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官渡初卑鄙的圣人:曹卑鄙 (第3/5页)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一共就千八百人,没完没了折腾,我看这家伙是当惯了土匪,不造反就憋得难受啊!先不理他,等日后再收拾…京里官员可有什么异常?” “自从杀了董承、刘…李服那帮人,所有官员都老老实实的,朝会上都很少讲话。”任峻没好意思说得太透,其实现在的朝廷官员已经对曹cao噤若寒蝉了。 “皇子刘冯的病怎么样了?” “皇子嘛…”任峻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据说不太好,这都病病怏怏一年了,越来越重,全靠药顶着。我看这孩子活不长远。” 曹cao望着昏暗的油灯沉默了片刻,忽然道:“叫令君上表请封刘冯为南阳王。” “什么?!”三个人都愣住了,不知他为何在战事紧要之际提出这样的事。 曹cao盯着灯捻喃喃道:“关于玉带诏一事,造成的影响很不好。董贵人虽然该死,但她腹中怀有龙种。许都官员嘴上不说不等于心里不骂我,既然如此我帮圣上弥补弥补,封刘冯为王。这样天子也能安心,我良心上也过得去,别人也不至于再骂我了。” “主公一片苦心又有谁知?唉…”荀攸、任峻都不禁感慨叹息;郭嘉也随着他们说,但心下暗自发笑——这根本不是曹cao的真实用意,他的良心才没这么脆弱呢!只因前番刨了梁孝王的陵墓,造成的影响极坏,陈琳甚至把这件事写到了檄文中,搞得天下沸沸扬扬。现在曹cao提出这件事,一是要堵袁绍的嘴,叫天下人知道许都朝廷还是天子的,皇子照样封王;二是以此换取后方舆论的支持,避免在对战之际节外生枝。毕竟他现在牢牢拴在官渡无法分身,这就好比一根灯捻不能两头烧!至于皇子刘冯,曹cao明知他病入膏肓又只有一岁大,给这个快死的孩子一个王位不过是个空头人情!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沉重的问题困扰着曹cao,他凝视着任峻问道:“伯达,咱们的粮食能支持多久?” “五六个月总不成问题。”任峻怕他忧虑,又补充道“不过到那时候又该大收了,今年的新粮正好接上。” “你这是报喜不报忧,为我宽心啊…”曹cao心里有数,虽说屯田进行得很成功,但再多的粮食也经不起连续消耗。自前年以来征张绣、讨吕布、定河内,大军屯于官渡,每天都有消耗,而且现在夏侯惇、曹仁、曹洪、魏种等处也都在吃粮,豫兖二州的粮食已入不敷出,如今是靠吃老本过日子。至于今年秋收的新粮,曹cao都不敢想,谁知道五六个月后是什么样子,万一刘表、孙策来捣乱,粮食哪还收得上来? 荀攸、郭嘉、任峻都知道这个难处,但是根本没有解决之策,这场仗既然已经开始,那就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四个人围坐在昏暗的孤灯下,似乎被这个暗藏的忧患压得透不过气来,过了好半天曹cao才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孙子曰‘胜可知,而不可为’,机会是要慢慢等的,可是老天爷给咱们等待的时间却不多呀…”他已经预感到,接下来的仗将会越来越难打。 就在曹cao忧愁之际,袁绍的中军大帐却闹得沸反盈天。今天这场搏杀表面上平分秋色,但河北军折损近万,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以十万之众对抗不到自己一半的敌人却打成这样,明显是落于下风了。诸将要求改变战法,但袁绍固执己见,一定要再挑起大战将曹cao彻底消灭。 沮授负气辞职降为谋士,本不想再为袁绍献计献策了,但眼看着河北士卒死伤严重,顾念此间芸芸众生还是忍不住开了口:“主公,今天这样的仗绝不能够再打了。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如南,南谷虚少而财货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咱们不如步步为营逼近官渡,旷以日月持久对峙,待曹cao粮草不济士气低迷,一战可定也。” “旷日持久?”袁绍瞟了他一眼“岂不闻‘兵贵胜,不贵久’的道理?我军虽然折损不少,然曹cao所丧亦有十之一二,只要咱们凭借兵力恃强凌弱,曹cao必败无疑!” 沮授岂能不知兵法?现在根本不是南征曹cao的最佳时机,可袁绍一意孤行,既然来了就只能是耐着性子打,可是袁绍连这点都做不到,沮授知他无可救药,深深一揖走出大帐,索性什么都不管了。 袁绍看了个满眼,又气又恼正要发作,高览在一旁咋咋呼呼插了话:“我看这样不行!硬打硬拼即便能胜,得死多少兄弟啊?主公再想一想吧…”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袁绍却不屑一顾“今朝廷社稷危若累卵,天下黎民望解倒悬,三军将士正是为国出力之时,岂能苟且畏死不思进取?”他又搬出天下大义做幌子。 高览见他满口空话却不顾将士死活甚是不悦,又不好当众争执。张郃又道:“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今我军多曹cao一倍,正好密遣兵马sao扰敌后,诱曹cao分兵。曹cao若分趁机截杀,曹cao若不分,则化虚为实抄绝其南、断绝粮道,则曹cao不攻自破矣!” 袁绍还是不以为然:“只要咱们直捣官渡将曹cao大军袭破,河南之地可定矣!何须这么麻烦?”说这话他又瞅瞅刘备“刘使君,本将军说得对不对啊?” “将军所言句句是实,”刘备其实更赞同张郃的战略,却不好驳了袁绍的面子,颇为婉转道“不过在下曾在豫州,与汝南黄巾刘辟、龚都等人有些联络,若是主公愿意造势于敌后,末将愿意效劳。” “那倒不必了。”袁绍捋了捋胡须“我堂堂朝廷大将军,还不至于要靠几个蟊贼相助…散帐吧!大军休整一日,后天再寻曹cao索战!”说罢他自帅案下拿出一卷《上林赋》,优哉游哉看了起来。 众将垂头丧气纷纷退出,张郃见沮授正伫立在辕门仰望天空,赶紧凑了过去:“主公不纳我言啊!”“我就知道会是这样的局面!”沮授脸上一点儿表情都没有“我离开邺城之时已将全部家财分散给族人了。夫势在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哀哉…” “不至于一败涂地,像您说的这么严重吧?”张郃虽怏怏不快,却还没把战事想得那么糟。 “以曹孟德之明略,又挟天子以为资,我虽克公孙,众实疲弊,而将骄主忲,军之破败,在此举也!”沮授仰望明月苦笑道“扬雄有云‘六国蚩蚩,为嬴弱姬①’,就是今天这个局面,我恐怕是没命回河北了。” 张郃料他与袁绍结怨故而口称败绩,也不怎么往心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