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海流_第03章垮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章垮台 (第3/4页)

”有末晋造又絮絮叨叨地叮咛着。

    “这一点请您放心。不论听到什么事情,除了向坂根先生报告之外,我不对任何人谈。”

    “无论如何托付您啦。那个人的名字就叫…”有末晋造从椅子上略欠起身,向中久保京介打了耳语。

    中久保京介的眼睛不由得睁大了。他知道了谜底,不禁叹息道:“是吗?”

    “是的。”有末晋造微微晃了一下脑袋。

    “这么说来…”中久保京介露出思索的眼神。“通报这件事的人,也就是说‘波恩私函’的发信人,跟那个亲信有联系吗?”

    “不,恐怕没有联系。”有末当即作了否定的回答。“那个人向英国方面报告的只限于川上先生出差的目的。结果川上先生在波恩下榻时遇到了那样的事情。波恩大使馆人员只知道其结果,立即向本国发出了私函,所以两者之间并没有关系。可是,收到‘波恩私函’的那个人居然把这件事向新闻界宣布了。”

    “那是谁呢?”

    经中久保这么一问,有末晋造又露出了复杂的眼神。

    “那个人显然有陷害川上先生的意图。令人惊讶的是,实际上把‘波恩私函’向新闻界泄露的是特别调查部内部的人。”

    话越说越离奇了。这就是说,对川上部长投井下石的正是他自己的部下。

    “那个人与川上先生合不来。其实,大家和他的关系都不很融洽,那个人尤其如此。”

    “他也是外务省派来的人吗?”

    “不是的,既不是大藏省的,也不是外务省的,而是通商产业省派来的人。中久保先生,你听我说呀。”

    有末晋造又从椅子上欠起身来,与中久保打了耳语。中久保京介听了名字,受了冲击似的,吐了一大口气。他两眼盯着半空发了一阵子愣。

    “那末,川上先生将会怎样呢?”

    “首相在大发雷霆。川上先生大概无论如何也保不住现在的地位了。因为政府内部对他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说他本来应该隐瞒自己的身份秘密行动,可是竟然由于私带美元问题而成为新闻材料,未免太轻率了。单凭这一点就不够资格担任情报机关的负责人。”

    中久保京介联想到社会上传闻的久我首相的性格,觉得当然会是这样。

    完全失去了信任。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再告诉你一件事:首相把川上先生免职,就是跟宗像副首相赌气。这两个人目前关系很冷淡。这也是由于首相的亲信集团和宗像副首相的关系非常坏。亲信们认为,宗像他们说不定在打什么主意呢,一定在策划把首相搞下台的阴谋。宗像先生那方面也认为这一伙人是难以捉摸的小人。说起来动机虽不一样,这一伙人当中亲英派的汇报,结果也起了排挤宗像副首相的作用。如果进一步推测的话,其结果必定是把宗像心目中关于情报机关的想法也完全推翻。”

    “说的是啊。”

    “再者,按理说推荐川上先生的是前官房长官。这个人在北海道的时候,曾把川上先生推荐给首相作秘书,可是这位前官房长官后来也遭到了高尔夫集团的嫌弃。他本人自以为尽力奉承了,可是既然遭到高尔夫集团的白眼,也就没办法讨好首相了,从而与官房长官有联系的川上先生也遭了白眼。总之,他本人虽然干得很起劲,但是由于这一点,他想做也做不长了。因此,继任的现在这位官房长官当然与川上先生合不来。所以,川上先生就越来越靠拢宗像副首相那面了。”

    “那末,谁接任呢?”

    “有好几个人呢。呼声最高的大概是滨野万喜夫先生。这个人目前在T县担任警察队长。他打算辞去那个职务,竞选该县副知事。”

    “那怕不行吧?”

    “唉,目前有人竭力阻拦他。中久保先生,成问题的是T县。”

    “是什么问题呢?”

    “慢慢就会明白了。那个县的情况复杂得犹如战国时代(日本历史上,自应仁元年(1467)到丰臣秀吉统一全国(1583)为止的一百多年叫作战国时代。——译者注),其中包含着种种内幕。人物的动向也非常微妙。”

    “究竟是谁阻拦滨野先生竞选副知事的呢?”

    “是国警长官——国警长官矶村先生。这里面也有不可告人的意图。让我慢慢向您报告吧。”

    “那末,川上先生怎么办呢?”

    “副首相总会拉他一把,不至于叫他太下不去吧。”

    有末晋造那女人一样的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这时,中久保京介突然理会到一件事。

    那就是:有末晋造已经摈弃了川上久一郎。当初在列车里那片忠心耿耿,已经从这个人的心底里消失得一干二净。他大概为了自己的升官晋级而一心一意地在巴结内定的下任特别调查部长了。不论大小官僚都经常撇开现任长官,把赌注下在下一任的候补人身上。

    中久保京介到经营总体协议会的事务局去了。

    事务局设在丸之内(丸之内是东京金融商业中心。——译者注),附近,大银行的建筑物栉比林立。

    他走进事务局,看见大门口挂着今天开会的各常设委员会的牌子:“经济政治委员会”、“国际关系委员会”、“财务委员会”等等。

    他沿着铺了大红地毯的走廊走去,正巧有个戴眼镜的秃头老人和四五个人谈着话迎面走过来。他大概快七十岁了,可是仍然红光满面。他把一只手插进衣袋里,悠然迈步走过来。中久保京介也很熟识其他那些人的脸。他们都是大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他们拿稳脚步,稍微抬起头,缓缓走着。

    中久保闪在一旁。

    他默默地行了礼,不过对方当然不会认识他。只有年近七十岁的经总协会长透过眼镜看了一眼这个让开路行注目礼的人,走过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