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回李德失意油榨坪周恩来大 (第3/4页)
就等于出卖了另外两个人。他现在虽急于想更换中央领导班子,但以目前来看时机似乎还没有成熟。毕竟博古仍是这支队伍的最高领导,说多了对自己不好,对他人更不好,于是他只能以沉默代替语言。 博古抓住洛甫的手用劲地摇了摇,似乎千言万语都在他的手上。 博古说:洛甫同志,既然这样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你好好休息吧,我告辞了。 洛甫把博古送到门外,一直望着博古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 洛甫走回来,他一头躺在了那张吱呀呀直响的小床上,毫无睡意。他在想更换中央领导的时机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 博古从洛甫处出来,很是兴奋。他走了一半兴犹未尽,誥e想再走回去和洛甫挑明了好好谈一次。但这种想法很快又消失了。他想,反正以后还是有机会的,只要洛甫不站到毛泽东的一边,仅凭王稼祥一人支持毛泽东,很难动摇现在最高“三人团”的地位。他想尽快把洛甫的想法告诉李德。可当他走到指挥所时,警卫员告诉他,李德已经休息了。警卫员又补充说:李德把妻子肖月华接来了。 博古没有说什么,他在李德的房前站了一会儿,摇摇头,叹口气走了。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描写李德时,有这样一段: …领导干部中不论男的还是女的,都对李德的性要求感到极为不快。李德于1933年10月抵达中国时,满以为红军与其他军队一样,他指望随军的女性可以陪他睡觉。但在苏区没有妓女。他们于是便努力为李德找个女性伴侣,可这也无济于事。中国妇女很快就对他退避三舍,说他长得太肥太大,太粗暴,使她们rou体上受不了。 李德的寓所离共青团机关宿舍不远。当时共青团的一位领导人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妻子。李德对这位妇女垂涎欲滴,想与她同床共眠,他主动给她送礼(中国人的怨言之一就是他的伙食供应比任何人都好)。李德的做法实在不够策略。那位丈夫很快就意识到他在搞什么名堂。一些同志,包括翻译伍修权在内,采取了措施挽救了局势。他们找到了一位年轻的妇女名叫肖月华,当时她在胡耀邦身边工作…但在长征开始后,她像大多数妇女一样,被送往休养连,这就引起了麻烦,不论是肖月华还是李德都不识时务。他们不仅自己吵架,肖月华还与周围的女同志吵架。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和康克清等人花费了不知多少时间平息风波,但都无济于事。 博古没有打扰李德。当他离开李德的住处,朝对面山坡走去的时候,他看见了周恩来,周恩来刚到队伍中转了一圈,正想往回走,两人在山坡上碰到了,便停下来。 两个人都看出了对方有心事,似乎都想向对方说些什么,两人稍稍停留了一会儿之后,便向山坡下那个小河边走去。一片树丛后面传来阵阵水声,还有一个人坐在一块石头上,看见走过来的两个人,那个人站了起来,高喊一声:男同志退回去。 周恩来听出这是康克清的声音,便笑着说:你们在这搞什么名堂嘛。 康克清也听出了是周恩来,忙说:是总政委呀,她们在洗澡,我在给她们站岗。 周恩来和博古就停下了,两人向另一个方向走去,终于看见了一块卧牛石,两人便坐了下来。此时,营地里的红军都休息了,眼前只剩下淙淙的流水声,和女同志们的说话声。 恩来同志,博古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镜首先开口道,你觉得我们与2、6军团会合把握会有多大? 周恩来望着河水,半晌才说:湘江这一仗对我们来说是个教训,现在究竟有多少人冲了出来,我们还没有时间统计,但从目前来看损失最重的是8军团和5军团,5军团的34师到目前还没消息,依我看肯定凶多吉少。 是呀,湘江这一仗我们损失是够大的,但也不能说我们与2、6军团会合就没有希望。现在部队需要调整,没有个落脚的地方不行。博古说。 周恩来不想在能否与2、6军团会合上和博古争论,他考虑的是眼前,虽说部队过了湘江,可仍没脱离危险,蒋介石正在排兵布阵对他们进行围追堵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追上来,现在要紧的是稳定红军的情绪,寻找到一条冲破重围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挽救红军的命运。 博古见周恩来一时没有说话,便又说:现在有些人在背地里对我们的意见很大。博古特意在“我们”两字上加重了语气。 周恩来却说:我们是有很多错误,从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对19路军的问题我们就犯了一个大错误,如果不是那样的话,今天我们也许不会走到这一步。 这不能完全怪我们,我们是听从了国际组织的建议才没有和19路军合作的。博古辩解道。 谁也不是圣人,指示归指示,和敌人周旋的却是我们自己。周恩来缓缓地道。 现在有人指责我们是逃跑,这一点又怎么解释!博古显得很激动。 这次转移,我们是在有些方面考虑得不够周到,比方说部队的编制问题,还有那么多家当等等。周恩来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来看待这次转移,他既没有否定这是逃跑,但也没有推卸责任。 反正也不会有机会再回到苏区重新走一回了,但也不能说我们离开苏区就是逃跑。博古很委屈的样子。 周恩来拾起一块石子,扔到了水里。不知什么时候,那些女同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