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8页)
第六章 何玲来找许生祥,要求将孙权、魏国从实验班调整出去,这俩学生是何玲老师所带班级期末考试成绩最差的。孙权原来还算不错,后来因为与何老师关系紧张,他对数学课采取抵制态度,破罐子破摔,成绩要不下降那才是怪事呢。 “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把相对差的学生从一个班调到另一个班,没有这样的先例。”许生祥说。 “反正这俩学生我不要了。别的班级差学生也有流失,怎么到我这儿就不行?校长,你对实验班不特殊关照也就罢了,为啥故意要把我逼到墙角?” “何老师,我给你教最好的学生,带最好的班,这算不算一种关照?好教师能带出好班,同样的,好班级也能成就好老师。至于学生的问题要从长计议。别的班级的确有流失现象,但走的都是最差的学生,原因各种各样,一般是学生自愿转走,或者休学,然后留一级,跟着下一届再上。你带的可是实验班啊,学生即使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再说,学生是否流失,也不是校长说了算。我把话说清楚了,在本校本年级转班不行,至于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你再想想。等有了可行的思路和办法,也许我能支持你。”许生祥说。 许生祥的一番话值得仔细玩味。 到了初三,为了中考取得好成绩,很多老师都有诀窍,其中一个心照不宣的做法,就是想方设法让班里的“差生”走路,或者转学,或者采用休学、请长假的方式留级,或者干脆辍学流失到社会上去。这样,分母小了,升学率、合格率、平均成绩就上来了。这种赶撵“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做法是一条捷径,比辛辛苦苦把后进生的成绩抓上来容易得多。何玲悟出许校长话里话外的意思是默许将差学生撵走,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想方设法让孙权、魏国走人。 赶撵后进生,何玲并非没有干过,具体cao作上也有一定的经验。 如果能用劝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动离开,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万一不行就得采取高压政策,强化批评,必要时讽刺挖苦甚至辱骂,让“差生”在全班同学面前颜面尽失。有时候施用语言暴力还需要殃及家长,不给家长好脸,训斥他们没有管教好子女,让家长因为自家不争气的孩子而产生严重的屈辱感。这样做的后果是有的学生及其家长实在受不了,会被迫选择转学、留级甚至辍学,老师赶撵后进生的目的于是就达到了。还有一招是强制留级,但教育局有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原则上不留级,即使要留级,也有严格的名额限制,所以,采用这种手段的机会并不多,何况何玲带的实验班,学生程度整齐,本不该出现留级生。但何老师想了,假如能动员两、三个“自愿”留级,向学校争取政策上的支持也许能办得到,这样升学率、合格率一下子能提高好几个百分点! 何玲把孙权、魏国分别找来谈话,动员他们留级,失败了。找家长做工作,也都不买她的账。 放寒假之前,柯宁找许生祥请示工作:“好几个初三班主任都来找,说班级学生有流失,也有提出来留级的。学年中途,按规定不能留级,再说,教育局规定留级有比例,咱们学校早超了。流失掉的学生教育局来查学籍也会发现,要扣学校的分,影响下年度的评比。这该怎么办?” 许生祥很神秘地笑笑:“想办法呗。一个假期,我就不信把教育局那几个鸟人摆不平?到时候让他们屁颠屁颠替咱们说好话。” 放寒假之后第一个周末,许生祥以学校的名义邀请教育局主管学籍的部门正副科长搞餐饮娱乐活动,安排在距离市区大约20公里一个农家乐性质的度假村。两位副校长和校办室主任、德育处主任作陪。 预定的包厢挺大,坐七、八个人有点儿浪费空间。餐桌椅是仿红木的,其豪华不比城里的大酒店差多少。桌面上有转盘,中间还放置了一尊玻璃鱼缸,鱼缸里碧草青青,有金鱼游动。另外还设置了供客人休息的沙发、茶几,娱乐用的棋牌桌等等。房间没有生炉子,也没用空调,但感觉暖烘烘的,是度假村自成体系的土暖气发挥作用,但看不见类似楼房里面常见的暖气片。 这里的特色菜品是本地风味的羊rou系列——大煮羊rou、羊rou垫卷子、爆炒羊杂等等,也不缺乏新鲜的时蔬青菜。冬天吃羊rou滋补暖身,而且与男人们喜欢的烧酒很配套,远离市区的环境有益于放松身心,许生祥给教育局的同志做了精心安排。 酒酣,许生祥对两位科长说:“自从我到三中当校长,承蒙二位一直关照,给我们大开绿灯。三中之所以办学效益和社会评价越来越好,与你们二位的关心支持有直接关系。我许生祥自认为和苗科长、甄科长是最亲密的朋友,咱有话直说,三中的事情要请你们继续帮忙。” “呵呵,我就知道饭没有白吃的,酒没有白喝的,一不小心又遇到鸿门宴了。”苗科长半开玩笑说。 “其实对苗科长甄科长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三中有少数毕业班老师班级管理工作做得不好,导致少数学生流失,毕业班人数减少了,下学期你们科室查学籍,在流失率方面高抬贵手,别让我们太难堪就是。”许生祥说。 “听明白了。肯定是许校长要不断提高中考的合格率、优秀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想方设法减少‘分母’,工作力度太大,违反教育局的规定,要让我们给掩盖掩盖。赶撵后进生也是三中强项啊!”苗科长直截了当戳穿了问题的本质,语带讥讽。 “你说是就是。都是内行,谁也骗不过谁。您二位看着办吧,能高抬贵手,我们一定重谢。”许生祥再次强调一个“谢”字。这个“谢”字苗科长和甄副科长都很明白,它相当于一个很厚实的红包。 邵玮觉得自己得“中考恐惧症”了。尽管他和他的团队年年都为提高中考成绩想尽办法、用足吃奶的劲,但由于生源不佳,中考成为四中和他本人一年一度的滑铁卢,简直要命了。年终教育局对各学校进行检查评估,四中领导班子和教职工团队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业绩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肯定,但先进学校评选的结果仍然明白无误地表明一个铁的事实:如果中考成绩上不去,别的方面所作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效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被抹煞、被掩盖,这叫做“一丑遮百俊”弄得人一点儿脾气也没有。 从老师到管理层,许多人都提议,四中也要适当地赶撵“差生”这是有的兄弟学校屡试不爽的成功经验。 邵玮说:“我们不能捐弃教育工作者的良心。” 寒假过后,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