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4章 (第3/5页)
走到屋外,寻了个小屋任何角度都看不见的地方,解开皮带。伤口在腹沟处,似乎并没伤着内脏。她匆匆扎好绷带,又抓了把湿泥糊在裤子上掩盖了血迹,她没料到会流这么多血… 乔怡看看天色,一想,坏了。这么晚招待所还会有空床位吗?要是没有了,不如先去萍萍那儿凑合一夜。萍萍和季晓舟去年结婚,也应当去补个祝贺呀。宣传队解散后,军区文工团恰巧缺大提琴,就把季晓舟补了进去。数来宝丁万嘛,是全军区的活宝,过去文工团就来挖过“墙脚”要把他调过去,他拍着胸脯说:“咱得仗义,与宣传队共存亡!”所以这边刚散伙,那边紧着慢着地把他捧了去,他可是大明星一个。 招待所果然挂着客满牌子。门房的小战士说此地正办什么“连队文艺骨干训练班”一下占了几十张床位。他对这个远道而来的女兵一连说了十来个“对不住” 天已黑了,乔怡的肚子还空着。军区招待所对面的小餐馆快打烊了,水牌上只剩“白面锅盔”这一项。锅盔就锅盔吧,晚食以当rou。 雾浓得象乳汁。他们顺甘蔗地往南走,突然对面传来嘎哑的说话声。赞比亚打了个手势,八个人七零八落地卧倒下去。 晚了!赞比亚想。杂沓的脚步是朝他们这方向走来的。 “我引开他们!三毛,你带着他们往回跑…”说着。赞比亚抛出一颗手榴弹。然后,他象山猫一样窜跳着,弄出很大声响,朝着自己选择的路线跑去… 等他跑了一阵,发现数来宝跟在他身后。 “你怎么不跟他们一块撤?” “我?…全懵啦!”他说着朝身后打一梭子,一边骂着:“cao你先人!”每举枪射击,子弹击发的后坐力总使他踉跄着后退好几步。他压根吃不准弹着点在哪个方位。 身后的敌人打一阵,追一阵,与他们的距离时长时短。 “咱们别跑啦!…跑也没用!就在这里跟龟孙们干!…听见没有,他们没几个人!” 赞比亚张大嘴喘息着,恶狠狠瞪了数来宝一眼。在关键时刻,他只相信自己。任何一个指挥他怎样做,或干扰他怎样做的人势必引他狂怒。“你赶紧离开我!别跟着我碍手碍脚!” “你让我上哪儿?…” “随便!”赞比亚迅速转了个弯,朝另一个方向窜过去。他回过头对数来宝喊道:“还不快撤!” 子弹寻着声音的源头扫过来,赞比亚急忙伛下身子。枯焦的甘蔗叶子被子弹削去,带着柔弱的火苗落在地上。赞比亚捋下一根甘蔗梢,用它挑着军农,忽东忽西地跑着,直跑到身后枪声渐远渐杳。雾升高时,赞比亚回到小屋,大家全被他那张脏极了的脸吓了一大跳。他一眼扫过,急问道:“数来宝没回来吗?!” “他没和你在一道?” “糟了!这夯货!”他返身刚要出门,忽见远处甘蔗林晃动着,曲曲扭扭地向两边倒伏,似乎一条巨蟒在悄悄接近猎物。 他赶紧缩回身,定了定神,抬头对大家说:“敌人在算计我们。他们就在不远。别怕,我让你们怎么就怎么。他们不开枪,咱们也别出声,得玩心眼,懂吗?” 女兵们庄严地看着他,因紧张而瞪圆了眼睛。 “怕吗?”赞比亚微微一笑。 了不起忽然问:“数来宝弄不好已经…” “你住口。”赞比亚喝断他。 正当乔怡捧着冷锅盔又撕又拽的当儿,忽然听见背后有人咋唬:“诺松空叶!”① ①越语:缴枪不杀。 听嗓音耳熟,惊回首,却因背着路灯,乔怡一时看不清他的面孔。 “够呛够呛!大学生了,大编辑了,就不认得咱老丁了!”丁万打着哈哈,迅速摇着轮椅走近来。那场战争使他失去半条腿。 乔怡握了握他的手,笑道:“是你自己变样了——眼镜呢?” 他把脸仰向灯光:“好么?没瞅见?” “隐型镜?” “对极啦!跟美国总统里根那副一模一样!今年曲艺会演,刚从北京配回来的。现在本人是三点零视力,一边一点五,嘿嘿!” 乔怡可笑不出来。她发现他瘦多了,脸上出现了一些永久性的皱纹。 “哎,你怎么着?来视察视察?” “去你的吧。我连个落脚之处还没有呢!” 丁万一听马上掉转车头:“你咋不早说?跟我走!”他起劲地摇着轮椅,害得乔怡只得小跑。 “你领我去哪儿?” “招待所。他们准告诉你没床位,对吧?我有办法:席梦思带大立柜外加俩沙发的单人房间,对付着能住吧?” “那么高级,我回去可报不了帐!” 丁万胸有成竹地笑着:“你只管住进去,cao那么多心干吗。” 到了招待所楼前,丁万架着拐,那半条假腿发出吱嘎之声。乔怡一听这声响恨不得把耳朵捂上。这声音实在折磨神经。 “我在这里主办全军区的连队文艺骨干训练班。”他一边艰难地上楼一边对乔怡说“哎,你甭扶我。我走路就这副丑样,其实不象看上去那么费劲儿。” 乔怡咬咬嘴唇,她的思绪回溯到十年之前… 新兵训练到了中期,也就是说两个月后,有一个新兵刚才报到。那天三十几个新兵列队走正步,负责新兵训练的徐教导员突然朝队伍里喊道:“丁万!” “啊?” 大家发现这个陌生的嗓音发自队尾。 “记住,以后点名,要答‘到’” “好嘞。” “什么‘好嘞’?乱弹琴!要答‘是’!” “是!”“丁万出列。” “什么叫出列?” “季晓舟,做一遍给他看——明白了吗?” “是。”他从队伍里跨出来,显得煞有介事。军裤大约是四号,而里面的绒裤至少是二号,嘟嘟囊囊露出一大截。 大家被这个兵的滑稽样儿逗乐了,乐他那满身的不合适:不合适的年龄,不合适的军裤,不合适的神态及姿势。这么大年龄的新兵,所有人都感到新鲜。后来听说他在参军前是某省曲艺团的台柱,为挖这根台柱,宣传队管招兵的黎队长与该省打了长达半年的官司,最后架不住本人坚决从戎,那个曲艺团才撤回“原告”他很快跟所有人混得烂熟,并在洗衣台上笑嘻嘻纠正女兵们的错觉:别着看面老,其实也不过二十九岁。 那晚紧急集合,这个“台柱”出尽洋相。全体新兵列好队伍五分钟后,才见丁万跌跌撞撞跑出来“对…对不起,我的背包带晾衣服了…” 徐教导员毫不容情地掐着秒表:“丁万迟到五分二十四秒。现在入列,回头再说。” “这不赖我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