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剑_第十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第2/5页)

靥微红,也半推半就的依着凌弟弟飞行。

    来至西南绝壁前,两人同时一长身形,腾空而上,一个如穿云紫燕,一个似银鹤升空,瞬间已达崖上。

    宫紫云停身一看,立即发现了谷中的凌霄庵,不由脱口娇呼:“啊!原来凌霄庵在那里,规模好大嘛!”

    凌壮志举手一指宛延下伸的辉煌房舍佛殿,说:“在此尚看不出凌霄庵的巍峨气势,到达庵前,你才知道凌霄庵建筑工程的宏伟浩大!”

    宫紫云立即感叹的说:“这也许是引起那些佛门败类,心生觊觎的原因。”

    凌壮志轻哼了一声,立即忿忿的说:“师父一生嫉恶如仇,小弟誓死继承遗志,今后定要荡清群魔,除恶务尽”

    话未说完,一阵隐约可闻的苍劲大笑,径由凌霄庵前,划空传来。

    凌壮志双目一亮,眉宇间立透煞气,忿然说声“走”立即沿着绝崖边沿,当先前驰去!

    宫紫云知凌壮志已动了杀机,想起他杀尽阮自芳和卧虎庄二十余名的壮汉,以及金艳娘羡仙宫数十高手的事,不由芳心一凛,飞身追了上去,同时焦急的惶声说:“弟弟,你在此佛门净地,可千万不能任性杀人,那样我母亲一定不会喜欢。”

    凌壮志看来儒雅潇洒,实是秉性刚烈无比,这时一听,立即倔强的说:

    “三位师母终日诵经拜佛,至今已数十年,尚且主张世间恶人应即早代佛超度,何况师每尚未正式削发,自是不会过份严格。”

    宫紫云听得心中一惊,知道今天不适时制止,凌壮志势必要放手杀人,也许为凌霄庵的后世埋下祸源。

    这时见凌壮志身形如飞,疾如奔电,朗目闪闪生辉,不时注视着凌霄庵门前的那片空地上。在这一刹那,宫紫云才发觉凌壮志嫉恶之心,实不亚于父亲,而他的武功却优胜过父母

    心念未毕,只见凌壮志身一闪,疾向崖下谷中泄去——

    宫紫云定睛一看,崖下绿谷一片茂盛云松,深入将近二里,直达金碧辉煌的凌霄庵前。

    在凌霄庵并列的三座巍峨庵门前,立着无数白色小点,一望而知,那是人。

    略微一看,紧跟而下,但,就在这一迟疑间,凌壮志已达崖下林前,只见一点白影,疾如流星,踏枝向东驰去。

    宫紫云看得暗暗心惊,这时她才看到凌壮志骇人听闻的轻身功夫,尤还远胜她的“百丈咫尺”

    心念间,已达崖下,满谷尽是松涛声,于是展开“百丈咫尺”身法,腾空飞上林端,踏枝向前追去。

    举目再看,芳心不禁一战,只百丈外的凌壮志,由于身法奇快,竟幻出一道十数道白色垂直身影,令她看来,惊心眩目。

    宫紫云有心高呼弟弟,又怕惊动庵前的高手,如不制止,又怕他真的为凌霄庵惹下是非。

    正在焦急之际,前面白影一闪,凌壮志顿时不见——

    宫紫云见凌壮志跃下林内的位置,距离凌霄庵前,至少尚有百数十丈,断定他是避免被庵前的高手听到衣袂破风声。

    因而,也断定他虽然在盛怒之下,尚不致冒然行事,于是,来至凌壮志跃下的位置、也飘然进入林内。

    林内清凉如洗,山风徐吹,松涛如咽如诉,游目一看,根本没有凌壮志的影子,断定他已驰向庵前,继续向前追去。

    宫紫云对凌壮志没有等她,芳心不禁暗暗生气,但她也知道,这不是撒娇闹气的时候。

    飞驰中,蓦见面前林隙间,现出一点白影,凝目一看,正是隐身在一方大石后的凌壮志,同时已能听到传自庵前的议论人声。

    再前进七八丈,蓦见凌壮志突然回头看来,同时向她机警的连连挥手。

    宫紫云知道必是距离庵前不远了,因而立即将身形慢下来。

    来至石后,粉面一沉,正待轻声叱责凌壮志几句出出气,但被凌壮志那副谨慎的神情震住了。

    凌壮志望着宫紫云,首先作了一个“禁声”的手势,接着,悄悄的指了指大石的那面。

    宫紫云面色一变,颔首会意,悄悄探首向外一看,芳心不由一震,黛眉立即蹙在一起了。

    只见高大巍峨的山门阶前石地上,分别立满了四五十人之多。

    这些人中有僧,有道,有俗,有尼,共分六组,距离庵门不太远,面向庵门站立,形成一个半圆弧形。

    右起的第一组,共有五人,俱是劲装锦衣,佩带兵器。

    当前一人,是一个四五十余岁的中年人,一身灰锻劲衣,浓眉、环眼、狮子鼻,阔嘴唇上盖着一撮小胡子,一脸的凶煞气。

    第二组,是七个老道。

    立在最前面的老道,已有五旬年纪,头带金顶道冠,身穿紫红道袍,三角眼,扫把眉,两颊无rou,胡髯几根,目光炯炯有神,右臂托着一柄玉如意,闪闪生辉,一望而知,老道是个阴鸠狡滑之辈。

    其余六道,均着灰衣,一律背插长剑,俱都是獐头鼠脑,尖嘴猴腮,真是所谓物以类聚。

    第三组是十个头戴黑僧帽,身着黑僧衣的尼姑。

    当前两尼姑,俱都六七十岁,右立者,身材矮小,骨细如柴,小眼,无眉,削薄嘴唇,十足的刁阴人物。

    左立者,身胖脸肥,肿眼秃眉,榻鼻子,吹火嘴,眉目间隐隐透着一股犯毒凶狠的暴戾之气。

    两个老尼姑,俱都手持佛尘,正在阴沉着脸,窃窃私议。

    第四组,是十个劲装大汉,拥立着一个七旬老人。

    老人一身麻布衫裤,手持一根齐眉铁棍,看来十分沉重,老人仰首看天,右手抚着短髯、一副傲气凌人之势。

    第五组,是四个头大身肥的胖大和尚,有的持方便铲,有的握铁禅仗,当前一个人是个彪悍威猛生相怕人的凶僧。

    凶僧一身宽大黑衣,挺着如鼓大肚皮,猫头,环眼,大盆口,手横铁禅杖,粗如儿臂,可知凶僧的臂力惊人。

    第六组,仅有三人,一个细骨老者持钩,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横刀,另一人是五十余岁的老妇持短裁。

    宫紫云看罢环立的六组人,深服母亲的判断力,这些人一望而知即是当年六魁恶的弟子门人或师兄弟。

    但有一点令宫紫云不明白,就是凌霄庵的门阶上,仅立着一个身披鹅黄袈裟的中年尼姑、和两个十三四岁的小沙尼。

    中年尼姑立在正中山门中央阶上,虽然立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