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二孺子遭毒手少侠义施救 (第4/8页)
真是!你们对我老人家也太无礼了!” 萧飞志连忙又低声道歉不已。 这时江元心中异常混乱,因为他已经与百里彤结拜为兄弟。百里彤并且要江元帮助他,保护他父母的安全。 江元想着便对石老人及萧飞志道:“师伯,既然你很安全,我就没什么事,现在我想回去了!” 萧飞志面带歉意,说道:“骆兄,这一次,实在是小弟的错,希望你不要挂在心上,你既然也到大都,我们结伴而行如何?” 江元勉强笑了笑,说道“不了,我们走的是两条路,以后有缘再见吧!” 江元说罢,推窗而出。 他的话原是双关语,萧飞志有些莫名其妙,望着窗外,愤然道:“好狂的小子!” 江元心中混乱异常,他很快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内,思忖道:百里彤不知道是否到大都去了?如果这么多人,都与百里青河作对的话,只怕是不容易应付的。 江元心中虽然焦急,可是这时也无法可想,思索了良久,最后才作了决定。 他忖道:“我只有先他们赶到大部,先保护百里青河的安全再说!” 江元作了决定之后,心中才稍微安定下来,睡倒在床上。 他又想到了冷古,忖道:他不知与秦长安到哪儿去了? 他到底与百里青河是敌,还是友呢? 由于冷古的行事怪异,江元始终都推测不出来。 翌晨,天边才有曙色,江元就已驾车离去了。 晨雾阴寒,无风冷冷,秋天的早晨,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冷清。 这条驿道上,只有江元这一部车子,车声辚辚,划破了秋晨的寂寥。 他是一个血性极强的男儿,百里彤是他一生中第一个朋友,因此,他特别珍视这分可贵的友情。 车行如飞,寒风似刃,吹得人脸、手生痛;可是江元却没有感觉到,他只是不停地想:“只要我知道了这件事,我绝不能叫百里青河有毫发之伤!” “百里青河为官很正直,应该是个清官,他化名为马百里,在江湖上行了不少善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江湖奇人,要取他的性命呢?” 江元虽然想不透这个问题;可是他却知道,这必然是江湖中一件最复杂的复仇事件。 江元驾车疾驰之际,突听路边右侧,似乎有人呻吟之声,心中不禁一动,忖道:莫非又出了什么事情? 江元一念之下,立刻将马车勒住,走下车来。 靠右边是一条极宽大的土沟,往后便是一片竹林,生长得并不茂盛。 江元点足轻轻跃过沟去,走近竹林,却没有再听见一丝人声。 江元双目如炬,一扫之下,就发现在一排密竹之后,倒卧着一个人,一动也不动,好像是死了一般。 江元心中诧异,立时赶过去,他一瞥之下,不禁大为惊奇,脱口说道:“啊!原来是他!” 原来倒卧在竹林之内的,正是往竹楼行刺的江小虎,昏迷地倒在地上,右手还紧紧地抓住一节竹子,他眼角挂泪,样子很是可怜。 江元不禁皱着剑眉,自语道:“这孩子怎么会倒卧在这里?” 江元想着,把江小虎由地上抱了起来,仔细一看,不禁剑眉飞扬,怒发冲冠,惊道: “啊!好毒的手,竟被人点了‘五筋大xue’!” 江元说着,双手轻托着江小虎,飞快地回到马车上,把他平放在车篷里。 江元把他的上衣解开,露出了一个凉冰冰的胸膛,江元不禁有些难过,他不知道这孩子有什么大敌,点了他如此重的xue道。 江元在他身旁坐下,气纳丹田,把本身的热气运在双掌,他那双虎掌,立时犹如火一般的发热。 江元把一双热掌,分别贴住江小虎的前后心,全神贯注地为他打xue通气。 良久之后,江小虎身上才微微地发热,并发出了低声的呻吟。 江元已经出了一身汗,心中暗自庆幸,忖道:“这幸亏是遇见我,不然这孩子准没命了! 不大的工夫,江小虎悠悠醒来,他缓缓地睁开眼睛,目光散乱地望了江元一眼,便用力地挣扎起来。 江元连忙用手把他按住,伏在他耳旁说道:“小虎!我是骆江元,你可不能妄动,不然就很难复元了!” 小虎闻言又看了江元一眼,这才认出来了,他喉头发出了一些声音,双目中充满了泪水,但他极力地忍住,一滴也未流出。 江元又伏在他耳旁,轻声道:“你的xue道已被我解开,只要养息几天就可以好了,你不要难过,也不要说话,先睡在车上,到了驿站我们再休息。” 江小虎含泪点头,神情很是悲痛,那双明亮的大眼睛中,流露出一种真挚的谢意。 江元小心地把他安置好,又为他披上了一件外衣,平睡在车篷中,把门帘放下,这才驾车离去。 由于江小虎尚未复元,江元不敢驾车太快,以免他受颠簸之苦;可是马车的速度,仍然不能减低。 江元紧皱着一双剑眉,心中怒到极点,忖道:到底是什么人,下手如此毒辣?如果犯在我手中,定要教训他!可怜这孩子,小小年纪,已然陷入了仇恨的漩涡! 半天的工夫,二人已然来到“朱桥”——这是距离掖县最近的一座小镇。 江小虎已然陷入了昏迷状态,江元中途也曾三次停车,为他通xue顺气,以防恶化。 江元在一家客店前停了车,早有驿站的人接去换马洗车,江元小心翼翼地托着江小虎,在小二的引导下,进入了一间单房。 江小虎一直停留在半昏迷状况,神智始终没有清醒过,江元嘱小二取来笔纸,匆匆地开了一张方子,递予小二道:“小二哥,烦你快去把药配来,快!” 小二见江小虎如此模样,只当得了急病,早已吓得不得了,连声答应而去。 江元又仔细为他把了一下脉,发觉没有什么异状,心中略为放心,在他耳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