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章接触 (第3/6页)
给撮合的。喏,柴田不是有个叫中野敬次的心腹吗?柴田那公司里的股票全被人收买下来,正着慌的时候,中野啪的一下抛出三亿日元,加入了柴田阵营。” “中野先生这个名字我倒是听说过。” “他大概会成为柴田背后的实力人物。他替柴田无微不至地照顾谢克曼的小老婆。这个小老婆的胞兄有个朋友,是调查中野的宪兵当中的一个。当时中野在军需省里当职员。” “且慢。中野先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有人怀疑他在快战败时把军队物资倒腾出去了。他不过是个小职员,当然做不出这样的事来,多半是把上司的罪过顶在自己身上了。战争时期,军需省里囤积了大批物资。但是他一定也揩了不少油,而且由于顶下黑锅,估计他对上司的态度反而强硬了。您想想看,就算是经历过战败这样一个混乱时期,军需省的一个职员难道在几年后能抛得出三亿巨款来吗?” “这笔钱是来自隐匿物资的吗?” “可以这么说。…附带提一下,柴田手段高强的地方就在于他巴结上总管运输工作的太上皇谢克曼。…原来跟柴田相好的那个女人是筑地的酒楼‘川政’的女老板。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其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哩。据说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军总司令部的大人物们常去‘川政’赴宴。他们个个都想找女人。日本方面负责接待的人员很伤脑筋,总不能把街上的‘伴伴儿’塞给将军级的人物啊。正在一筹莫展时,‘川政’的女老板说:‘那末就交给我来办吧。’他就到柳桥(东京都神田川上的桥,附近一带酒楼林立。——译者注)一带去物色,使美国将军们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将军们高兴极啦。我想:大约从这时起,通过‘川政’女老板,谢克曼和柴田荣助之间就有了联系。” 车子穿过涩谷的十字路口,向青山方向驶去。“那个宪兵——就是调查过柴田先生的亲信中野敬次先生的那个人怎么啦?” “失踪啦。或者不如说是‘被消灭了’倒更接近于事实。” “你说什么?” “哎,当时奇奇怪怪的事情可多啦。如果那个宪兵还活着,就很可以从他了解当时的黑幕与如今发迹的那伙人有着怎样的关系了。” “您可什么事情都知道啊。” “只是知道而已,我就是没办法。一不当心,说不定我还会被杀死哩。” “哪儿会…” “不,要是说着玩儿的倒也好了,这种事往往就说中了,”绀野怪有趣似的大声笑了。 “这些事情是您追究隐匿钻石的下落时探听到的吗?” “不,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知道的。当时各式各样的情报都聚拢起来,丰富了我的知识。” “这可有意思啦。如果您不是一心贯注在告密奖金上的话,倒可以进一步研究刚才谈到的这方面的事情。” “可是告密奖金关系到我一生的成败哩。”绀野喃喃地说。这句话听上去比他大声说话还要傲慢而夸张。 这时,中久保京介想要问问绀野他上次听说的T银行的事。 当然他没有把话都告诉绀野武治。绀野却点了点头说: “地方银行有各种各样奇妙的现象。又要提到日本银行的钻石问题啦。我认为军部叫嚷本土决战,是因为它暗中拥有不少物资。不仅在东京,在各地也分区保存。这种看法似乎倒更近于事实。为了准备进行决战,行政机构方面也在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日本本州西部地区,包括冈山、广岛、山口、岛根、鸟取五县。——译者注)、四国、九州等地设立了总监部。因此,不仅军政方面,可以说连金融和财经方面也以区为单位化整为零了。区以县为中心,各县有其独自的经济基础。比方说,钻石也是由各地的金融机构收买下来,并参加其处理及保管事宜。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军就派中央情报局和刑事侦查部,极其诡秘地把手直接伸到这些金融机构里,把这些隐匿的物资揭发出来。有一小部分人是知道这种情况的。当时第八军情报机关和美军总司令部情报部方面的机关揭发出来的有贵重金属、宝石、珍珠,以及钨、钼等稀有金属;这一切都还是机密。关于一系列地方金融机关,至今还可以听到奇奇怪怪的谣传,那就是因为战争期间按地区设立的金融机关,有些以奇妙的形式保留下来了。” “所谓‘奇妙的形式’,是不是指当时储藏起来的贵重金属一直没有揭发出来,作为秘密资金留在地方银行里呢?” “唔,我也不能明确地这么说。然而不论是您方才提到的T银行,还是中部地方的某地方银行,都经常发生奇怪的现象。对,我就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您认识一位有着千代田经济研究所所长头衔的是枝勋夫吗?” “是枝勋夫?” 这是中久保京介忘记不了的名字。过去,有末晋造曾屡屡提到过这个名字。他说,那个人尽管有那样的头衔,其实他是与外国方面有联系的。 据有末晋造说来,是枝是在T县县议会议长家初次接近执政党的政策审查会副会长木下邦辅的,他还解救了为高利债所苦的木下。 有末晋造当时只说了半截话,就离开了中久保京介,再也没露面。 记得有末当时讲到木下邦辅派某外国系统的通讯社驻远东的负责人山形孝三郎到筑地的某处去取钱。…山形到那家去后,出现了一个浓妆艳抹得令人吃惊的女人。说到这里,有末的话就中断了。 “喔,我可没听说过。” 中久保京介假装不知道。 “是吗?那我就告诉您吧:据说北陆地方的一家大公司有一次银根奇紧,由是枝勋夫出面作保,轻而易举地就从中部地方一家大银行借到了三千万日元。公司方面对是枝的实力越发吃惊,同时,就象久旱逢甘雨一般,很是感激。” “是枝勋夫这个人有这样的实力吗?” “这是我的臆想:这个人不仅是市井里的经济研究所所长。他还与某秘密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里想提醒您注意的是: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