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蔡琰倾心 (第1/2页)
第二十四章 蔡琰倾心 曾炩不好意思的说道:“琰meimei过誉了,这不过是小兄随口胡诌的,当不得琰meimei的赞誉。” 蔡琰道:“曾大哥太谦虚了,你这随口胡诌都如此有才华,那不知要是你认真的构思,不知那会是怎么样的一幅情景!” 曾炩暗自苦笑,千万不要来这个啊! 在曾炩所处的时代,大家学的,主要的已经不是这些吟诗作对了。虽然曾炩自认为文采不错,但是他不是科班出身,前两世从事的都是科学研究,要是让他说一些化学物理方面的,倒是问题不大,但是要让他吟诗作对,倒是真的赶鸭子上架,难为他了。 蔡琰道:“曾大哥是不是作一诗,让小妹也见识一下曾大哥的文采?” 旁边蔡邕也说道:“是啊,贤侄,世叔可是对你的文采,很是期待啊!”曾炩看看情形,好像是躲不过去了。 曾前两世,虽然不是文科科班出身,但是对文学也是很感兴趣,而且语文成绩还挺不错。虽然那时候的作文要求的不是吟诗作赋,但是也考究引经据典。所以,曾炩的脑海中倒是记住了不少的诗词古文,从中间挑出一两来,糊弄一下蔡家父女还是可以的。 曾炩一狠心,反正刚才不小心,已经冒出两句人家的诗句了,那就不如冒领到底了。 曾炩看了看外面正飘着大雪的天空,说了一句:“敬爱的主席同志,俺老曾对不住你了!不过,这也是好事,您的诗作可是要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绽放光彩了。” 曾炩说道:“既然世叔和琰meimei执意要曾炩作一,那么我也只得献丑了。不好之处,还请你们多多指正!” 蔡邕道:“贤侄客气了,贤侄请!” 曾炩走了几步,开口吟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郁闷啊,居然连这句诗都要屏蔽,简直让人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无语,永远的无语啊!),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商汤周武,略输文采;秦皇高祖,稍逊风sao。一代天骄,冒顿单于,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蔡邕父女却是听得痴了,好久没有醒悟过来。 蔡邕道:“贤侄,好诗!真是好诗!这诗做的汪洋恣肆,雄浑非常,而从中可见贤侄的气魄胸怀,难得的好诗啊!”曾炩说道:“世叔谬赞了,曾炩惭愧!” 蔡琰笑呵呵的说道:“曾大哥,要是你都觉得惭愧了,那琰儿我岂不是不用活了?” 曾炩苦笑不语。 蔡邕说道:“贤侄,刚才你做的诗,是不是可以把它编成曲来唱啊?” 曾炩一愣,这牛人就是牛人啊!一眼就看出来了。 曾炩说道:“不瞒世叔,这的确可以改编成曲子来唱。” 蔡邕道:“既然贤侄已经让我们见识了你的文采,是不是也让世叔见识一下你的其他才华呢?” 曾炩心道:“幸好前世的时候学过一些琴,再加上这次重生以后也学过,不然今天真的得出丑了。毕竟,现在大家都是觉得琴棋书画基本上是一个才子所必须会的,既然诗词不错,那没有道理琴弹得不行。 曾炩笑道:“世叔想听听,小侄自是愿意一试。不好之处,还请世叔指点。曾炩知道,世叔是这方面的大师,呵呵。” 蔡邕道:“好说,好说!” 蔡邕亲自取出了一把琴,曾炩看见此琴琴尾有明显的焦痕,知道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了。 要不是曾炩对历史有所了解,恐怕还不会知道这琴的可贵。因为从表面看去,这把“焦尾琴”实在是太平凡,太直白无华了,就像它的名字一样。 曾炩激动地接过琴,像是抚摸情人一般,轻抚着焦尾琴。 蔡邕很是不解,说道:“贤侄,这只是我前些年在吴地之时偶然得到的一段将要烧毁的梧桐木制成,除了琴音尚可外,别无称道之处。贤侄若是喜欢,世叔就把它送给贤侄吧!” 曾炩说道:“世叔,小侄虽是喜欢此琴,但是也知道它是世叔喜爱之物,小侄不敢夺长辈所爱。” 蔡邕道:“这琴虽对我有一些纪念意义,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