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佛光_第十二章世事如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世事如棋 (第5/7页)

浅灰色的僧袍在晨风中轻轻飞扬。

    卜凡举手为礼,含笑道:“有劳大师远迎。”

    九峰合十道;“冒昧相邀,还请居士不要见怪才是。”

    卜凡道:“哪里,大师太客气了。”

    九峰深深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不是客气。有句话老衲一定要请居士来说清楚。”

    卜凡一怔。

    九峰的话实在有些奇怪。

    还没等地开口询问,九峰禅师已延手道:“居士请,请至禅房用茶。”

    卜凡不觉微笑道:“上次品尝过‘茶道’,至今余味尤存,不知大师近来对此道是否又有心得?”

    九峰淡然一笑,却不答话。

    转过天王殿,卜凡忍不住问:“方丈大师呢?”

    九峰禅师遥遥向寺中一指,漫不经心地道:“他正主持早课。”

    接着九峰淡淡道:“他知道居士会来,前次一晤,他便对居士极为推崇,今天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

    卜凡点点头,一面缓步向前,一面随意看四处的风景,不再说话。

    九峰禅师奇怪的态度终于引起了他的注意,似乎今天邀卜凡来,并不是他自己的本意。

    卜凡心里微微一动,头立即大了。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我早该想到了。”

    他总算明白了九峰禅师为什么一见面就说了那句非常奇怪的话。

    “我竟然忘了九峰的身份!”

    卜凡摇了摇头,不觉苦笑起来。

    九峰禅师似乎能察觉到他在想什么,回头笑了笑,道:

    “希望居士能体谅。”

    卜凡淡然一笑,道:“大师太客气了。”

    既然躲不过,就只能去面对。

    话说回来,一般的人就算想遇上这种“麻烦”也是不可能的。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种“麻烦”绝对比天上掉下了金元宝还要让人兴奋。

    九峰的禅房外,站着两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禅院里,还有六七名衣着达扮相近的人闲闲地漫步,乍一看,很像是本寺中的随喜的香客。

    这些人的相貌都很普通,神态表情也无特别之处,但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间,都带着种很不寻常的稳重,使人一接近他们,就会感到一种威压。

    这些人中的一大半,卜凡都见过。

    他们看见九峰和卜凡一起进禅院,所有的人都站定了,禅房外的两人更是含笑相迎,只是,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

    禅房的门无声地打开了,一个中等身材,白面微须的中年人站在门内,微笑道:“卜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卜凡心里暗暗叹了口气,一撩长衫前襟,便欲跪下,口中道:“草民卜凡,叩见千岁。”

    他没能跪下去。

    中年人已跨出房门,抢上一步,握住了他的双手,笑道:

    “不必如此,先生请进。”

    奇怪的是,九峰禅师并没有跟进禅房,中年人也没有开口相邀。

    门外人影一闪,门已无声地关紧了。

    中年人在一张椅子上坐下,含笑道:“先生请坐。”

    卜凡低着头,垂着手,道:“草民不敢。”

    中年人温言道:“先生知不知道我为什么托九峰大师相邀?为什么要在这里见先生?”

    卜凡道:“草民患钝,实难揣测千岁之意。”

    中年人叹了口气,道:“我知道先生过惯了闭云野鹤一般的生活,不愿受到拘束,才特意在此地约见先生,先生若仍拘束,岂非辜负了我一番苦心!”

    卜凡忙道:“千岁言重了。”

    中年人道:“你坐,坐下说话。”

    卜凡道:“谢千岁。”

    他宁愿站着。

    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就不能不坐了。

    这样斜着身子坐在椅子上实在太难受,卜凡长这么大,还真没受过这样的大罪。

    可难受也得忍着,因为这是“天恩”

    天下之大,众生芸芸,能受到这位中年人如此礼遇的人,却实在少得可怜。

    他就是当朝的太子,当今皇帝的长子,朱高炽。

    太子微笑道:“两天前冒昧造访,有所惊扰,先生不会怪我吧?”

    卜凡道:“千岁驾临寒舍,顿令蓬门生辉,草民惟有惶恐,惟有感激。”

    话一出口,他自己也暗暗吃惊。

    记得以前每当在书中读到这一类违心之言时,都会为说这种话的人齿冷,可现在,自己竟也面不改色地说了出来,而已唯恐言语稍有不当。

    看来,说假话比说真话要容易得多了。

    当然,也安全得多。

    不用想他也知道,如果他现在对太子说,他觉得很不舒服,回家去半躺着携一卷闲书在手远比与太子对坐更令他惬意等等一类的大实话,将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

    太子的目光闪了闪,嘴角显出一丝古怪的笑意,道:“只怕惶恐是真,感激是假吧。”

    卜凡心里突地一跳,忙站起来,道:“千岁言重了,草民担当不起。”

    太子大笑道:“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先生请坐。”

    卜凡只好又坐下了。

    太子轻轻抚了抚颌下的微须,道:“我可是很早就听说过先生的大名了,先生知不知道是谁提起来的?”

    卜凡道:“一定是道衍大师。”

    太子点点头,道:“还有一位。”

    卜凡动了动嘴唇,又忍住了。

    他知道“还有一位”是谁,可这个名字却不是随便能提起的,尤其是在太子面前。

    太子轻轻一叹,道:“其实,解学土伏罪入狱后不久,万岁就打算降旨赦免,可惜,他已于狱中病故了。”

    他能发这种感惋,只因为他是太子。

    卜凡只好眼观鼻、鼻现心,如老憎入定。

    太子看了他一眼,道:“解学土与先生交情甚厚吧?”

    卜凡道:“是。’

    太子道:“他曾在我面前提及先生通览古今经史,才识绝不在他之下,道衍师也说过先生之见识高出朝中公卿辈多多,只是他们都没有提过先生竟如此精通歧黄之术。”

    说来说去,这才是正题。

    卜凡心中“突突”乱跳,双膝着地,道:“草民有罪!”

    太子似乎吃了一惊,伸手过来拉地,道:“何罪?快起来,不必如此。”

    卜凡站起身,仍躬着腰道:“草民有欺君之罪,请千岁惩处,草民决无怨言。”

    太子笑了笑,道:“先生是指代于医官诊病开药方之事?”

    卜凡道:“是,其实于医官医道也很精深,只是草民素来对一些杂症更感兴趣,所以…此事罪全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