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1-305章 (第3/7页)
人,武安福拥兵二十几万,如今就有五万人在咱们大营外六十里驻扎,你拿什么跟他拼?” 西门君仪怒道:“难道就这么被他吞了不成?” 辅公佑一拍桌子道:“都别吵了。” 辅公佑是杜伏威最早的同伴,在军中威信很高,他一发怒,众人都不作声了。 “主公,我想请问,如今江淮军势力弱小,夹在南北之间,为求自保,每日焦头烂额,所为如何?”辅公佑道。 杜伏威愣了半晌,他如何不想知道自己为了什么。为了生存?为了夺取天下?若说求存,以江淮之地战略的重要性和强兵三万,良将数十人,杜伏威足可以换来王爵之位,若说打天下,则有些自不量力了。杜伏威沉吟片刻道:“夺取天下,实乃妄想,今所求,不过是一生平安富贵而己。” “既然如此,主公只有一个选择。”辅公佑道。 “如何?” “投降。”辅公佑道“江淮军实力弱小,北有王世充窦建德,西北有李家,南有武安福,个个都是强龙。江淮之地,众人都在垂涎,若不是怕成为众矢之的,咱们早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既然惶惶不可终日,为何不以江淮之地和几万精兵为礼物,投靠一个强龙,日后开国立业,自然可以平安富贵一生。” 众将听了,面上不说,心里却都以为然。西门君仪也不作声,心中倒是觉得辅公佑说的有些许道理。江淮军的实力别人不清楚,这些将领最是明白,别说武安福这种人惹不起,就连北方洛阳的王世充一跺脚,江淮军也要抖上三抖。这样的日子,不过也罢。 “公佑,以你看,咱们该投靠谁?”杜伏威被辅公佑说的动心,忙问道。 “当今天下最强者有四,李渊,武安福,王世充,窦建德。都是拥兵十万以上的一方霸主。不过依我之见,将来夺取天下只能是李渊或者武安福中的一人。他们一个占据关中富庶之地,一个盘踞江南鱼米之乡,就算兴师动众,也不损筋骨。至于王世充窦建德,不过是陪衬而已。所以主公若想投靠一个坚若磐石的靠山,非得是李渊货武安福之一不可。”辅公佑道。 “那以你看,到底李渊好些,还是武安福好些。”杜伏威又问。 “李渊此人心狠手辣,从他斩杀薛仁杲和李轨就能看出此人睚眦必报,心胸狭窄。更减月前杀了太原起兵的功臣刘文静,试想此人连功臣都说杀就杀,主公去了,就算封王,只怕也难以有善终啊。”辅公佑道。 “这么说我是该投靠武安福了?”杜伏威道。 “武安福这人并无什么才华,所仰仗的是部下中能人辈出,人才济济。不过,这到可以看出武安福善于用人,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主公若是投过去,想必还能有大展宏图的机会。”辅公佑道。 “好,听君一席话,豁然开朗啊。既然如此,快去请武安福的使者过来。”杜伏威喜道。 辅公佑见杜伏威从了自己的意见,嘴角不禁抹上一缕的微笑。武安福日前派人来给他送了百斤的黄金,又许诺了江淮总管的高官,他自然要为武安福说好话。 不过,就算武安福没有重金酬谢,高官许诺,辅公佑也清楚该做什么选择。理由也十分的简单,若是投靠了李家,便立刻成为近在咫尺的武安福的敌人,只怕会很快遭到攻打。李世民的大军还在山西,想到江淮来要经过洛阳。只怕打下洛阳来到江淮救援的时候,自己的 尸骨己寒了。而投靠了武安福则没有这种后顾之忧,这种简单的选择,辅公佑自然会做。 轻而易举的收回了当初让给杜伏威的江淮土地。杜伏威,辅公佑,左游仙,苗海潮,王雄诞,阚陵,西门君仪,杜德俊,陈正通,徐绍宗,冯惠亮,陈当,朱子奢等将领一起归降,少帅军不但立刻打开了进军中原的道路,也得到了良将雄兵,声威大振。消息传到洛阳,顿时引起了洛阳军民的恐慌。 “武安福吞并了江淮军,一定是要北伐。”洛阳城的大殿上,伍云召道“末将愿为先锋,在南边驻扎,一旦武安福大军来到,定和他们拼个死活。” 王世充知道伍云召和武安福有私仇,忙道:“伍将军不要莽撞,武安福还没出兵,若是真有仗要打,这先锋一定是你做。” 伍云召这才稍稍消了气,王世充的儿子王玄恕道:“父皇,武安福接收了江淮,其用意实在明显,我军应该早做准备才是。” 王世充点点头道:“武安福军力强大,虽然洛阳城池坚固,也要小心才是。不过诸位可以放心,夏王窦建德和咱们互为同盟,一旦武安福来犯,夏王必定帮忙。” 众将知道窦建德拥兵十几万,实力强悍,仔细一算,两家合力,不见得会输给武安福,便也都心安起来。 洛阳稍稍安定了几天,武安福的使者便来到了洛阳,呈上了武安福的书信。 王世充忐忑的打开书信一看,顿时笑容满面,喜道:“天助我也!” 第303章逃亡 红拂和叶竹君在长安城里布满了密探,而六道的秘密据点迎春楼里,唐的达官贵人在妓女们的花言巧语之下,也泄漏了无数的军机大事。 不过,这并不代表唐没有情报系统。 王世充答应借道给武安福,让其北伐军从河南通过,进攻山西唐军的消息在三日后就摆上了千里外的李渊案头。 “啪”一掌拍在檀木桌上,不顾掌心的疼痛,李渊怒道:“没想到武安福这小子竟然能成气候,早知今日,当初该一刀把他杀了。” 李建成脸色十分的不善,巴蜀之败,李孝恭丢弃了富庶的粮食供应地,不但使得李家绕到武安福后方的计划失败,还送给武安福一个天下粮仓和兵源补给地。若论富裕,只怕天下群雄无一能比得上武安福的。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又得知李元霸战死的消息,武安福不北伐,才会令李建成感到奇怪。 对于武安福的举动,李建成早有预感,不过二弟李世民在山西的屯兵比起武安福来,更令他心里不安。 “父皇,武安福坐大江南,我两国迟早必有一战。如今他倾国来攻,我国占据地利,免于后勤供给之忧,其实是好事。”李建成道。 李渊略微从怒火中缓过劲来,听了李建成的话,深以为意:“你说的不错。” “他从江南千里来攻,一旦失败,只怕会如同李密那样,一战崩溃,到时候我国威势大增,放眼天下,再无人能挡。”李建成道。 李渊喜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