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庶妃_第五十一章往事惊心舍盛宠庶妃相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往事惊心舍盛宠庶妃相救 (第2/6页)



    “娘,刚刚你也听到了,明明是她陷害我,你还帮着她。是不是现在你也讨厌我了?”她说着就哭了起来“你们都欺负我,都欺负我。”

    大夫人见她这样又是心疼,连忙将她抱在怀里,既是无奈又是伤心。

    “你啊,都这么大个人了,还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以后嫁人了,可怎么是好啊?”

    秋明兰冷眼看着她们两个一幅母女情深的摸样,心微微疼痛,眼神却一点点冷了下来。

    “娘如果没有其他事,那我就回去了。”

    大夫人想唤住她,秋明兰却已经走了出去。看着屋中拥抱在一起的母女,她嘴角微微勾出讽刺。夜色如水,冷月凄清,却不如她的眼神,冰寒彻骨。寿安院,老太君坐在主位上,看着立于堂中的秋明月。

    “你在宝华寺遇见了谁?”

    这时候秋明月也不再隐瞒,老实说道:“太后。”

    老太君默然了半晌,才道:“你回府也有些日子了,为何不见你提及此事?”

    秋明月抿唇“太后尊贵,孙女一介平民,便是说了出来,也无人相信,倒是平白多添流言。”

    老太君不语,看了她许久,才叹了口气。

    “明月,我知道这些年你们姐弟俩跟着你娘在扬州过得辛苦。”

    秋明月微愣,只为老太君口中那一声娘。

    老太君看出了她的心思,又叹了一声。

    “当年,我与你外婆定下口头约定。后来…哎,终究是我毁诺在前,让你们母子三人这些年受尽了讥嘲冷眼。你若怨我,也是应当。”

    秋明月动了动唇“祖母言重,明月不敢。”

    老太君神色间似有疲惫“当年之事…”她顿了顿,目色遥远,似沉浸在回忆之中。

    那一年春天,百花吐蕊,绿柳新芽,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然而,一片火光燃烧在京城皇都上方。厮杀声不绝于耳,京都不少老弱妇孺皆携子女潜逃出京。

    “那个时候你祖父在皇宫,你父亲和你两位叔叔也被禁在皇城,不能出来。我带着你的姑姑潜逃离京城…可途中感染风寒,一病不起…那时钱财已空,无法就诊,便露宿破庙…”

    暗夜沉重,扬州西北角一个破旧的寺庙里,不时传来女子的低泣声。

    “娘,你快醒醒啊,你别吓我啊。”女子穿着一身桃花云雾烟罗衫,碎花翠纱露水百合裙。布料细腻而精贵,一看就是大富人家才能穿得起的。只是因为多日未洗,显得有些破旧和凌乱。女子不过十一二岁,小脸未退稚嫩,有些苍白,像是营养不良所致。头上也只斜斜插了一支木簪,发丝有些凌乱,看起来狼狈不堪。

    而躺在草席上的妇人,穿着一身碎花翠纱露水百合裙,紧闭着眼,发丝散乱,姣好的容颜因为发烧而有些不正常的红晕。

    女孩儿一直抓着她的臂膀摇晃着,眼泪吧嗒吧嗒的流下,心里满是恐慌和着急。

    “娘,你别丢下玲儿一个人啊,玲儿怕,呜呜呜呜…”

    “小姐。”一个穿着破旧的妇人急急的走了进来,手上还端着一个碗,她脸上带着惊喜之色。

    “奴婢方才去山上采了些草药,快给夫人服下吧。”

    少女有些犹豫“娘喝了能好吗?”

    妇人叹了口气“夫人已经高烧三天了,我们身上的银钱早被那帮子见财起意的小人给偷盗了去。”她说到这儿一脸愤愤不平,秋家好歹百年世家,门风严谨,没想到这一遇到困难,那些个眼皮子浅的下贱胚子个个都露出了狐狸尾巴,竟黑心的将她们带来的所有银钱都给卷走了。前两天又下了一场大雨,夫人发了高烧,已经没钱看病吃药了。如今京都局势严谨,老爷和几位少爷都在朝廷任职。一路随同夫人小姐逃难的丫鬟全都死的死散的散,现在只剩下她和夫人的贴身婢女芙蓉了。

    下午好不容易雨停了,她才和芙蓉一起去山上采了些草药,希望这药能让夫人好一点。

    “小姐,如今我们身无分文,芙蓉懂得一些药理,至少这药无毒,对夫人的身体无害。小姐啊,夫人已经晕迷了几天了,如果再不吃药,可能…”她说到这儿眼圈儿一红,就要掉下泪来。

    秋仲玲也不过十二岁,一个不谙世事的闺中少女,自小没出过家门,也不知人情冷暖。近日连连遭遇灾难,让她已然没了头绪,母亲又病重,她根本就找不到重心。此刻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咬了咬唇,才点了头。

    “好吧,韩嬷嬷,你快给娘喂药吧。”

    “哎。”韩嬷嬷赶紧端着药走过来,和曼柔一起,伺候秋贾氏将药喝下。

    到了傍晚,一辆精致的马车停在破庙前。听得外面有女子的说话声。

    “咦!夫人,小姐,这下雨天的,这庙里居然还有人住?”

    秋仲玲这些天劳累奔波,可谓度日如年,前段时间还好,有母亲在身旁安慰,她晚上才能睡着。自从母亲病倒后,她晚上就极其少眠。这会儿听见外面的说话声,不由得眼眸一亮,觉得那声音仿若天籁,忙坐起来。

    “嬷嬷,快,有人来了。”

    韩嬷嬷和曼柔也听见外面的说话声,听见秋仲玲的呼喊,立刻就起来了。

    “夫人有救了,只盼咱们遇到贵人了。”

    她说罢就急匆匆站起来,还未得走出去,便见一个清丽素雅的妇人牵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走了进来,身边还跟着打着伞的少女。那妇人穿着一袭烟绿月季纹裳,金丝白纹昙花雨丝锦裙,耳垂坠着素银耳坠,头上斜插着银镀金嵌宝玉蟹簪。面容秀丽而温柔,周身彰显着大家风范。她身边的小女孩儿,穿着牡丹薄水烟逶迤拖地长裙,梳着一个少女的发髻,眉眼比那妇人还要精致几分。她看着球仲玲脏兮兮的小脸,不由得心生同情,她松开妇人的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