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3/6页)
怎么办了。” “要是我上‘五台’去呢?” “五台’名山,本是供人游赏礼佛的地方,姑娘当然可以去。” “你明白,我上‘五台’是为什么。” “不管姑娘是为什么,希望姑娘不要打听皇家事。” “我要是打听呢?” “事实上姑娘也打听不出什么来。””五台’各寺庙的和尚不会说?” “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打听?” “皇家的事,本就不许百姓谈论。” “听你的口气,俨然是个做官的。” “我不在意姑娘的讽刺。” “别误会,我没有这意思。” 李诗没说话。 “不要忘了,我这个百姓,不是爱新觉罗氏王朝的百姓。” “我没有忘,可是姑娘也下要忘了,‘五台山’上的和尚们是。” “总有一两个不是的。” 李诗心头猛一震,不错,罗梅影说的对“五台山”那么多出家人,难免会有一两个以汉族胄,先朝遗民自居的,万一“日月会”晓以大义,很可能会有所泄漏,这怎么办? 但转念一想,他又放心了,皇家的这件事,就这连“文殊寺”知道的人也不多,知道的现在对住持都忠心耿耿,应该不可能有所泄漏。 他道:“那贵会就去试试运气吧。” “你是说,可以?” “但愿我能防得了。” 罗梅影目光一凝:“你要知道,我很不愿意这么做。” 李诗淡然道:“也没什么,各人的立场不同。” “对,这跟你不能拦我一样。” “对。” “无论如何,我总算先告诉了你。” “谢谢姑娘,姑娘做的已经很够了。” “不必等十年以后了,现在我就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了。” 李诗没说话。 “时候不早了,我该走了。” 李诗道:“姑娘走好…”罗梅影没等李诗说完,头一低,站起来去开了门,门一开,她闪出去,人就不见了。 留下了一阵香风,跟一阵明灭不定的灯光。 李诗坐在那儿一动没动。 罗梅影走了,相信是带着伤心跟断肠。 李诗文何尝好受? 罗梅影为的是所有汉族世胄,先朝遗民。 他又为什么? 但是,李诗无怨也无悔,他只是觉得很难过! 今夜,恐怕要失眠了。 皇上从朝上回宫了,他到了御书房。 刚坐定,万顺和趋前道:“万岁爷,您宣召了玉贝勒?” 皇上只“嗯!”了一声。 “您怎么会…”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他进宫来了么?” “已经候旨多时了。” “叫他觐见。” “喳!”万顺和转身向外:“皇上有旨,贝勒纪玉觐见。” 外头响起几声传呼,很快,轻捷步履声传了过来,由远而近,及门而止,随即门外响起玉贝勒的话声,比以前低沉:“奴才纪玉,奉旨觐见。” 万顺和没好气:“进来。” 玉贝勒低头进来,样子没变,只是从身躯看瘦了些,他书桌前跪倒在地: “奴才纪玉,恭请圣安。” 皇上脸上没表情:“起来回话。” “谢皇上恩典!” 玉贝勒站了起来,低头哈腰退立一旁,相当年那位皇帝他也没这样,看来他现在是改多了,收敛多了。 皇上道:“这是你出来以后,头一次觐见。” “是!”纪玉低着头道:“皇恩浩荡!” “像你这种情形,能活命已经是异数,还有机会觐见,应该更是奇迹。” 玉贝勒立即趴伏在地:“奴才知道,奴才该死,奴才该肝脑涂地也不足为报。” “我索性再给你一个奇迹,我还让你统领京城禁卫。” 玉贝勒一怔,猛抬头,他看见的是皇上一张肃穆的脸,万顺和也一怔,急望皇上,皇上召见玉贝勒他都不以为然,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皇上会让玉贝勒官复原职,他忍不住,想说话。 皇上似乎知道,向着他一抬手:“万顺和,不许说话。” 万顺和低下了头,硬没敢吭声。 玉贝勒突然哭了,磕头如捣蒜,嘴里一直说,可就听不清楚他说的是什么。 人到了这时候,大概都会这样。 也难怪,命已经是捡回来了,更那堪这么多奇迹异数,玉贝勒他简直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只听皇上道:“起来回话。” 玉贝勒像没听见,仍在磕头仍在说。 “纪玉。” 玉贝勒似乎已经歇斯底理了,仍没听见。 皇上皱了眉:“万顺和,叫他起来。” “是!”万顺和忙走到玉贝勒身边,大声道:“贝勒爷,万岁爷叫你起来。” 这回玉贝勒听见了,机伶一颤,倏然而醒,抬眼见万顺和: “呃?万总管。” 万顺和有点轻蔑,有点不耐烦,甚至有点厌恶:“皇上有旨,叫您起来。” 玉贝勒忙道:“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奴才遵旨。” 他起来了,仍然重予哈腰恭立。 万顺和翻了他一眼,退了回去。 皇上道:“我不多说了,往后该怎么做,你自己明白。” “是、是,奴才知道,奴才知道。” “还有件事,我要让你知道一下。” “是,皇上明示。” “这件事本来我是要告诉肃王的,可是肃王禁锢‘宗人府’,长兄比父,我只有告诉你了。” “是!”既然“长兄比父”那当然是有关小妹纪翠的事了,玉贝勒到这儿当然明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