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回红土黑血云笼罩苏区天疏散 (第3/4页)
拳头,编成3个师或者4个师,这样我们大规模和敌人作战,一次可以吃掉敌人一个师,少说也能吃掉一个团。 我反对。陈毅用拳头擂了一下桌子,接着说:这样我们的损失会更大的,我们把部队集中起来,在局部也许不比敌人弱小,可我们孤立无援,敌人却可以增兵,那样下去我们只有失败。我建议立即分散部队,就是主力24师也要化整为零。主力一走,我们要有长期艰苦斗争的思想准备。分散部队,把机关人员也分散到各游击区去,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时出击,让敌人摸不透我们的实力,他们在明处,我们在暗处,这样我们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项英叹了口气,失望地合上他的笔记本,然后重重地说: 看来我们的思想是无法统一了,你的意见我会考虑的。有关部队是合是散这样大的问题还是到中央局会议上去讨论吧。 陈毅也不再说什么,但又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在这种形势下,我看何老(何叔衡)、秋白等人应早些安排他们向上海转移。 项英道:你总是把事情看得过分严重,我们现在还没到四处奔逃的时候。 我是为他们的安全着想,而不是逃跑。陈毅纠正道。 好了,我会考虑的。你放心养伤吧,要是你身体允许的话,疏散伤员的工作你负责一下,我现在的事情太多了。项英抓了抓头。 陈毅的眼前又闪现出两天前见到那些伤员时的情形,他从内心里是不愿让这些伤员疏散的,疏散了伤员,就等于把伤员送上了不知去向的孤舟,生死只能靠天意来安排了。然而目前这种局势,又不能不分散。这一点陈毅认为是对的。想到这,陈毅点了点头。 项英一直把陈毅送到门口,看着警卫员搀着陈毅走远,他才转身走回办公室。 项英觉得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他却不知道争取战略转移的大好时机,这种机会,正在一点一滴地消失。 红军主力走后,国民党各路“围剿”部队并不敢贸然直进,他们在前几次“围剿”中,吃尽了红军声东击西的苦头。 他们担心这是红军设下的圈套,他们在东张西望,派出小股部队以探虚实。 项英对主力红军西征的情况是清楚的,他知道主力一走,什么时候能回来,或者回不回来都是个未知数;但他为了鼓舞留在苏区的指战员的信心,给他们造成主力很快就会回来的印象,竟不惜与敌人拼消耗。以至于他的决战方针,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和赞成。那时,不少人都处在盲目乐观的状态之中。 唯有陈毅是清醒的,可他又左右不了目前的形势。只能是急在心里,苦在心里。灾难的魔影,正在一点点地向苏区逼近… 红军主力留下的近万名伤员,分散在几处,要让他们顺利地被苏区领走,的确很困难。敌人迟早会来,保住他们的安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毅左思右想,想出了一条妥善的办法。苏区的男人大部分都参军了,更多的是牺牲了。这些受伤的红军战士都很年轻,让这些受伤的战士做儿子,做女婿,做丈夫都是一种好办法。陈毅想到这,无奈地摇摇头。 伤员们集中在坡地上,村民们赶集似的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涌来,来的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人家里大都是有人参加红军的。 王婆婆从王家坪动身,走了小半天山路,她赶到的时候,已经有一批伤员被领走了。医院门前的空地上,仍足有几百伤员。他们对这样的行动,表现的非常冷静,他们不看来领他们的人,有的闭着眼,有的望着别处。 王婆婆被坐在一角的一个伤员吸引了,那个伤员的伤在腿上,他孤零零地坐在草地上,仰着头望着天空,在用草叶吹一首歌: 神圣的土地自由谁人敢侵? 红色政权哪个敢蹂躏?啊! 铁拳等着法西斯蒂国民党。 我们是红色的战士,拚! 直到最后一个人! 王婆婆听过这首歌,红军走的那一天,就是唱着这首歌走的。王婆婆一听见这首歌,她就能想起王铁,想起于英。他们都走了,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她每天都要立在门口呆望几次,总想着有一天,王铁和于英会双双地从小路上走回来。 她望着那条曲曲折折通向远方的小路,他们就是顺着那条小路走的… 王婆婆向那个伤员走去,那个伤员看着王婆婆一点点向自己走近,他的嘴里仍没有停止吹口哨,口哨声一直那么支离破碎地响着。王婆婆立在他的面前,后来就蹲在他的面前,伤员停止了歌唱。伤员望着王婆婆。王婆婆又想到了王铁,想到王铁正在和敌人打仗,一颗子弹击在王铁的身上,王铁的身上血流如注,王铁在喊:娘——王婆婆的心里颤了颤。 伤员说:红军走了,我们是伤员。 王婆婆的鼻子有些酸,她蹲在伤员面前,攥住了伤员的手。 你愿意就给俺当儿子吧。王婆婆的声音有些哽咽。 红军走了,敌人要来了,连累您不好。伤员说,眼睛望着别处。 俺儿子就是红军,俺还怕啥连累。王婆婆攥紧了伤员的手。 她看见伤员的眼睛潮湿了,有两滴亮亮的东西正在缓缓地从眼角里溢出。伤员支撑着身子跪下了,他双手抚地给她磕了一个头,轻轻地叫了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