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贼_第256-26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6-260章 (第4/7页)

世民,刘文静,裴寂,刘弘基等人便见到了刘世龙。

    “世龙贤弟,怎么如此慌张,何事?”李渊明知道刘世龙入夜悄然来访,必定有事,虽然心里慌乱,还是故作镇定的道。

    “唐公,大难临头,还如此镇定吗?”刘世龙道。他本和裴寂交好,通过裴寂认识李渊。李渊平日待人以礼,刘世龙尽管只是个乡长,李渊却从来不问出身地位的高低,使得刘世龙深为感动,对他十分敬佩。这次王威和高君雅要密谋除去李渊,刘世龙左思右想,决心告密。

    “究竟是怎么回事?”李渊忙问。

    刘世龙便把王威和高君雅来找他,叫他如何安捧死士谋刺李渊的事情全盘托出。李渊听了,脸色剧变,怒道:“这两个狗男女,居然想要谋害我。”

    刘世龙道:“唐公,他们既然己有此心,你可千万要小心应付。”

    李渊道:“世龙啊,多谢你。你且回去,和他们虚与委蛇,我这里自由计较。”

    李世民和裴寂将刘世龙送走,回到密室,李渊道:“各位,如今王威和高君雅己经发现,咱们该如何应对呢?”

    “父亲,他们两人不过土鸡瓦狗,何足挂齿。唯有除去他们之后如何起兵,才是我们该多多思虑的事情。”李世民道。

    李渊点点头,和几人铺开地图,秘密商议起来。

    翌日,太原城表面上风平狼静,一切如常,晋阳乡长刘世龙一面忙着安捧王威和高君雅派来的第一拨死士,一面派心腹人给李渊送去密信禀报。当日夜里,李渊训练新兵的兴国寺中,长孙顺德和赵文恪两人悄然到来,点了五百名精干忠诚的新兵,悄然和李世民所带的亲兵来到留守府附近埋伏起来。

    这日一早,王威和高君雅悄悄又往晋阳乡送去一批死士,一切布置停当,两人照常例一起来到留守府和李渊议事。李渊早在府里等候,一见二人来了,热情的上前迎接道:“两位大人今日来到好早啊。”

    “拜见唐公。”二人上前行礼,闲聊两句,一起来到堂上,李渊坐在上首,王威和高君雅一坐一右坐定。

    “今日有什么政事啊?”李渊问身旁的随从道。

    “有太原令刘文静大人和开扬府司马刘政会两位大人在外等候,有要事禀告。”随从道。

    “叫他们进来吧。”李渊道。

    不多时,刘文静和刘政会一起进来,一见三人,拜见道:“太原令刘文静,开扬司马刘政会拜见三位大人。”

    “不必多礼了。文静,政会,你们有什么事禀报啊?”李渊问道。

    “我二人有密报一份,禀告给唐公。”刘政会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密状道。

    “哦?是什么事情啊?我这两日眼睛干涩,很不舒服,王大人,你取来看看吧。”李渊揉揉眼睛道。

    王威正要去拿,就听刘政会道:“我等所奏的密状跟两位副留守大人有关,还请唐公亲自查看。”

    李渊一听,大为惊讶,王威额高君雅脸上变色,不知刘文静和刘政会要搞什么鬼。

    刘政会上前几步,将手中的密状放在李渊的桌上,垂首退下。李渊拿起密状来,先在王威和高君雅脸上打量一番道:“二位大人不必担忧,我先看看。”说着打开密状看了起来。他越看脸上的神色越是古怪,终于把密状一掷,对王威和高君雅道:“恭喜二位大富贵啊!”王威和高君雅心里忐忑,此刻一听李渊的话,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起问道:叶卜么大富贵?”

    “二位不是和突厥可汗达成了协议,要把太原城献给突厥吗?如此大功,自然会有大富贵了。”李渊冷冷的道。

    王威和高君雅一听,知道中了圈套。王威跳起来一脚踢翻桌子道:“李渊,明明是你欲造反,陷害我等。”

    一旁刘文静喝道:“王威,高君雅,你们意图造反,证据确凿,来人啊,把他们拿下!”

    数十卫士从李渊身后的屏风里冲出来,一拥而上,王威和高君雅手无寸铁,当场被擒拿。赵文恪带人将他们锁进牢中,李世民,刘文静,刘政会,裴寂在太原城中到处安抚军民,不到一日,整个太原城己经完全被李家所控制。

    第二天一大早,太原城里锣鼓喧天,李家的子弟兵,太原府原有的隋兵加上招募的新兵一共五万人马齐集在太原城的演兵场,李渊身穿铠甲,威风凛凛的站在点将台上,他的身后是李世民,刘文静,裴寂三个得力助手。台下猛将谋士如云,计有长孙顺德,刘政会,刘弘基,张亮,殷开山,段志玄,庞玉,赵文恪,薛万均,薛万彻,窦轨,窦琮,唐俭,独孤怀恩,刘世龙,温大雅、温彦博、温大有,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许世绪,薛大鼎,雷永吉等。可谓兵精将足,气势浩荡。李渊在台上站定,开口道:“诸位,今日李渊在此,引西汉霍光先例,顺天应人,兴义兵,讨昏君,除暴政,立明主。他日大事得成,诸君都是有功

    之臣。”

    下面群情激昂,个个兴奋非常。李渊当下开大将军府,自封为大将军,刘文静为司马,裴寂为长史,分管文武诸事。所有士兵分为三军,上军由李渊亲自率领,中军由刘文静统领,下军由李世民统领,至此正式起兵反隋。

    太原大将军府里,众将云集,一起商讨进兵事宜。李渊道:“如今我军虽然军容鼎盛,太原和周边郡县都在掌握之中,可是北面突厥对我虎视眈眈己久,又有刘武周军在汾阳宫一带活动,随时可能联络突厥进犯。只有南面西河之地,乃是西入关中的要道,有大将高德懦镇守,此人文采武略十分厉害,手下精兵数万,绝非易于之辈。我军何去何从,还要请各位将军出谋划策。”

    长孙顺德出来道:“禀大将军,依某来看,西入关中才是王霸之业的根本。关中乃数代帝都所在,国祚富庶之地,若能扫荡关中,西定大兴,北可遏制突厥,西可交结西域诸国,南可通达巴蜀,东可挺进中原。到时退可分疆裂土进可一统天下,有百利而无一弊。”

    长孙顺德说的这一番话,正是李渊和李世民等人商量之后所制定的战略,如今长孙顺德和他们心意相通,一经提出,刘弘基一旁趁势道:“长孙将军说的是,西入关中,占据大兴才是王道。”

    李世民也挺身而出道:“大将军,大兴是隋朝气脉所在,帝业根本,一旦攻克,当可寒冬隋朝气运,成就不世功业。”

    其实李渊早在心里打定了主意,唯独怕的是军中不少士兵将领都是山西本地人,若叫他们背井离乡,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