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第2/5页)
徐拜庭不禁茫然,追问沈谦。 沈谦于是将在少室退除三路夹犯强敌的前因后果,连神丐在黄山断魂谷所见所闻,一并说出。 徐拜庭闻言目光发怔,喃喃自语道:“匡瑞生…蒙面少女。” 有顷,忽地双手重击了一下,道:“是了,昨晚徐某在繁塔中潜身,四鼓时分风沙漫天,月色昏黄,古吹台下鬼魅幢幢疾掠而夹十数身影。 他们停留约莫半个时辰,随风飘来语声道:‘少令主,九宫十日之约决意单独一人前去么?属下猜测这贱婢心怀叵测,少令主凶险重重,不如属下等也去。’ 一人摇首道:‘武林之事,最是云诡波谲,汝虞我诈,此事我已有安排,她未必不坠入我所算。’ 说罢朗声哈哈一笑,又道:‘目前叛徒形迹已明,‘诸天佛法真诠’也在叛徒手中,如我所料不错,这贱婢早与叛徒约好在汴梁会面,以便叛徒将‘诸天佛法真诠’交与她的手中。她们一干人等尚未离开汴梁,你等立即展开搜索,发现形踪速报我知,打铁要趁热,或可省除九宫一行。’ 一霎那间,十数条人影纷纷作鸟兽敦,向不同方位奔去无踪。 他们一离去,立即又有七八条人影电疾飘风向古吹台下掠至,其中有一少女,面蒙纱巾,仿佛甚美。 只听她道:‘他违背口头承诺,我要叫他知道姑娘的厉害。’ 说时,向古吹台四周扫视了一眼,冷笑道:‘这片黄土正好作为他那无恶不作的党羽埋身之所,明晚三更管叫他们自行投到。’ 话落,罗袖一拂,七八条人影穿空斜飞而去,去势电疾,瞬眼便杳失身形。” 徐拜庭说至此处,哈哈笑道:“两拨江湖人物突如其来,又鬼魅离去,搞得个徐某头晕脑胀,莫明所以,认为是普通江湖恩怨,也不再去思考。 如今经沈老弟这么一说恍然大悟,徐某就是所谓之叛徒,两拨江湖人物亦即为老弟在少室所见。” 沈谦眼中一亮,道:“在下意欲今晚三更,独自前往古吹台一行。” 神丐奚子彤眯着眼一笑,向徐拜庭道:“极妙,我俩就在客店里痛饮美酒,大快朵颐如何?少年男女之事,老不死最好不要参加,免得讨厌。” 沈谦听出神丐语中有物,不禁面上一红,心知越辩越糟,索性不理他。 酒醉饭饱,三人结帐离座,白日无事,三人不避形迹将汴梁名胜古迹、龙亭、铁塔、相国寺游玩了一遍。 神丐奚子彤着名的老饕,每至一处必尝试本地特产名味,诸如黄河鲤鱼、免rou、咸牛羊rou糕,相国寺中的葱油饼。 口口口口口口 古吹台,为春秋乐正师旷吹律处,又名禹王台。 上祀大禹,台高二丈余,周约一百二十步,拾级而上,平台之后有一椽两屋,孤悬其处,不胜荒凉。 二更时分,风沙弥漫中沈谦身影在禹王台祠屋上一晃,迅即一塌,平伏在屋面上凝视守候。 月色昏黄,星光暗淡。 盈耳一片沙沙声,黄尘在地面上翻卷腾舞,又漫上半空,一阵一阵紧接着,无尽无休。 远处散乱植立着十数株桑梓迎风舞动。 宛如狰狞恶鬼张牙舞爪,不时传来一声两声低沉悠长的枭鸣狼-,却又似由人喉中而发。 眼前情景分外显得阴森恐怖,如存身在鬼域。 饶是沈谦胆大,也禁不住泛出几分寒意。 随风传来汴梁城中鼓楼响起三鼓声音,紧而且密,低沉凄凉,沈谦心内不由自主地一阵紧张。 突然天外远处飘来一声长啸。 啸声回播云空,尖锐刺耳,令人手骨悚然。 只见一条黑影流星电奔般疾掠而来,一至禹王台砖级下猛刹身形停住,两眼逼射在第一层砖级上。 沈谦暗中窥见,不禁疑云满腹,暗道:“这人举动使人不可理解,莫非砖级上有什么异徽,引起这人疑窦?” 但见那人身形蹲下寻视了砖石一眼,猛然仰首上视。 沈谦见状不禁一震。 那人喉中发出一声凄厉惨不忍闻的-叫,仰面翻跌倒地,转眼形销骨化,成为一滩黄水,渗入黄沙中消失不见。 地面上留下了一身黑衣劲装袜履及一柄带鞘朴刀。 沈谦瞧得清晰异常,心神陡地猛震。 他暗忖道:“这人分明受了暗算,但不知施展暗算之人藏身何处,不要是匿隐在那禹王台下吧?” 心中惊疑不止,知道此事尚在开始,演变到后不知要惨酷至如何田地,死者定是黑煞党徒,理该遭报,于是静难事态发展,按捺不动。 一阵狂风卷起,将死者衣履吹扬上半空,风送飞舞,飘落远处,砖级之下仍是原样,一丝可疑痕迹均未留下,连兵刃均埋没在黄沙之下。 沈谦不禁赞叹,心说:“蒙面少女心计之高委实罕见罕闻,天时变化,地形选择,无不落在地周详虑算之中,看来此女亦是个才智非常,学博古今之巾帼红粉…” 想至此处,突见一条黑影,在昏月淡星,黄尘漫漫中现出,由远至近,如飞疾奔而来。 这人竟审慎异常,先不至禹王台下,只环台四周远近巡视了遍,见毫无异状,双肩一振,疾跃在禹王台砖级下低目垂视。 只见他摇了摇首,身形缓缓蹲下。 仍与前面死者一模一样,仰视之际张嘴发出一声狂-,倒地形销骨化,衣履狂风卷出老远,积沙掩埋无迹… 四鼓方过,十数黑煞党徒悉数自行投到送命。 沈谦直瞧得毛骨悚然,禹王台下更显得阴风惨惨,宛如黄沙地狱。 四更二点,一条身形疾逾飘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