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4:丽贵妃之死 (第3/5页)
时竟然有了三个说法:长乐郡主的、丽贵妃本人的、加上现在这个小太监的。究竟哪一个版本才是正确的呢? 诸官们虽然对这三个版本的说法谁真谁假抱有观望态度,但从心底上都明白一个认知,那就是连丽贵妃娘娘自己容华宫的小太监都说是她自己魔障了,这丽贵妃大势已去矣! 而丽贵妃,只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她冲着小太监斥道:“长乐郡主给了你多少银子,你要这样污蔑本宫?”说完她掉头看向明帝:“皇上,这奴才定然是收了长乐郡主的银子,这才来污蔑本宫的,请皇上明查啊。” 明帝皱了皱眉,那小太监扑的一声跪下,将头嗑得掷地有声,道:“皇上,奴才没有,在长乐郡主离开之后,丽贵妃娘娘没过多久便自清醒过来,她眼见得自己容颜被毁,便逼迫奴才们一起替她作证说是长乐郡主进了容华宫便无原无故伤了她,奴才们为了保命,当时逼不得已答应下来,可巧儿和绿儿她们两个却是不肯,说是不能欺瞒皇上,结果丽贵妃娘娘便命她——”小太监一手指向奶娘继续道:“丽贵妃娘娘便命马嬷嬷当场将巧儿和绿儿给打死了,还逼奴才们说是长乐郡主打死的,奴才所说一切字字属实,皇上若是不信,大可以问所有的人。” 此话一出,满堂的官员们倒有九成信了他的话。 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话有根有据,听上去合情合理。再者,他都说了,皇上若是不信,大可以问其他(她)的人,他若是说谎话,在场这么多的小宫女小太监,早就应该跳出来指证他了,可他说了这么久,容华宫的小宫女小太监们,却没有一个站出来说他说谎,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他说的的确是实话,所以没有人跳出来指证他。 丽贵妃没有想到这小太监红口白牙颠倒一切是非,只气得几欲吐血,她哭道:“皇上,这奴才定是收了长乐郡主的银子,这才百般替长乐郡主开脱并污蔑臣妾,请皇上替臣妾做主啊!”明帝环视着众位跪在地上的小宫女小太监,沉声道:“他所说的,可是属实?” 小宫女小太监们犹豫了一下,齐齐道:“回皇上,小安子所说,句句属实,奴才们之前确实是被丽贵妃娘娘威胁过,是以才不敢将真话说出来,请皇上明查。” 丽贵妃显然没有料到她容华宫的所有宫女太监会一起这样对付她,当下一张脸原就已经丑陋不堪的脸愈发的狰狞起来,她不死主的冲着皇帝道:“皇上,他(她)们一定都收了长乐郡主的银子,才一起这样污蔑臣妾,请皇上明查啊!”“荒唐!若只有一人说你,朕还可以说是他受人指使,可你自己整个容华宫的奴才们都指证你,你还不认罪,还妄想替自己开罪,当朕的眼睛是瞎的么!”明帝一拍桌子,顿时满堂鸦雀无声。 楚轻歌此时方才悠悠开声:“丽贵妃娘娘,本郡主怜你是魔障大发本不想和你计较,回到乾清殿之后,本郡主就已经替你找好了借口说是本郡主伤了你,可你却因为自己魔障大发一事被皇帝叔叔知晓惹得皇帝叔叔嫌弃,竟然因此而不惜一切要置本郡主于死地,还不惜手染血腥杀了巧儿和绿儿这两个不肯助纣为虐的宫女,你当真是罪孽深重,早知如此,本郡主就不应该对你心存怜悯之心,这样,巧儿和绿儿那两个无辜的宫女就不会枉死了!” 诸官们听了长乐郡主的一番话,恍然大悟。 原来长乐郡主是因心存怜悯这才在回到乾清殿后主动揽下了丽贵妃脸上伤的责任,可是这丽贵妃不思悔改,还妄想将所有罪责推到长乐郡主身上,当真是可恶之极! 知道真相的侍卫们嘴角再一次抽抽,哦,小郡主,我们对您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沈阁老只觉得像是置身于冰库之中,完了,完了,沈家完了! 都怪这个孽女啊! 丽贵妃气得双眼翻白,刚想张嘴,明帝已然一拍桌子,道:“丽贵妃胆敢污蔑长乐郡主,犯下欺君罔上之罪,还动用私刑滥杀无辜,两罪并罚,削去贵妃封号赐鸠酒一杯,沈峰教女无方,罢去官职永不录用,着令青衣立即前往沈府抄家,沈府全府上下男的发配边关为奴,女眷充入军营为妓。” 明帝的话一落音,沈阁老两眼一翻,晕了。 丽贵妃双眸血红,知晓事到如今,她是一步一步跳进了长乐郡主替她挖好的大坑,她根本没有翻盘的余地。她原本以为,长乐郡主毁了她的容颜,将巧儿和绿儿那俩个丫头留下来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已然被毁了容,不足为惧了,所以她才将巧儿和绿儿这两个丫头给杀了灭口,这样她陷害皇后娘娘就死无对证了,她就可以将一切推到长乐郡主和皇后娘娘身上。没有想到的是,将巧儿和绿儿这两个丫头留下,居然是长乐郡主故意为之,她要的就是自己杀了这两个丫头,然后她算准了自己会上乾清殿找皇上申冤,她便好整以暇的在这里坐等自己跳进她一步一步挖好的大坑! 可恨! 这该死的小丫头,为什么自己怎么都斗不过她! 不过还好,自己虽然没能成功,可是月姨娘那个死女人还有她生的贱种,也要给自己陪葬! 想到这里,她不由仰天发出疯狂的笑声,在这疯狂的笑声之中,高公公端来了鸠酒命人给她灌下,片刻功夫,她就口吐白沫倒在了地上,过完了她罪孽深重的一生。 下面那些少女们,看着一个原本光鲜无比的贵妃娘娘,在前一个时辰,这个丽贵妃娘娘还是她们心中为之羡慕的对象,却没有想到不到一个时辰,她就死得如此的凄惨! 顿时,在她们心中,对皇宫有了深深的恐惧,养在深闺的她们,哪曾见过如此惨烈的景象,原本心中还有入宫念头的少女,因为丽贵妃的死,一一打消,太可怕了!她们可不想在大好年华时就这样死在深宫之中。 由头至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