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非常顽强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3页)

    第二章

    未必是男人的错

    我有一位加拿大朋友,娶了个中国老婆,刚生了个宝宝。他喜气洋洋地告诉我这个消息后,我向他道了恭喜,然后问他:“是男孩还是女孩?”

    “男孩,”一向顽皮的他说“虽然我一直希望是个女孩子,比较会黏我…”

    “哦。”我微笑着转入其他问题。过了一会儿,他吐吐舌头对我说:“你知道吗,照我观察的结果,你是第一个在听到我生男孩后没有说第二声恭喜的中国女人。”

    “第二声恭喜?”

    “她们听到我刚有了宝宝,先说一声恭喜,接着问是男是女?我说是男孩,她们会很快乐地说第二声恭喜。我看你们中国人,到现在还是重男轻女。”

    他是个学社会学的法裔年轻出版家,素来喜欢做东西方人性的比较研究。这个趣味性的观察颇发人深省,没错,我们在听到别人生了男孩时常会由衷地发出“第二声恭喜”“打从心里为他感到高兴”如果是女孩呢?我们当然也为他们感到高兴,但语气可就有点牵强:“啊,生女孩也很不错,女孩比较贴心。”(这还是懂得安慰的人。)或者:“没关系,你们还可以继续奋斗。先生女再生男,就是一百分。”(为什么一百分?因为女孩会照顾弟弟…)

    现在的女人积极争“同工同酬”、“男女平等”可是打从骨子里的重男轻女,似乎还“入木三分”我们周遭仍不自觉地充斥着重男轻女的气氛。吃完喜筵,不少女人在拿送客糖时会说:“吃甜甜,生后生。”丈夫有外遇的女人还会自怨自艾:“因为我没生儿子…”第一胎就生儿子的总会开心地笑道:“我的责任了啦!”我也会在办公室听到与我同年龄的女子说:“男人嘛,家里有个儿子比较不会到外头乱来。”女职员憎恨女上司,女上司歧视女属下。做母亲的振振有辞地说:“当女人吃亏。”故不愿生女。年轻女孩还会问:“我和他在婚前有性行为,他如果不娶我,我不是很吃亏吗?”两人同意做一样的事,你却觉得你吃亏,基本上也还属于重男轻女。

    你真的不重男轻女吗?如果不,请避免酿造这样的氛围。我总想起一位美国女作家说的话:“请不要责怪男人践踏我们,最重要的是,不要自己躺在男人脚下。”

    请留心你的第二声恭喜吧!

    如果女人的脑子里还如此地重男轻女,那么,她就没有权利要求男人重视自己。

    有个远亲,有如下的经历:她嫁给一个“单传”的丈夫——婆婆生了七个女儿后,才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娶了她之后,两个人生了三个女儿,一家六口在“无后为大”阴影下苦脸相对。后来婆婆祈神求佛,神明说要先生每天早起来往东西南北各拜三拜,先生照做,如是拜了数千拜,终于生出了一个儿子来(是巧合还是天注定,无从得知)。在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刹那,据说婆媳母子三人抱头痛哭。

    我知道这样的例子在现代社会仍不胜枚举。

    一位妇产科医生对我说,目前一些小诊所还用zigong腔冲洗术帮孕妇判定男女。判定是男孩就生下来,是女孩就拿掉。但因此种冲洗术会造成胎儿畸形,有不少期待“一举得男”的家庭,就得到了一个残障的男孩。

    这种方式比有些地方的杀女婴陋俗好不了多少。可怜的男孩子,竟然得终身承受父母“重男轻女”的后遗症。

    女主管憎恨年轻的女下属也是一个由此引申而来的问题。我读过一篇由一位女作家(或医师?)申力雯写的文章,描述四十岁的女人:“我在各种笔会、研讨会、茶话会、舞会中,接触了许多四十岁的女性,她们顽强地想成为一个中心。可以看到听到她们独霸言场喋喋不休的高声尖语,扬起一波又一波带着颤动的笑声…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对年轻女性固执地排斥与绝不宽容的挑剔,展现一幅又一幅人与自然抗争、无奈与悲哀的全景图。”

    她说出了某些女性进入中年的悲哀。是的,我也看过一些这样的女子,她们很成功,但不容许别的女人和她们一样成功,尤其是比她年轻貌美的女人。

    很早以前就有人说:践踏女人的其实是女人。在现代社会中,你还是可以验证这句话。

    这才是女人真正的悲剧。

    女人什么时候会懂——看得起女人,等于看得起自己。

    你过得不好,做牛做马没有回报,未必是男人的错,有时根本是你看不起自己。

    逆耳的未必是忠言

    有些人的爱情是残灭战。

    非把你整个吞进肚子里才甘心,

    但他们又容易哦…“你不要一听到那个三姑六婆怎么说,就来对我严刑逼供好不好!”从结婚的第一天起,月梅耳边的“流言”就不断,正渊忍无可忍,终于发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