“中华”为何物,又改口:“他们都是我大汉民族的英雄好汉。” “对,对。”下面的俘虏听得严学文口中“我大汉”三字,心中大定,只是奇怪:这个妖人的头儿穿的如此奇形怪状,头上又没有辫子,怎会是我们汉人?难道是像杨四郎之类的番邦招亲了不成?有些俘虏听人称呼严教导员,误把“严”当作了“杨”心中胡思乱想地胡乱联系起来。 “好了,大家站累了,现在随便坐下。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岳飞、岳元帅的故事。” 此言一出,不仅那些俘虏,就连严学文带去的部下也都大感惊奇。 严学文的《岳飞传》节选从早晨一直讲到中午。这严学文在说书方面的天赋其实比乃父还高的多。无论是俘虏,还是部下渐渐地都被深深吸引住了。只有那个唐指导员心中微微有些着急:教育俘虏的任务这么紧急,不知道严教导员怎么有这么大的功夫来讲起评书来了? 中午开饭,严学文一行就地用餐。俘虏们见“严大人”也和他们吃的是一样的伙食,多数人心中感到敬佩。 饭后,继续开讲。很多“听众”早已急不可耐了。彼时,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有报纸更没有互联网,而且文盲率极高。能听到如此精彩的评书,那实在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许多俘虏还是平生头一回。不由得对严学文印象大好,许多人由此将严学文视为崇拜的偶像,风头一时甚至超过了本哥们。 一直讲到黄昏时分,岳飞、牛皋,金兀术、哈密嗤的故事可真真讲了不少。喜怒哀乐在俘虏们脸上随着故事情节变化着。 严学文忽然问:“这金兀术、哈密嗤之流侵我国土,杀我人民,你们说可恨不可恨?” “可恨!”那些俘虏齐声喊。 “那岳鹏举保国为民,可敬不可敬?” “可敬!”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