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疆风云_第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第5/5页)

趟五台还愿,平西王府那么远,吴三桂又是怎么知道的。”

    “只怕京里有他的人。”

    李诗忽然想起了吴三桂的儿子,点头道:“不错!”

    “知道我指的谁么?”‘

    “知道,不过无凭无据,我不敢明指。”

    罗梅影忽然道:“不对!”

    “怎么?”李诗道。

    “你陪满虏皇帝上五台还愿,到今天才几天?”

    “没有几天。”

    “京里的消息传到远在云贵的平西王府,再由平西王府派人赶上五台,来得及么?”

    “对。”李诗点头道:“所谓平西王府的人,根本就是京里那个府邸的人。”

    “那就又不对了。”罗梅影忽又道。

    “怎么又不对了?”

    “要是所谓平西王府来人,是京里那个府邸的人,他们的消息又怎么会那么迟钝,满虏皇帝都已经回京了,他们才上五台?”

    不错,姑娘心思缜密。

    李诗沉吟道:“那些人不是来自平西王府,是可以确定的。”

    罗梅影微点头:“不错!”

    “那些人也不是从京里那个府邸出去的。”

    “也不错。”

    “那么,很可能吴三桂在离京不近不远的地方,秘密躲的有人。”

    “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至于在什么地方,躲多少人,京里那个府邸一定知道。”

    “那是当然。”

    “只找京里那个府氐就行了。”

    “应该是。”

    “我不但告诉了你,还帮你研判了这么多。”

    “谢谢姑娘,只是…”

    “只是什么?”

    “我要姑娘知道,姑娘并没有出卖朋友,也不只是帮了敌人。”

    “这话怎么说?”

    “吴三桂并不是为所有汉族世胄,先朝遗民,他纯是不知足,纯是为自己。”

    “怎么知道?”

    “姑娘告诉我的,他的人说,睡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眠,吴三桂的用心,这就很明显了,他要是没有私心,绝不可能,也绝不该跟日月会的人为敌。”

    “这中能说我出卖的不是朋友,我还是不懂为什么你说也不只帮了敌人?”

    “让吴三桂得势,所有汉族吐胄,先朝遗民,甫出虎口,又遭狼吻,福祸显而易见,贵会不见得阻止得了吴三桂,让朝廷去消弭,有什么不好,这又何止是帮助了敌人。”

    “这么说,你是不领我的情?”

    “不,姑娘帮了我,我感激,只是我要让姑娘心安,我更不能让姑娘担出卖朋友、帮敌人。”

    “我不能不承认你说的有理,我也谢谢你。”

    “这我心安了。”

    “恐怕你现在,一定急着让满虏皇帝知道这件事。”

    “那当然,这不是别的事,越早防范越好,迟恐有变,不过不急在这一刻。”

    “你打算连夜进宫?”

    “不错。”

    “你既然认为我是帮你,我就好人做到底。”罗梅影微一笑站起:“我这就走,你赶快进宫去吧。”

    李诗也站了起来:“既然这样,我就不留姑娘了。”

    罗梅影走了,李诗送到了门口,望着罗梅影飞身不见,他回身扬手熄灭了屋里的灯,随手带上了门…

    这时候,皇上正在御书房批阅一些奏摺,灯下,皇上坐在书桌后,万顺和在旁侍候,静得很。突然,门外响起一个话声:“启禀万岁爷,奴才有要事告进。”

    皇上头都没抬:“叫他进来!”

    万顺和向外道:“进来。”

    一个年轻太监匆匆进来,在书桌前跪倒:“启禀万岁爷,李侠土有急事进宫觐见。”

    皇上马上抬起了头:“人呢?”

    “现在外头候旨。”

    皇上转望万顺和:“万顺和,去迎!”

    “喳!”

    万顺和领旨,带着小太监走了,皇上也放下朱笔站了起来,走出桌后,到了桌前。桌前刚站定,一阵步履声传到,万顺和陪着李诗进来,李诗上前躬身见礼:“草民恭请圣安。”

    皇上道:“你不会是心意有所改变了吧?”

    李诗道:“草民已知罪重,怎么敢反覆戏弄皇上,这对肃王府也是大不敬。”

    “不要紧,你特殊,要是你心意有所改变,我还愿意做这个主,肃王府方面,也自有我说话。”

    “启禀皇上,草民连夜进宫,是有一桩急要大事禀奏。”

    皇上看看李诗的脸色:“李侠士,什么急要大事?”

    “草民有一位日月会的朋友,得知皇上巡幸五台,草民曾随行护驾,向草民打听真相无所获,乃自行赴五台打听,草民为防万一,早一步赶赴五台,跟那位朋友同时碰上了这件事…”

    他把五台所遇,一一禀奏,当然,他隐瞒了该隐瞒的。

    静静听毕,万顺和脱口叫出了声:“天,吴三桂,记得先皇帝宾天的时候,他曾经带兵返京,那时候朝廷硬是不让他进京…”

    皇上道:“那时候我太小,懂的少,想到的也不多,鳌拜他们不准他人京,这些经验、历练丰富的老人,毕竟有他们的道理。”

    李诗道:“可惜的是他却学了万岁爷的样。”

    万顺和道:“说不定那时候他不是为朝廷打算,而是为自己打算。”

    皇上道:“我在登基头一年的五月,叙平滇功,就晋封他为亲王了,现在想想,不无安抚之意,看来他还是不满意。”

    万顺和道:“他是个汉人,又是个降将,得封亲王,已经是异数了,还不知足!”

    皇上道:“万顺和,李侠士也是汉人。”

    万顺和猛悟失言,好生不安,忙向李诗道:“李爷,我可绝无意…我也绝不敢…”

    李诗微一笑:“万总管,认识这么久,谁还不知道谁,吴三桂一个汉人,又是一个降将,得能爵封亲王,足证朝廷并没有歧视汉人。”

    皇上道:“李侠士,说得好,说得好。”

    万顺和放心的笑了:“爷,谢谢您,谢谢您!”

    李诗又微一笑,没说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