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湖侠隐_第九回访仙遇恩师虽悟前因儿女情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回访仙遇恩师虽悟前因儿女情长 (第7/12页)

甚是从容。鉴于前遇公冶黄之失,早就想好说词,恭恭敬敬走到绝壑前面,跪拜道:“弟子素来好道,到处寻师。不料误入此山,走不出去,口中干渴,来此取水。适在林中,见一白衣老人坐在洞内,才知有一仙人在此。不敢冒失取水,先来拜见,与仙长叩头,望乞仙长许我吃点泉水解渴,不知可否?”说时偷觑洞内老人手已扬起,刚刚放下,两幢怪火跟着隐去。

    等话说完,忽听老人发话道:“你且稍候,等我出来再问你话。”语声才住,崖前瀑布宛如珠帘上卷,晃眼收去,滴水不见。紧跟着由洞中飞出一个白玉矮榻,老人便坐其上。生得尖嘴缩腮,面白如纸,鹰鼻鹞眼,貌甚狞厉,一双瞳仁绿黝黝的,闪闪放光。

    人虽矮小,隐含凶威。飞到崖前停往,见面便指勿恶问道:“你这小娃叫什名字,因何至此?”勿恶看出对方神情可怖,顿生戒心。想道:“兄弟常说邪正不能并立。对方如是仙人,至多不肯收徒,决无害处;如是妖邪,问出自己一母一弟均是他的对头,岂非自找苦吃?先前所杀妖人,再如是他徒党,势更凶险。”便把前言改变,跪禀道:“弟子从小便无父母,因是生来力大身轻,蒙一山民抚养,两岁便能自寻饮食。前两月偶往山中采果,在一洞内寻到一斧,不论山石金铁,挨上便断,舞起来还有宝光。后听人说此是仙家宝斧,为此立志寻仙拜师。人家都叫我勿恶,也不知父母姓名。望乞仙长开恩,先给一点水吃,解了口渴再说。”

    洞中妖人正是勿恶前杀妖徒之师,名叫白老翁史用,性最凶残狡诈。不料勿恶性更灵巧,答话甚快,不似说谎,竞被瞒过。不特没有疑虑,反倒爱惜勿恶,恐其答话无理,或是没有拜师之意,误犯禁条,杀了可惜,闻言厉声喝道:“你既立志拜师学道,我便是位仙人,怎不拜师?我先给你解渴也好。”说罢,回手向身后一抓,再朝外一扬。勿恶立觉一阵阴风冷气当头罩下,口渴立止,一个寒战打过,头脑微微一晕。立时乘机跪拜道:“弟子早想求告,我怕师父不允,打算解完口渴,再请收徒。师父这么高法力,分明是天上神仙。只要能带我天上去,我便拜师如何?”白老翁还当邪法已将勿恶迷住,不知来人机智绝伦,比他还要狡诈;预先又服有灵丹,曾受仙法禁制,力大身轻,捷逾猿鸟。来时妖人正人定未醒,不特没有看出来路情景,也未看出灵智不曾全迷,所说好些假话,居然信以为真,料是仙根异质,闻言甚喜,立时答应收徒。

    白老翁说完姓名宗派,转间:“谷外禁制重重,更有徒儿们在彼防守;中间葫芦颈危崖上面,你师叔鬼手真人贾豫便住在那里,禁制埋伏,尤为厉害,外人决不放过。你这小娃怎能到此?”勿恶先在崖顶,已然看出去路通向那年妖徒用邪法生裂野豹之处,故意说是由去路谷口辗转行来,误入螺径,来去两难,偶然发现崖上藤蔓,越崖而过,才得到此。白老翁闻言,口角微动,阴沉沉笑道:“你做我徒弟容易,但我法令甚严,犯者必死。我共收过九十余人,现存共只三人。除有八人是被仇敌所杀外,多半入门未久,便因犯规被杀。下余皆因与敌人动手,重伤逃回,已成残废,我最不愿见六根不全的人,只要医不好,也全杀死,仅将元神留下,以备对敌应用。但我不似别人用作主幡生魂,无须受那炼魂之惨,只终日随侍,不能随意行动而已。本来不能例外,因你年幼,又具异禀奇资,颇合我意,现特开恩,免去好些苦役;并赐你兔死令牌两面,以防无知误犯,被本门师兄撞上,对你行罚时,取出一看,便可无事。你此后仍须谨慎,否则一样难免辜负师恩,还要受苦,就后悔无及了。”

    勿恶先颇对他厌恶,及听这等说法,觉着前遇谙人全部看我不上,这人对我如此爱重,不由心生感激,喜形于色。人又乖巧,立时膝行近前,流泪说道:“师父对我真好。

    弟于从此用心学道,练习法术,决不违背师命,使师父生气。只求师父早点传我法术,好去报仇。”白老翁见他喜极涕零,辞色诚切,越生怜爱,笑问:“你小小年纪,怎有仇人?”勿恶知道把话说漏,忙答道:“弟子因无父母,常受人欺,这还不说。上月走到山里面,遇见一个小娃,与弟子长得一样神气,想夺弟子宝斧,那娃能够手发红光,弟子打他不过。眼看危急,有一道人飞来,说是那娃师父,强行解开。弟子见他会飞,想要拜师,狗道不肯收,反把弟于骂了一顿。那娃说话更是气人。为此记在心里,不报此仇,誓不为人。”勿恶这时并不甚恨鲁孝,只因天生机巧狡诈,又知邪正不能并容,住得这么近,早晚不免相遇,弟兄二人相貌相同,一个不巧,妖师便生疑忌。所以索性把话说在头里,故把鲁孝说成是个外人。白老翁初来不久,仅知本山住有陶泗等强敌,不知底细。又以生性忌刻偏狭,眶毗必报,师徒二人恰巧同一性情。闻言反倒高兴,料知所遇必是正教中的对头。便笑答道:“我门下向不许人欺侮,果能用功,报仇不难。”

    随问道人相貌,勿恶便把以前见闻,加些枝叶说出。

    白老翁略一沉吟,便传勿恶口诀。勿恶居然一点就透,灵慧非常。正在奖勉,忽然一道黄光和一道绿光,贴着地面平射过来,到了榻前现出二人,跪在地上,刚要说话,看见勿恶,便指骂道:“师伯,这小贼必是敌人所差,来此闹鬼,怎会容他在此?”勿恶见说话的正是昨夜所遇妖人,心方惊急,闻言越发胆寒,表面却不露出,意欲先发制人。刚喊得一声师父,白老翁已摇手止住道:“徒儿不要害怕,你便是仇敌所差,只要真心降顺,也无妨害。”随问妖徒:“怎知他是仇敌徒党?”妖徒答说:“昨夜偶陪六师兄西洞玩月,一时思饮,弟子前往取酒,行时曾见他藏在乱石后面,身边似有宝光微闪,因见人小,忙着取酒,心想回来再说,好在六师兄也不是好惹的,便忘了招呼。等到赶回,二人全部不见,以为小贼不会来到东洞,因追错方向,追到天明,也未寻见踪迹。回来才知六师兄生魂也未回洞,多半形神皆灭了。”白老翁不等说完,转问勿恶是否仇敌门下。勿恶为要取信妖师,几句话的工夫,早打好了主意:故意装作气愤,望着妖徒欲言又止,仿佛心里有话,要说不敢神气。另一妖徒接口说道:“六师兄定是小狗所害,师父不可饶他。”白老翁冷笑了一声,转对勿恶道:“你不必伯,有话尽管说,他听不见。”随说,将手一扬,立有一股绿气飞出,将妖徒隔开。

    勿恶看出妖师偏袒,越发得意,乘机说道:“师父作主,就敢说了。他们不是好人。

    弟子昨晚曾经走到一座崖洞前面,见他们同了一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