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245章 (第4/7页)
盼望着李世民能想出好主意来救自己,忐忑的等待着。 浑浑噩噩也不知道等了多久,李渊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叫道:“父亲,孩儿来了。”猛地一睁开眼睛,果然见李世民一脸凄惶的跪在自己面前,至于裴寂和侍卫己经不见了。 “玄真呢?”李渊以为裴寂去报官了,慌忙问道。 “裴总管说叫咱们父子聊几句,以为告别…”李世民说着落下泪来。 李渊听了,心里悲痛,老泪纵横道:“为父一生英雄,哪知道临到老了做出这种丢脸的事情,若是传了出去,给李家丢脸。世民啊,若是事情没有转机,你就去求玄真,让他许我自尽好了。” 李世民听了也痛哭道:“父亲不要这么说,孩儿这就去求裴总管放你一条生路。”他说着站起身来奔出殿去,李渊瞧他远去,止住了哭泣,自言自语道:“你们两个倒演的好一出戏,不过也算成全了我的忠义,哼哼。”话中带着洞悉一切的冷静。 过不多时,李世民和裴寂一起进来,一见李渊,裴寂就道:“唐公啊,你就算叫世民哀求我,可是国法难容,一旦事泄,咱们就要一起人头落地啊。” 李渊怆然道:“玄真,我做了如此下流之事,触犯国法,如今不求免罪,但求速死,以保全李家的名誉。” 裴寂默然不语,望向李世民,李世民愤然道:“父亲,既然横竖都是个死,不如反了算了。” 李渊一惊,怒斥道:“你胡说什么。” 裴寂一旁不作声,看着父子二人对话。李世民激昂的道:“如今杨广昏庸无道,百姓困顿不堪,且不说天下离乱,但说太原附近也是响马遍地,战乱不己。上有昏君严刑,下有群寇滋扰,就算父亲今日不犯重罪,只怕随时也有覆亡之灾。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顺应民心,兴义兵,或可转祸为福。” 李渊怒道:“这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你怎敢胡言乱语,快和裴总管赔罪。” 李世民道:“孩儿观天时人事,大隋己无可为,才有此言。若是父亲不听,孩儿愿意和父亲一起就死。” 李渊哭道:“我怎么忍心叫你和我一起送死,等我死后,你可千万小心,记得祸从口出的道理才是。” 一旁裴寂听了,猛地道:“唐公,你当真愿意去江都送死?” 李渊道:“人岂有不怕死的,事己至此,我能如何?” 裴寂一跺脚道:“罢了,我和你朋友一场,实在不忍心看你受此大难。”他说着,拔出腰间佩剑,将李渊身上的绳索斩断。李渊连忙爬起来道:“玄真,你这是?” 裴寂朗声道:“唐公,实话告诉你吧。二公子近年来秘密积攒兵马,早就想高举义旗,反抗暴君。如今天下大乱,太原之外,全是响马盗贼,唐公若是想要赴死,亦有轻重之分,为两个女子去江都送死,是轻如鸿毛之死。若举义兵,成则王侯,败了不过也是同样一死而己。现在情势紧急,唐公你要早做决断啊。” 李渊听了,低头不语,李世民又道:“父亲,就算没有今日之事,如今太原城外,盗贼繁多,剿之不尽。我等受命征讨,终日无所获,以杨广脾性,等闲之事便可获罪。我李家早年就是杨广的眼中钉,如今要依靠我们抵御突厥剿灭响马才有重用,可终不是办法。何况我早听民间传闻,说李氏当应图谶,所以李浑当日才会被抄家灭族。此岂非天时予我李家?还请父亲决断啊。” 李渊沉思半晌,脸上阴晴不定,终于一点头道:“罢了罢了,随你去吧。今日起,破家亡躯由你,化家为国也由你。” 李世民大喜道:“父亲,你尽管放心,孩儿一定谨慎从事。” 李渊叹息一声,对裴寂道:“玄真,你定是和世民一起算计我。” 裴寂笑道:“唐公,二公子天资绝伦,胸怀锦绣,大公子,三公子,柴绍也都是万中无一的人杰。太原兵多将广,人才鼎盛,风水又佳。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他日一统江山,裴寂还要为今日之事邀个头功呢。” 李渊无奈的道:“听天由命吧。” 李渊虽为太原留守,掌握军政大权,手下握有重兵,但密谋造反,非有私兵不可。李世民有万人的亲兵,毕竟不足控制广大的太原和西北地区。父子二人既然已经定计,当下连通裴寂密谋筹兵。李家父子定下的反隋大计刚一启动,刘武周似乎为了配合一般,在马邑闹的不可开交,杀死了太守王仁恭,声势浩大的勾结突厥,攻下了汾阳宫,一时风头强劲,对太原虎视眈眈。 太原留守李渊的议事厅里,李渊,高君雅,王威,刘文静,李世民等太原城头脑云集,商量如何应对刘武周。李渊请众人献计,李世民起身道:“大人身为留守,如今盗贼窃据离宫,若不早定大计,前往征讨,大祸顷刻之间便至。” 李渊点头道:“说的是,不过朝廷用兵,需得报请兵部节制,如今响马就在数百里外的马邑聚集,而江都在三千里外,来往之间道路险要,响马密布,若去江都请兵,只怕来不及啊。” 高君雅和王威听了,连声道:“大人说的是,贼众气焰嚣张,占据离宫,若是往江都请兵,只怕皇上怪罪。” 李渊见二人上当,便道:“二位大人既然也认为往江都请兵绝非上策,我看咱们应当就地征兵,召太原,西河,雁门,马邑等地召二十以上,五十以下壮年男子入伍。如何?” 高君雅王威一起道:“但凭唐公作主。” 蒙骗住高君雅和王威,李世民会同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在太原开始募兵,远近民众被突厥和响马苦之久矣,听闻太原募兵,纷纷来投,十几日间竟然就募得万人之多。 李渊一面叫李世民募兵,一边将兵马铠杖,战守事机,召募劝赏,军民征发的权柄全都拢进自己手中,暗中架空高君雅和王威的权力。更派秘使前往大兴,通知李建成,李元吉,柴绍,李颜樱等人赶回太原一起举事。 太原兴兵,箭在弦上,李家兴衰成败,在此一举,而此时的河南金堤关,也成就了一位李姓英雄的功业。 离开瓦岗山,李密以翟让为先锋,王伯当为后军,昼夜兼程,不过四日,就来到了扼守河南和山东交界之处的金堤关。当年在这里瓦岗群雄斩杀花公吉花公义兄弟,破出山东,投奔瓦岗,如今瓦岗军卷土再来,己不是昔日的百数十骑,而是两万精兵。而金堤关的守将也换了隋将房则,他见瓦岗军势大,不敢应敌,紧闭城门,任凭瓦岗军如何叫骂,就是不肯出战。 李密带兵围城,一连数日,并无进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