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第3/3页)
“喂,有件事不知该不该告诉你?” “什么事?”(情绪上已经很提心吊胆。) “那个老处女,坐你前排的那一个,在背地里说你写的企划案一窍不通…” “哦…”(一般人闻此言,都会如遭五雷轰顶。) “我实在替你打抱不平,哼,她写的又好到哪里去?”以打小报告来增加“同仇敌忾”感的“良友”总会十分义愤填膺地接下去“我就跟她说,你是个新人嘛,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此时听话的人,只能勉强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以回应这个热心打小报告者表面上“褒”实质上“贬”的“贴心话” 就让我们把这件事解剖解剖吧!“老处女”虽然批评了这位新人的企划案,并没有在他面前说,只是在打小报告者不怀好意地询问“喂,你认为他写的报告是不是太嫩了”的导火线下,说出自己的真实意见而已。打小报告者快乐地接受这些负面资讯,再迅速地将它传播给当事者。好了,这下子,这个“菜鸟”就对“老处女”恨之入骨,他会感觉,这个社会真是冷酷无情,对初出茅庐的自己真是残忍。 不过,就事论事,他应该讨厌的人,并不是那位无辜的老处女同事,而是打小报告者。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学生阿甲会听到死党阿乙说:“那个阿丙在背后说你很骄傲(或自以为很美,或靠拍老师马屁才当上班长)…”还有,家庭主妇阿美会听到隔壁长舌妇阿花“拳拳忠谨”(就是假装对你装出忠心耿耿的样子)地说:“你家对面的阿菊说,你老公每天看到她就色迷迷的,好像要流口水的样子。”不然就是:“巷口的阿丽说,有一天她看到一个好像你老公的人,跟一个年轻女孩子在忠孝东路散步!喂,你老公还长得那一副娃娃脸,你不担心吗?” 事实上,最嫉妒阿甲的绝非阿丙,而是阿乙。某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说过:“如果一个人会传播别人不经意说出口的话给当事人听,那表示他至少赞成了百分之八十。” 而阿美应该保持距离的,绝非阿丽,而是有“街坊广播站”之称的阿花。阿丽在没有百分之百确定前,只敢捕风捉影、小小长舌一番,还不敢直接来破坏阿美夫妻间的感情。但阿花小姐却很高明地以“因为我关心你的婚姻,所以才来通风报信”的嘴脸做到了。阿美若再天真一些,可能还会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感激阿花,然后一看见倒霉的老公,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点燃火药库。这时,隔墙有耳,阿花可能正把耳朵贴在墙上,验收她“忠言逆耳”的成果呢!你,彻底中计,还将她引为知己! 我们的自信心都没有自己想象的坚强,人们的爱情、婚姻亦然,批评与流言很像是小小的种子,即使它们钻进磐石的细缝中,有朝一日它们还是会茁壮成长,把坚固如磐石的东西弄得粉碎。 察纳忠言,固然是应有的雅量,但不上道的忠言,还是不听为好! 什么叫“不上道的忠言”呢?我将它归类为几种: 一、说了你也改不了的事。比如说你丑、矮、笨。 二、非常抽象的形容词。说你“好像很自大”、“看起来自以为有气质”、“你老公可能外面有女人哦”… 三、明知你是新手还故意打击你。 比如说,某名主持人刚主持节目时,面对镜头相当紧张。有位朋友好心地给她忠告:“你应该把粉底涂厚,不要害怕镜头…”她接受了,主持功力的确日渐改善。但她的朋友又热心地看了几集之后,告诉她:“你有进步了,可是我看一定是你们的制作单位太烂,每集题目都拟得不好…哈哈,有件事告诉你,你一定会生气,当我叫我老公看你主持的节目时,他说:制作单位当然很烂,不然不必找你当主持人…喂,你没生气吧?喂…” 你想,她会不生气吗? 没有人独具禀赋,在当“菜鸟”时就可以让每个人满意。鼓励、建议而不批评,才能使他有自信成长。千万不要在老鹰刚钻出蛋壳的那一刹那,批评它不会飞。 四、没有建设性的批评。如:“他说你一定成不了大器。” 过去,我常常遇到这一类的事,而且还因一时多言被流弹扫中。比如A问我:“你对B的作品看法如何?”我以为B不在,就可以畅所欲言,(自古文人相轻,谁会认为对手写的东西是完美的呢?)结果,A把我的话全部告诉B,当然省略了我表示赞美的部分。后果如何,你一定猜到了,从此B看到我形同陌路,却以为A是站在他那边的。 所以,当我听到下列发语词“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这件事我跟你说你可不要生气…”时,我的脑袋里就会响起警钟,非常想当机立断地砍下去:“那么你就不要说!”逆耳的未必是忠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